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硯馨 (昆明學院音樂學院 650000)
論高師合唱指揮教學中的心理效應
周硯馨 (昆明學院音樂學院 650000)
通常而言,在開展高師合唱指揮教學的進程當中,有效運用心理效應輔助教學,有助于教師跟學生之間心理場的積極形成,使之獲得良好的情感共鳴,通過默契配合,實現(xiàn)協(xié)作互動,進而更好地完成教師教學跟學生學習的任務,最重取得良好教學成效。在此,本文將針對高師合唱指揮教學中心理效應進行簡要探討。
高等師范院校;心理效應;合唱指揮;教學活動
縱觀整個高師合唱指揮教學進程,學生所發(fā)生的心理變化是非常之多的,隨之引發(fā)的問題錯綜復雜,直接影響著教師實際教學效果。高師合唱指揮教師應立足對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xiàn)的各類心理效應規(guī)律特性的全面了解,有效利用心理效應,將其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得課堂教學高質完成。
第一,良好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創(chuàng)設。音樂學習應是讓人愉悅的,期待的情感既來源于教師自身偉大的責任感,同時也來源于教師給予學生無私的愛,在合唱指揮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高師教師需重視這種感情的持續(xù)傾注,基于教師跟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跟學生之間的互動,努力實現(xiàn)一種互相尊重且平等的和諧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積極創(chuàng)設,讓學生能夠真正置身在教師濃厚期望中,使得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感受到來自于師長的關懷與尊重,心情愉悅,心理獲得滿足,將學生自我主體意識充分喚起,使之在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完成合唱指揮學習。
第二,教學中進行及時的有效反饋。實踐證明,每個學生均十分重視教師針對其作出的實際評價,同時不愿意教師歧視自己,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進程中,合唱指揮教師及時完善地實施對評價反饋系統(tǒng)的有效科學監(jiān)理,優(yōu)化運用問卷調查與促膝談心、網絡展示等多元化手段方式,大力鼓勵贊揚所期望的學生,將學生學習進取心全面激發(fā)出來。
第三,針對學生自尊自信進行全面保護。對于所有人而言,自尊自信可謂是其獲得成功的種子,同時又是人的人格核心,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高度期待學生學習,使之自信獲得良好培養(yǎng)。具體地,教師應在教學中告訴學生,所有人都頗具一定音樂天賦,均具備成功可能性,同時向學生將自己對其的期望高度展現(xiàn)出來,進而把學生內在功力充分激發(fā)出來;教師指導并幫助學生,并對其傳達愛與期待,讓學生倍感理解尊重,獲得被關注的心理體驗,使之自信心與自尊心被激發(fā)且實現(xiàn)培養(yǎng)??稍趥魇诤铣R以及訓練指揮能力中注重學生自尊自信的培養(yǎng)。
第四,積極開展發(fā)揚學生優(yōu)勢的相關工作。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全神貫注,擦亮眼睛,將學生自身閃光點全面挖掘出來,認真鼓勵引導學生把消極心理定勢及時消除,在此應特別關注音樂基礎相對較差或者是音樂條件十分困難的學生,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高師教師應立足人才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角度,公平對待每位學生,以偉大愛心、責任心尋找學生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其自尊自信,促使學生在獲取良好自身價值同時,其自身專業(yè)的合唱知識持續(xù)增長,指揮能力獲得強化,人格發(fā)展健全。
第五,目標期待。課堂教學中,應制定適度的合唱指揮教學目標,唯有目標適度才能有力激勵學生進步。具體地,高師教師應全面結合學生自身實情況(包括其合唱知識基礎以及音樂綜合水平、指揮能力等),參考教學大綱,針對各個時期目標展開科學制定。同時,教師需結合學生各自的音樂發(fā)展水平以及心理特征、音樂資質,根據其層次以及班級、特征以及程度等具體內容針對性地實現(xiàn)相關培養(yǎng)目標的合理制訂,因材施教,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和諧的學習條件,滿足預期目標要求,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
有效運用間接且含蓄的手段影響別人心理與行為,促使被暗示者不自覺地結合暗示者給出的意愿采取行動,或者是在不進行批判的基礎上對暗示者給出意見及意念實現(xiàn)接受,一般能夠將此類現(xiàn)象稱作是暗示效應。在日常的高師合唱指揮教學中,教師需結合學生性別以及年齡、層次以及專業(yè)、心理特征,實現(xiàn)對暗示效應的科學化運用,旨在高質完成整個教學進程。
第一,動態(tài)暗示。進行日常教學時,立足眼神與手勢運用,合唱指揮能夠做出不同要求對應的暗示。比如說,合唱指揮者把拇指跟食指互相靠近或者是捏在一起,則意味著力度應減弱,身體短時間緊張或者是加大指揮手勢幅度則暗示力度加強等。教師言行暗示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合唱作品深淺快慢以及內容的掌握了解。自古以來,偉大的合唱指揮家一般給出的指揮幅度都不是非常大,原因在于其十分善于運用動態(tài)暗示。比如,指揮大事嚴良堃在進行《黃水謠》這一作品的指揮時,到“自從鬼子來”這一句,其指揮采用好像拖著走路似的分拍向合唱團員展開暗示,“苦難是多么的深重!”,立刻將合唱團所有表演者的情緒即刻激發(fā)出來,通過這種暗示,有助于演唱者們做好情緒發(fā)生,并能夠良好運用在情感渲染之下的合唱技巧。
第二,情感暗示。高師合唱指揮教師進行教學活動開展時,其能夠通過會心的微笑以及贊許的目光、欣賞的收拾與親切的話語等方式向學生深深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真摯關愛,讓學生真正從心靈深處感受到情感滿足。譬如說,學生實施合唱排練過程中,教師需時常走近學生,為其豎起大拇指,暗示他們做的很棒很好,此刻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愉悅心情溢于言表,同時會主動要求教師為其指出不對之處。若教師及時給予學生不斷肯定,會讓學生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中,既起到良好激勵作用,同時又能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言行暗示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進行評價影響。比如,開展《茨崗》混聲合唱中段教學時,教師可通過表情變化向學生暗示,使之明白相關音樂的情緒與風格。由此可見,基于暗示在合唱指揮教學中全面融入知識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那么就可以升華學生情操,使之深刻理解具體合唱知識,指揮技能獲得強化,專業(yè)綜合水平實現(xiàn)提高。
綜上,高師合唱指揮教學中優(yōu)化運用心理效應,有助于教師跟學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使之在協(xié)作互動中完成合唱指揮的教與學任務。
[1]馬文.新音樂課程標準下高師合唱指揮教學改革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
[2]彭娟.高師音樂專業(yè)合唱指揮教學中的思考與探究[J].北方音樂,2016.
[3]馬丁元.淺析高師合唱指揮教學改革策略[J].戲劇之家,2014(02).
[4]馬山雪.高師《合唱與指揮》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革[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