劉 暢
錦州渤海大學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案例分析
劉 暢*
錦州渤海大學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課堂互動是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互動的科學性與效果性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與任務的實現(xiàn)。本文主要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來探討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具體實施路徑。
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案例教學
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互動的過程。由于小學音樂學習者在身心發(fā)展層面還處在一個感性認識與感官體驗占很大認知比重的階段,因此,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實施有效的互動是當前音樂教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
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是一個復合的概念。首先,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屬于互動的一個具體應用范疇。從互動的層面來看,它是指處在同一個體系或系統(tǒng)中的事物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的過程。其次,小學音樂課堂互動主要強調(diào)的互動的主體及互動的環(huán)境是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其中包括音樂教師與學生,其互動的主要場所是課堂。最后,從互動的主體上來看,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師生與整個教學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等等。
互動是整個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的音樂課堂互動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一方面,有效的音樂課堂互動可以調(diào)動廣大學生投入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注意力不容易分散,有助于預定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另一方面,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尤其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進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總之,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不斷貫徹與普及,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價值與意義正在不斷的凸顯。
在探討與分析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案例之前,有必要從理論層面來探討在互動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與要求,從而為今后的課堂互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理論撐持。
首先,互動的可行性。在實施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過程當中,無論是實施哪一種類型的互動方式,都要提前做好互動的可行性分析。其中包括在互動過程中所需要的硬件設備在現(xiàn)實的教學環(huán)境中是否具備。另外,音樂教師駕馭互動的能力以及學生的準備情況是否符合實現(xiàn)預定互動目標的基本要求。
其次,互動的可控性。上文中探討的互動的可行性,主要是從互動的效果層面來提出的?;拥目煽匦灾饕轻槍拥倪^程而言的。所謂的互動的可控性主要是指在音樂課堂互動的諸多環(huán)節(jié)中要在預先設定的教學設計與方案中。這種互動的可控性在很大層面上也揭示了音樂課堂互動是一個科學、系統(tǒng)的過程。只有將課堂互動的諸多細節(jié)置于一個相對可控的環(huán)境當中,整個課堂互動的效果才會朝向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再次,互動的情景性。這里的情境性主要是從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對象特點所決定的。由于小學生在音樂認知領(lǐng)域還處在一個較為初級的階段,他們需要借助生動的語言或者逼真的場景來更好的理解與領(lǐng)略所要學習的音樂樂理知識或者欣賞某些音樂作品。這種情境性的互動是基于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及認知規(guī)律來進行實施的。通過在環(huán)境以及情景的打造方面來形成一個更加生動與鮮活的教學氣氛,整個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效果才會趨于理想。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是要具備與滿足互動的情境性的要求的。
最后,互動形式的多元化。從宏觀上來看,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可以納入音樂教學方法體系,也就是在日常教學中比較常見的互動教學方法。既然是一種教學方法,那么互動的方式就應該更加多元與多樣,只有通過這種多元的互動形式,整個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才會更加朝向預期的方向發(fā)展。在今后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中,這種在互動形式及內(nèi)容層面的多元化,多樣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將會更加的體現(xiàn)。
總之,作為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課堂互動需要在互動的形式上,互動的效果性以及互動的操作性方面來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與提升。
在人教版的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中,有一課是關(guān)于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課的題目是《月光下的鳳尾竹》,在進行課堂教學互動中,筆者主要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展開。
首先,設定課堂互動的基本目標。由于本節(jié)音樂課主要是音樂欣賞課,那么在參照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的課堂互動目標是:引導學生認識民族音樂樂器葫蘆絲,引導學生感知傣族音樂的風格與特點。這一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從課程標準中的知識、技能、情感等三維目標來進行實施的。
其次,選擇互動的方式。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互動目標以及教學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互動主要是通過音頻欣賞以及聽音、辨音的方式來展開互動。具體來講,通過音頻播放設備,讓學生感受葫蘆絲的樂器演奏特點,然后,
進行音樂片段播放,讓學生進行聆聽和判斷哪一個音樂片段中有葫蘆絲的演奏。在進行互動方式的選擇過程中,主要是依據(jù)基本的課堂教學目標以及現(xiàn)有的小學音樂教學資源等等。
最后,音樂課堂互動實錄。在上課鈴敲響之后,音樂教師進入課堂。同學們有沒有見過這個樂器,說完老師拿出葫蘆絲,然后觀察學生們的反應。有的學生舉手回答說是葫蘆絲。有的搖頭表示不熟悉。接下來,音樂教師進行葫蘆絲的現(xiàn)場演奏,演奏的曲目正是音樂課本上的內(nèi)容《月光下的鳳尾竹》。在學生聽過之后,請學生談一下自己在聽過用葫蘆絲演奏的曲子之后的感受。在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的補充一些樂器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來加深與強化學生對于葫蘆絲樂器的了解。最后,展開音樂游戲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音樂教師分別播放三個不同的音樂片段來請學生們進行判斷,哪個音樂片段中使用了葫蘆絲這個樂器。
在經(jīng)過了游戲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開始通過掛圖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葫蘆絲這一個樂器進行更加全面的認知。在學生對葫蘆絲形成了整體的認知之后,通過動作示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葫蘆絲的演奏方法及演奏技巧。通過這些教學步驟的實施,學生對于葫蘆絲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認知。最后,教師在《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聲音中來結(jié)束本節(jié)音樂課。
在上述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案例中,通過課后的調(diào)研與反饋,可以看出其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著比較大的不足。
首先,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在教學案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課前熱身與動員,整個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氣氛并不是很活躍,一些學生直到上課開始的十多分鐘之后才慢慢的進入狀態(tài),更為突出的是,在教師與學生圍繞葫蘆絲這一樂器的演奏特點進行互動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表現(xiàn)的并不是很積極。這種缺乏應有的互動氣氛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整體效果也就在一定的層面上受到了不良的影響。所以,在今后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開展過程當中,如何借助系統(tǒng)有效的方法來提升整體的互動氣氛,將會對預期的音樂課堂互動效果的達成以及相關(guān)的小學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其次,互動參與的范圍比較少。在上述音樂課堂互動案例中,存在著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學生在整體上參與教學互動的范圍相對比較少,在與音樂教師進行互動與配合的過程當中,翻來覆去的還是那些平常在音樂課堂表現(xiàn)比較積極的學生,原先那些由于性格內(nèi)向等方面的原因,對音樂教師所提出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與互動,表現(xiàn)不是很積極的學生,依然沒有發(fā)生根本層面的改變。這種互動范圍不夠廣泛的現(xiàn)象,在某種層面上體現(xiàn)出了師生互動中的不合理,甚至是不公平的現(xiàn)象。由于互動范圍的不夠廣泛,以及整個課堂音樂互動的不夠徹底,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在某種層面上已經(jīng)演變?yōu)橐环N形式化的互動,其也就失去了其具體的實施意義。所以,通過有效的互動方式來提升整個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廣度以及深度是為了更好的開展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重要前提。
再次,互動中缺乏情感教育。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從其存在的意義上來看,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基本的音樂課堂教學的需要,還需要在師生的情感方面進行必要的互動。但是,從現(xiàn)實的層面來看,這一點是很多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案例中比較缺乏的。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互動引導的語言層面,互動的肢體語言層面以及互動的相關(guān)輔助設備的準備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改善與調(diào)整,這就在客觀上導致了小學音樂課在師生情感的互動方面表現(xiàn)的并不是很好。另外,由于小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是需要借助一個具體的情感載體來實現(xiàn)其相關(guān)學習情感的培養(yǎng)的。因此,如果小學音樂課上,音樂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尤其其在情感層面的互動,那么其在今后的音樂情感教學以及師生和諧情感的形成與構(gòu)建等方面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與制約。所以,在今后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開展的過程當中,要從師生互動,尤其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情感層面的互動進行有效的展開。
最后,互動中媒介支持力度有待提升。無論是任何形式的互動,在某種層面上來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借助必要的互動媒介來進行支持。從小學生音樂認知與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來看,是需要經(jīng)歷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的。因此,在進行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充分依托相關(guān)的教學媒體資源,尤其是教學多媒體的使用來更好的提升小學生參與音樂課堂互動的主動性。但是,遺憾的是,由于一些地區(qū)在小學音樂教學硬件、軟件資源等方面的不足,相關(guān)的媒體支持力度還存在著很大的發(fā)展與改進空間。所以,如何從現(xiàn)有的小學音樂教學設備情況出發(fā),在音樂教學設備的豐富性等方面進行更大水平的提高,需要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做出更大的努力,來滿足小學因音樂課堂的基本互動需要。
總之,在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開展與實施的過程當中,需要從整個互動的環(huán)境,互動的參與者以及互動的范圍等方面來進行全面的協(xié)調(diào)與發(fā)展。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優(yōu)化,如何更好的基于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現(xiàn)狀來展開更加科學有效的音樂課堂的組織互動是今后小學音樂教學中需要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
一堂成功的小學音樂課不僅體現(xiàn)在教學目標的達成上,還應該表現(xiàn)在教學過程的科學性與效果性上。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離不開科學的課堂互動,互動的內(nèi)容以及形式在很大層面上也會直接影響著整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的基本內(nèi)涵以及其教學意義,然后通過具體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案例來剖析其存在的諸多不足,希望能對今后的小學音樂課堂互動研究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1]石月.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5(11).
[2]焦志華.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藝術(shù)分析[J].北方音樂,2014(09).
[3]馮蘭.有效導入:讓課堂贏在“起跑線”上[J].才智,2013(21).
[4]沈靚.淺析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案[J].新課程學習(下),2013(05).
[5]吳支奎,李冬華.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學研究,2013(04).
[6]劉志華.課程政策中女性意識的缺失和重構(gòu):性別文化視角的反思[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02).
[7]蘇瑤.基于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2(25).
[8]李陽.淺談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行為[J].新課程(下),2012(08).
[9]楊慧.如何強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小學),2012(08).
[10]潘虹.課程改革呼喚下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J].考試周刊,2012(60).
劉暢(1996-),女,河北定州人,錦州渤海大學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本科,音樂表演專業(yè)。
G
A
1006-0049-(2017)05-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