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心理護理改善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分析
王蘭
目的分析心理護理改善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來我院治療的74例典型抑郁癥患者進行對照分析,隨機將74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護理前后分別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進行效果評定。結果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HAMD評分、WCST測驗、認知功能改善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抑郁癥;認知功能;心理護理
抑郁癥是一種心理障礙,是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主要癥狀有情緒低落、反應遲鈍、語言減少[1]。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顯著上升,而且開始呈“年輕化”趨勢。這類疾病患者由于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以至于他們遲遲不能恢復社會功能。因此,對于該疾病的治療,需要改善患者的認知障礙,正確把握患者的心態(tài),要有針對性的制定心理護理計劃。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來我院治療的74例患者,均符合輕、中度抑郁癥的診斷標準。觀察組男17例,女20例,其中農(nóng)村10例,城市27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7.5±5.2)歲,對照組男19例,女18例,其中農(nóng)村9例,城市28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5.0±5.5)歲。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酗酒,濫用藥物、雙向情感障礙、嚴重軀體疾病、具有高毒自殺傾向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措施,抑郁癥分為急性期、穩(wěn)定期和康復期,分別對其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
1.2.1 急性期 急性期患者的病情較重、情緒較為低落,會出現(xiàn)自責自罪、絕望等一系列癥狀。這些患者我們要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治療,首先要傾聽、鼓勵、安慰患者,每天至少要進行1 h。護理之前對其基本資料要了解和掌握,制定一個全面的治療措施。治療過程中要扭轉患者消極的心理狀況,要給他們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
1.2.2 穩(wěn)定期 患者入院經(jīng)過1~2周的治療后,病情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病情將逐漸趨于穩(wěn)定。這個階段的患者重在宣教,宣教內容主要包括病因、預防、藥物治療等基本知識。每天至少進行2次宣教,每次至少0.5 h。更重要的是讓患者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加強對疾病的認識,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3]。
1.2.3 康復期 重在培養(yǎng)他們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不斷增強患者的自信心??祻推诘淖o理目的在于防止疾病復發(fā),鞏固治療的療效,努力讓他們重返社會承擔工作,還要讓患者正確面對挫折。加強體育鍛煉,培養(yǎng)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遠離消極情緒;逐漸將自己融入到社會中,慢慢體會社會生活的樂趣,走出一個人封閉狹小的個人世界[4-5]。
1.3 評定指標
對患者實施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利用電腦版本在計算機上檢驗,測試者對所展示卡片的顏色、形狀、數(shù)量進行辨別,并對計算機系統(tǒng)隨機出現(xiàn)的卡片進行分類。觀察患者完成的次數(shù),以及持續(xù)和非持續(xù)錯誤的次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包括完成的個數(shù)、持續(xù)性錯誤的個數(shù)、非持續(xù)性錯誤的個數(shù)等,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HAMD評分分別為(28.4±4.9),(26.7±5.1),護理后兩組的HAMD評分分別為(14.6±4.1),(17.9±4.6)。護理前,經(jīng)比較t=1.462,P=0.148,兩組HAM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經(jīng)比較顯示t=3.257,P=0.001,觀察組的評分遠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WCST測驗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WCST完成個數(shù)、持續(xù)性錯誤的個數(shù)、非持續(xù)性錯誤的個數(shù)分別為(6.12±0.89 )、(19.89±10.98)、(11.06±6.12),對照組的WCST完成個數(shù)、持續(xù)性錯誤的個數(shù)、非持續(xù)性錯誤的個數(shù)分別為(5.21±0.78)、(14.21±10.98)、(14.23±5.76),經(jīng)比較顯示t值分別為:4.677、2.225、2.294,P值均<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很多研究證實,抑郁癥患者普遍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問題,在整個護理的過程中要從根源出發(fā),了解患者的認知障礙,幫助患者制定計劃調節(jié)認知障礙[4]。抑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對自身也存在巨大的潛在危害,它與單純的“不高興”存在一定的差異,盡管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疾病,但是長期服用會產(chǎn)生較強的依賴性,因此我們不提倡這一方法,所以我們要努力做到讓患者擺脫藥物的依賴,真正康復[6-7]。通用的認知功能評定是利用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進行評定,WCST是測試認知功能靈敏度較高的一項工具[8]。通過測試結果顯示,觀察組在進行護理后,WCST完成分類個數(shù)顯著增加,持續(xù)性錯誤數(shù)和非持續(xù)性錯誤數(shù)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正確的心理護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改變患者的認知功能,而且還可以有效緩解抑郁程度。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用于抑郁癥的治療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治愈信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減緩抑郁程度,而且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有效的促進了疾病的全面康復。因此,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有積極的效果。
[1]劉倩. 心理護理改善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對照研究[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9):80-81.
[2]徐廣艷,徐枝樓,黃桂香. 心理護理改善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對照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9):16-18.
[3]趙爽. 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59):221.
[4]董素娟,趙金祥. 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4):1-2,10.
[5]蘭苗. 對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的效果觀察[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3):107-108.
[6]繆小紅,胡麗婭. 認知心理護理改善腦卒中急性期抑郁癥患者認知障礙的作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3):74-76.
[7]朱英菊. 心理康復對老年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研究[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6,14(6):77-78.
[8]孫成梅,劉晶晶,范愛娥. 認知干預改善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神經(jīng)功能和認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 中外醫(yī)療,2016,35(25):153-155,173.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ANG La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epartment, TCM Hospital of Zibo City, Zibo Shandong 2553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depressive patients.Methods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74 patients with typical depres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7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ssessment,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ResultsNurs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MD score, WCST test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
depression; cognitive func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R472
A
1674-9308(2017)01-024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152
山東省淄博市中醫(yī)醫(yī)院心血管病科,山東 淄博 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