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晨
廣州松田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1300
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劉小晨**
廣州松田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1300
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學生準確運用英語,實現有效交流。培養(yǎng)和增強高職生文化意識對于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高職英語教學;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
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鮮明的民族文化,其思維模式、價值取向、表達方式、個人意識形態(tài)等等都不盡相同。語言表達上的差異性和民族性,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性。缺少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將失去對一個國家的正確認識,甚至會失去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導入文化教學,從目的語文化的角度了解語言的異同,完成彼此間的溝通與交流。高職英語教學往往忽視文化內容,將主要目的視作知識的傳授或能力的培養(yǎng)。殊不知文化教學與英語教學緊密相連互為促進彼此相依。因此,高職英語教學要從本民族文化角度出發(fā),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知與肯定,使西方能夠正確了解本土文化,真正實現相互間有效交流。
語言最直接、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用來溝通交流,而文化是語言使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英語教學在掌握語言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會對語言的正確運用和理解起到推動的作用。要加強文化教育,促進學生恰當應用英語,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有不少學生雖然英語講得非常流利,但在交際中常會出錯,甚至冒犯對方,造成雙方不快。怎樣才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同時滲入文化意識,增強學生對異國文化的了解,值得探討。
(一)關注英語文化教學方法
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探討英語文化教學是研究中比較常見的途徑。一些學者嘗試從3T模式出發(fā),研究英語文化教學模式。甚至有的學校還成立了專門的3T課題研究小組,討論英語文化教學的改革。從定性、定量的角度來分析和研究英語文化教學。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教學者很容易知道英語文化教學的成效和不足在哪里,并根據這些數據調整自己的英語文化教學內容。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注入文化內容會開拓學生的眼界,擴展學生的思維,使之正確看待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它能拓寬高職生知識面,喚醒高職生好奇心,也可以使高職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充滿活力。因此,通過二元或多元文化對比教學法有利于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讓高職生增強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從而有助于他們全身心投入其中。
(二)語言符號蘊藏英語文化意識內涵
語言結構、語言交際形式、篇章修辭原則等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制約著語言的正確使用,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通過對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斷強化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十分必要。培養(yǎng)文化意識是一個綜合的、多向度的概念。它涵蓋了知識向度、思維向度、行為向度乃至情感與個性向度。對學生深入理解和準確運用英語具有重要意義。
英語文化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明顯的。英語教學與文化教學應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英語教學應該要有英語文化元素的加入。也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語言的背后。英語教學課插入一些文化的元素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引導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中西文化的差異和區(qū)別一般是比較明顯的,中國文化中的一些名詞術語在英語中的說法不好準確把握,留意選取合適的語詞、語氣、語法正確表達意思非常關鍵,不能受漢語負遷移影響而變成不倫不類的中式英語,要以規(guī)范化英語為核心,準確表達中國文化社會中的特有事物與現象。在翻譯技巧的傳授方面須具備中國文化特色,達到雙文化有效輸出之目的。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保持一種平衡,讓英語文化教學既能追隨英語的國際化腳步,又能真正服務于本民族的經濟文化建設,這是英語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也理應成為英語文化教學與研究的重點發(fā)展方向。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但它并不是只能為某一種文化服務,語言可以是跨文化的載體,也可以反映他種文化。隨著世界各國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高職英語教師意識到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文化差異的滲透,提高高職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感知能力與鑒別能力,這是保證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
(一)對英語的講解需要用母語來完成
母語是外語學習的起點和參照,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英語學習都是建立在一定漢語的基礎之上。我們對于英語的詞句及相關文化的理解也都是建立在以母語文化為基礎的思維模式上。這種模式對跨文化交際的阻礙作用已逐漸凸顯??缥幕涣鹘^不能僅局限于對交際對象的理解方面,而且還有與交際對象“文化共享”和對交際對象的文化影響方面。
由于高職生的思維意識比較活躍,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所以要提高其對中西文化的辯證認識。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如果沒有中國文化的滲透,學生會盲目地學習西方文化思想,無形中拉大了與中國文化的思想距離。在學生與西方人的交流與溝通中,難免會談到關于國家文化的問題。所以,如果高職生可以使用英語描述中國文化,不僅讓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同時也在無形中解決一些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問題。
(二)高職英語文化教學中本土文化的融合
高職英語文化教學不能忽視對本土文化的關注。由于母語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每個人都深受其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與英語文化的相互比較,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英語文化。教師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和研究如何提高英語文化教學的水平,探討英語文化教學的方法,這種既把握學生學習心理又提升自身英語教學水平的嘗試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深深地吸引著許多西方人,英語國家人們都希望能更多更全面地接觸和了解我們的本土文化。而我們也有必要將攜帶中國文化傳統、價值理念與風俗習慣信息的英語及時送達他們面前,使之迅捷直觀高效地認識和理解中國文化。為此,需要廣大英語工作者在廣度和深度上加以拓展。
文化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重視,不少教師認為學生的英語基礎差,把精力多放在加強學生的單詞、語法、寫作等方面的學習與訓練上。因此,高職英語文化教育的有效實施,就更加困難。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yǎng),能使教學中的各個因子相互融合、互相支撐,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一)教科書是導入文化教學的重要利用資源
英語教科書作為高職教師授課的依據,其有利資源應得到充分利用、深度挖掘。將文化教學內容適時、恰當地列入教學范疇,實現文化的逐漸滲透,達到高職英語文化教育目的。當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基本都依照“英語+專業(yè)”的模式進行。這種單一教學模式使學生誤以為會說英語就能順利進行商務活動,造成跨文化交際意識淡薄,更談不上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了。例如:“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您一路辛苦了,請讓我來幫您拿行李)通常對方會感到吃驚,甚至不悅?!?No,my journey is OK,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2]這個簡單事例充分說明了中西思維習慣的差異。在日益頻繁的人文交際活動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時會產生交叉和碰撞。不具備跨文化差異和不同的交流溝通的知識,就可能產生誤解和沖突。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已刻不容緩。
(二)英語教師引導高職生認知文化底蘊
高職英語教師的職責不僅為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肩負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介紹西方文化的重任,在教學的同時也要積極地進行文化傳播,加強高職生對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辨識。高職英語教師要汲取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從而將自身所學更好地傳授給學生。現實生活中與外國人交流時當被問到一些有關中國特色社會文化方面的問題時,如果不能正確地表達,便無法真正實現有效交流,無法弘揚中國文化,甚至會導致交際失誤,造成外國人對中國特色社會文化產生誤解和隔膜。
高職生自身應不盲目崇洋媚外,不該只關注西方文化、制度、思想等,而要自覺增強母語文化意識。培養(yǎng)文化平等觀,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意識地把中西文化進行對比,學會問自己一些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英語表達問題。作為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主導力量,高職英語教師也要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革新教學理念。只有認識到母語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自覺調整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三)通過英語第二課堂激發(fā)文化意識
英語第二課堂是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由于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局限,某些英語教學內容或英語技能不能得到充分學習和訓練。英語第二課堂延續(xù)了課堂不能完成的內容,可以開拓學生的英語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課余時間可以通過收聽收看相關的英文節(jié)目來訓練和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借助特殊媒介尋求新的視角、引用英語文化意識深入闡述英語文化,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這些文化。讓學生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借助不同的媒介來加強高職英語文化教學。如從詩歌角度來研究英語文化教學,從電影欣賞的角度來探討英語文化教學。一些優(yōu)秀的詩歌、電影不僅有著優(yōu)秀的題材,同時也直接、深入地展現了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借助網絡媒介來達到英語文化教學的目的,從不同學科和領域吸取理論以更好地提高英語文化教學水平,這一直是一些英語教師努力的方向
英語第二課堂也是文化傳播的極佳舞臺,是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主陣地。可以是電影賞析、審美,以電影最直觀的感受帶動學生感知不同文化下的不同生活,達到文化教育的多角度、全方位。也可以是中西方文化專題講座,邀請相關的專家或學者講解中西方文化比較和多元文化和諧發(fā)展的世界文化格局。完成作品的理解和文化認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文化的意識。
高職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形成的。將文化教育注入到日常的英語教學中,不但提升高職英語教師自身文化修養(yǎng),而且也能讓他們深入了解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差異。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拓寬文化教育的層面。通過英語學習,學生可以了解異國的文化與社會。有利于學生在將來的多元化社會中學會理解他人、學會尊重的同時.尋求合作與發(fā)展。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自如運用進行跨文化交流,使學生成為極具文化底蘊和修養(yǎng)的高技能型人才。在日益頻繁的人文交際活動中,不同文化因素在交流時會產生交叉和碰撞。不具備跨文化差異和不同交流溝通方式的知識,就可能會產生誤解和沖突??梢娫诟呗氂⒄Z教學中加強文化意識培養(yǎng)已刻不容緩。
[1]任麗.構建“4+2+1”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外語,2012(4):71-81.
[2]馬亮,馬明,董亞軍.商務英語教學中商務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項目:職業(yè)教育文化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批準號GDJY-2015-B-b018)系列成果之一。
H
A
1006-0049-(2017)05-0024-02
**作者簡介:劉小晨(1980-),女,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廣州松田職業(yè)學院國際商務系,講師,從事中西文化比較和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