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寧斌 趙陽 金觀橋 蘇丹柯
淺談Seminar—案例教學法在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羅寧斌 趙陽 金觀橋 蘇丹柯
醫(yī)學影像學是各個層次醫(yī)學教育中的必修課程之一。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學院校的影像學教學仍以傳統(tǒng)的“傳授-接受”單向教學模式為主,難以保證學習的趣味性、互動性和臨床實踐相關性,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模擬實踐的鍛煉。為改善教學效果,將Seminar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構建新型教學模式,引入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實踐中,可有效激勵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拓展了知識層面,鍛煉了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的效果。
Seminar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
醫(yī)學影像學是以影像表現(xiàn)與臨床資料相結合,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綜合性學科,也是各個層次與專業(yè)醫(yī)學教育中的必修課程之一[1]。醫(yī)學影像學與解剖、生理、病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基礎醫(yī)學過渡到臨床醫(yī)學的橋梁。醫(yī)學生須掌握一定的影像學知識,才能在臨床實踐中熟練應用,從而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學院校的影像學教學仍以“傳授——接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教師在課堂上用單一講述的方式把書本上醫(yī)學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授課內容雖然信息量大,進展速度快,但比較枯燥繁重,難保證學習的趣味性、互動性和臨床相關性,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模擬實踐的鍛煉。因此,迫切需要拓展醫(yī)學影像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避免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2]。本教研室應用Seminar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模式,在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Seminar教學法起源于德國,是一種討論式教學方法,由教師和學生作為共同的教學主體。Seminar教學法采用雙向的交流方式,強調學生的參與,充分挖掘學生和教師的潛能,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3]。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分析問題,進而與教師討論并解決問題,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4]?!鞍咐虒W法”(Case Method)是以案例作為教學基礎的情景教學法(Case Based Teaching),應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情境中。教師在其中充當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深入思考、積極參與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學生將基礎知識聯(lián)系臨床實踐,進而促進學生從理論掌握到實際應用的過渡。Seminar—案例教學法作為素質教育的有效教學方式而被我國教育工作者采用,并對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5-8],但尚無二者結合起來用于醫(yī)學影像學教學的報道。本研究將Seminar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綜合應用于教學中,以典型案例為基礎進行探討,構建“講授與討論”的二元結構模式,實現(xiàn)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際應用的有機結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jù)醫(yī)學影像學的教學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Seminar—案例教學法在影像學臨床教學中的教學模式:
(1)組織形式。將科內輪轉學生分成研究討論學習小組,每組3~5人,由1名影像科主治以上醫(yī)師擔任帶教老師、1名住院醫(yī)師擔任輔教,請科室的教授或主任醫(yī)師作為點評人。案例研討教學每周進行一次,每次為2 h。教研室提前一周公布下周研討病例的內容,以便參加研討的學生提前準備資料。
(2)案例選擇。案例可來自教研室日常工作中分類整合的素材庫,也可以來自國外原版教材、網(wǎng)絡平臺中。由小組內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作為研討亞專題,帶教老師再根據(jù)亞專題選擇相應的案例,以此案例為基礎展開理論學習、文獻回顧、資料查閱、臨床病例分析以及臨床診療知識和技能拓展。如在“肝臟占位”的影像學臨床教學過程中,選擇典型原發(fā)性肝臟富血供病變的案例作為一個專題。給學生提供影像學資料和患者基本的病史、臨床表現(xiàn)和相關生化檢驗結果,小組內就影像學與肝臟解剖學、病理學等相關學科進行復習;查閱肝癌、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的基本影像學特點,結合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所提供的典型案例進行初步的分析。
(3)實施步驟。①課前準備:Seminar—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最大區(qū)別在于師生的互動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此,在研討前一周學生與帶教老師要共同選定討論專題,教師提供學生典型案例的影像學資料,同學們則需對研討內容進行充分準備:查找相關資料進行一定的知識儲備,查閱最新科學前沿及臨床試驗文獻等,提出初步的個人觀點與依據(jù)。②組織研討:首先由帶教老師介紹討論專題的影像學資料和患者的基本信息。通過查閱、整理案例的影像資料相關知識后,進行案例情景及思維模擬,分析診斷的要點及鑒別診斷,組內成員圍繞本次專題和病例內容進行討論、自由發(fā)言,闡述自己不同的觀點。認真分析不同觀點后,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形成小組獨立觀點。小組充分準備材料并積極討論后,再進入集體討論階段。
Seminar教學模式完全建立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平臺之上,其他小組的同學享有平等的提問、表達和反駁權,大家可針對研討內容暢所欲言??梢哉埥?jīng)驗豐富的影像學教授或主任醫(yī)師擔任點評人,對專題病例及討論內容進行提問、補充等多種形式的學術評述。最后,帶教老師針對報告的專題內容結合病例進行全面總結,并就同學們和點評人的發(fā)言與討論做出評價,從分子影像學的機制、影像資料的診斷方法、思維邏輯及學科前沿做簡要陳述。
傳統(tǒng)的醫(yī)學教育模式側重于知識的單向傳授,弱化了學生的對臨床實際問題的認知探索以及思維體驗。Seminar—案例教學法的開展是提高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質量的有益嘗試,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教學模式在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中應用具有以下優(yōu)勢:
(1)激勵學生主動地對影像學基礎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回顧。Seminar—案例教學法促進學生圍繞某一專題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同學們需查找相關資料進行一定的知識儲備,對該專題行充分準備。在探究過程中首先是要對基礎知識進行復習,并對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在此之上尋找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方法。該學習模式不僅促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影像學基礎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
(2)促進師生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Seminar—案例教學法將“講授式”變?yōu)椤把杏懯健?,師生探討深化了對討論主題的認識和理解,學生通過平等的討論和交流,既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又促進學生鞏固理論知識,使之自發(fā)地將知識融會于日常臨床實踐過程中。平等、民主的研討式教學氛圍,使得學習空間變得開放、寬松、積極,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求知欲變得越來越強,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3)拓展學生們和教師的影像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學生通過文獻查找和閱讀典型案例,擴大了影像學專業(yè)知識面;通過平等、激烈的研討,了解自己的欠缺和不足;通過主任或教授的點評,進一步加深對疾病診斷要點和鑒別診斷的認識,了解該領域前沿進展,使得臨床學習不僅局限于書本,還拓展到分子影像學機制和診療的前沿,豐富了同學們的理論知識與科研思路的儲備。Seminar—案例教學法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備教案和熟悉學科前沿,對教師的知識水平、實踐水平和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理念。
(4)鍛煉學生們的知識整合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醫(yī)學影像學涉及全身各個系統(tǒng)、器官,Seminar—案例教學法通過老師與學生的研習和討論,使得學生將其他系統(tǒng)疾病與當前研討疾病的影像資料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和實現(xiàn)學生們對理論知識的靈活應用,學生在研討交流過程中通過思維發(fā)散、頭腦風暴等方式使學生內在認知結構充分激活、展現(xiàn),實現(xiàn)從知識再現(xiàn)型向知識創(chuàng)造型的飛躍。
綜上所述,Seminar—案例教學法應用于醫(yī)學影像學臨床教學,有利于激勵學生主動、系統(tǒng)的回顧、學習影像學基礎理論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影像學的知識面;鍛煉學生們的知識整合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學方法有效、可行,能達到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培養(yǎng)目標。
[1] Kelly AM,Mullan PB,Gruppen LD. The Evolution of Professionalism in Medicine and Radiology[J]. Acad Radiol,2016,23(5):531-536.
[2] 徐貴平,金晨望,強永乾. 醫(y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策略與趨勢的探討[J]. 西北醫(yī)學教育,2013,21(4):817-820.
[3] Dewsbury BM,Reid A,Weeks O. Confluence:a seminar series as a teaching tool[J]. J Microbiol Biol Educ,2013,14(2):258-259.
[4] 謝曉宇,柳世玉. 討論式教學:seminar教學模式在本科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33):50-52.
[5] 張琳琳,張瑩,孟凡路,等. Seminar結合案例教學法在腫瘤學臨床教學中的模型構建及應用[J]. 西北醫(yī)學教育,2014,22(6):1218-1220.
[6] 王瑞杰. Seminar教學法聯(lián)合案例式教學法在婦產(chǎn)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1):11-12.
[7] 陸茂,葉俊儒,彭科,等. Seminar聯(lián)合案例教學模式在皮膚性病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4,28(4):458-461.
[8] 劉暢,候旭,王碩,等. 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與Seminar教學法相結合在口腔正畸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 吉林醫(yī)學,2016,37(1):252-254.
The Application of Seminar Case 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LUO Ningbin ZHAO Yang JIN Guanqiao SU Danke Radiology Department, Cancer Hospital Affiliated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Medical imaging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in all levels of med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majority of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is stil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 accepting" one-way teaching model, it is difcult to ensure the learning interesting, interactive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levance, ignoring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simulation Practice of exerci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ect, the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are combined to construct the new teaching mode and introduce the medical imaging clinical teaching practi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motiv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expand the knowledge and exercis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integration ability;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hereby enhancing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dical imaging.
seminar teaching method; case based teaching; meical imageology; clinical teaching
G642
A
1674-9308(2017)04-003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4.016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16年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6JGA173)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影像診斷中心,廣西 南寧530021
蘇丹柯,E-mail:sudanke3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