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敏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國外陪審制度述評及對我國的啟示
劉麗敏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現(xiàn)代陪審制度是普通民眾參與國家審判活動的重要法律制度,是體現(xiàn)當代司法民主和公民司法參與權的保障性制度。而民意又是支撐司法大廈的基石,陪審制度是讓民意有序地融入司法最為有效的形式。在審判模式改革日益深入的當下,筆者從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歷史沿革入手,深入比較兩種陪審制度以期對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有所啟迪。
人民陪審員制度;民意;混合參審制;革新
囿于法律文化的不同,現(xiàn)代陪審制度亦隨兩大法系分為英美法系陪審制度及大陸法系陪審制度兩種類型。作為司法民主的制度形式,在“防止少數(shù)法官對多數(shù)人實施暴政”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訴訟模式與訴訟文化有別,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國家的陪審制度所起的作用與影響相差甚遠。如何借他山之石用以攻玉,革新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充分發(fā)揮人民陪審員在審判中的重要作用,也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一)英美法系陪審模式考察
陪審制發(fā)源于英國。史料考證,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為征服英格蘭越過了英吉利海峽,根據(jù)需要創(chuàng)建了陪審制度。產(chǎn)生于英國的陪審制度,其后來的廣泛運用及長足發(fā)展主要在美國完成。保留古典陪審制是英美法系的現(xiàn)代陪審制度的重要特點。
1.陪審團由非法律專業(yè)公民組成,但選任嚴格。陪審團成員由非法律專業(yè)的各類社會人員組成,依據(jù)普通公民的良知及生活常識對案件的事實和證據(jù)進行判斷是陪審團審判的獨特特點。如,1974年英國的《陪審法》規(guī)定:年齡從18歲至65歲,凡在相關部門正式登記的選民,從13歲起連續(xù)在英國居住5年以上,沒有因犯罪或職業(yè)限制而被取消陪審員資格的,都可出任陪審員。
2.陪審是憲法意義上的公民權利。《美國憲法》第5條修正案規(guī)定:“無論何人,除根據(jù)大陪審團的報告和公訴書,不得以死罪或其他重罪案受審?!睉椃ǖ?條修正案規(guī)定:“在一切刑事訴訟中,被告應享有由犯罪行為地公正陪審予以迅速而公開審判的權利?!笨梢姡⒚婪ㄏ蹬銓徶贫炔粌H僅是一項司法技術,更是一種受到憲法保障的重要的公民權利,從而成為司法民主化和公民權利保障的一個標志。
3.陪審團與職業(yè)法官在審判中職責不同。陪員負責案件事實的判斷,并根據(jù)陪審團的裁決對被告進行量刑,而法官主要負責案件的法律適用。正是由于陪審團與法官在審判過程中各有分工、名負其責,兩者在既有配合又有制約的協(xié)作下形成了一種良性有效的審判機制。
4陪審團可能做出“使法律歸于無效”的決定。英美陪審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陪審團擁有獨立審查案情的權力,不受任何人干涉包括法官在內(nèi),導致法官做出的判決也只能依照陪審團的裁決,甚至與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相悖的判決。陪審團的裁決使法律歸于無效的法理根據(jù)是陪審團代表的意志是民意的集中體現(xiàn),但是學者們一致認為僅僅是陪審團對案情擁有獨立審查權破壞不了法制的統(tǒng)一性。
5.陪審制對主審法官有利。這是托克維爾在170多年前的斷言。英美陪審制把對案件事實進行判斷的權力交由陪審員來行使,但如果一旦對事實的判斷出現(xiàn)錯誤,法官則可以把自己置身事外,輕松地來一句“我雖然感到無比遺憾,但這不關我的事兒,是陪審團的責任”。
(二)大陸法系陪審制度考察
大陸法系國家陪審制度是對英美法系陪審制度的揚棄。采用的是有別于英美法系陪審制的參審制,由法官與陪審員共同組成混合制法庭。德國采用的是混合審判庭模式,現(xiàn)以德國參審制為例闡述如下:
1.陪審員以個人名義參加庭審?;旌蠈徟型ツJ接梢詡€人身份參加庭審的陪審員和職業(yè)法官組成,陪審員以個人名義參加法庭審理、裁決,不嚴格隸屬任何一個陪審團體。這種模式是把司法民主與專門庭審機構的權威相結合的最佳形式。
2.職業(yè)法官在庭審中處于主導地位。職權主義模式是大陸法系審判模式的顯著特點,在庭審中職業(yè)法官始終處于主導位置,并以其獨特的法庭審理藝術和豐富的法學知識及專業(yè)司法人員的職業(yè)地位在庭審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大陸法系庭審由職業(yè)法官主導,庭審結束后,法官宣布休庭,由職業(yè)法官與陪審員共同進行評議。在非公開的評議過程中職業(yè)法官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提出審判中的問題并要求表決。
3.陪審員與法官享有平等表決權。對所認定案件的事實與法律適用,陪審員與職業(yè)法官擁有平等的表決權,最后的判決和裁定按多數(shù)原則確定。
4.陪審員由基層議會選舉或者由聯(lián)合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任命。由社區(qū)編制候選人名單,交給地方法院,地方法院組成挑選委員會來選擇決定。其中三分之二是由40歲—60歲的男性白人組成,其中有商店店主,文職人員等。而藍領工人則得不到充分的代表。一個人被選為陪審員后,任期4年,連選可以連任,但不超過2屆,1年要在法庭工作12天。
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與大陸法系的參審制“一脈相承”。但是由于諸多制度上的弊端,人民陪審員在參審時,往往陪而不審,合而不議,形同“泥塑”,使陪審毫無意義。因此必須改良當下的陪審員制度,應當借鑒國外陪審制度中有利于我國陪審員制度發(fā)展的元素,合理配置審判資源,有效貫徹司法民主。
(一)借鑒英美國家影響陪審員參審積極性的因素
丹寧勛爵曾評價說:“有資格作陪審員的人們都是不動產(chǎn)持有者和戶主。他們強烈主張不經(jīng)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財產(chǎn)、生命和自由。對自己財產(chǎn)權等的關心、對皇室貴胄侵犯自己權益的行為的憎恨,使得他們有高度的熱情參加陪審團。”選擇陪審員按照這種標準的機制不具普適性,但足以說明在英美國家擔任陪審員意味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較高的威望,同時也是公民的一項憲法權利和義務,加上英美國家公民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極大熱情,成就了公民參與司法審判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國的人同陪審員制度應當汲取這種調(diào)動陪審員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參加案件審理的元素。
(二)采納大陸法系參審制的精華
我國的人民陪審制度中陪審員既要參與案件的審理又要參與案件的裁判。應當把認定案件事實的權力賦予人民陪審員專門,這種制度設置恰好對應了人民陪審制度的價值目標,司法權由人民陪審員分享的制度安排既實現(xiàn)了司法民主又達到了對法官權力進行制約的效果,同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陪審員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優(yōu)勢,對案件事實認定會更加客觀。
(三)強化審判功能與制度的良性互動
英美國陪審團的功能是以配套的制度為保障的,其功能的實現(xiàn)是通過相應制度的設計或者完善與功能伴生的制度。功能與制度的和諧亦應是我國日漸深入的司法審判制度改革的題中應有之意。加之我國司法審判制度改革不同于西方法治國家自下而上的自然演進模式,而是自上而下的人為推進模式,因此,應當從改革的制度層面明確我國司法審判制度應當?shù)竭_什么樣的功效,依功效而設計制度,達到以制度保障功效的改革目的。
(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
注重保障公民民主、自由的保護及提升司法公信力是英美國陪審團制度的重要特點。而我國司法審判,保障人民民主、自由及公信力等方面尚有很大欠缺。因此對于司法審判制度改革來說,必須注重提升司法審判的公信力,要擴大公民司法審判的參與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審判公正及人民是最終裁決者的法意。
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指出,人類的政治安排從來都沒有最完美的方案。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任重而道遠。作為一項司法制度,它的完善與我國整個法治建設的推進與發(fā)展水平息息相關,如果僅局限于對人民陪制度的碎片化修補性改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遵從司法規(guī)律,做出嚴謹統(tǒng)一的制度安排,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才能使人民陪審員制度在促進司法民主與司法公正及法官職業(yè)化方面發(fā)揮更大的功用。
[1]何兵.陪審制度的意義[N].人民法院報,2005-4-25.
[2][英]丹寧.法律的未來[M].劉庸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趙信會.人民陪審制度的改革與完善[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12.
F416.82;F203
:A
:2095-4379-(2017)26-0175-02
劉麗敏(1972-),女,河北元氏人,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政治法律教研部,教授,主要從事憲法學、法治政府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