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貞 (遵義師范學院 563000)
鋼琴伴奏的藝術審美與織體層次
曾 貞 (遵義師范學院 563000)
當前,我國的鋼琴伴奏正處于發(fā)展階段,還未達到西方鋼琴伴奏的成熟水平,但已建立了帶有我國音樂特色的鋼琴伴奏,并一直在不斷的完善與改進的發(fā)展中,但從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在這種可持續(xù)發(fā)展中,有關我國鋼琴伴奏的藝術審美與織體層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進而來推動著鋼琴伴奏的藝術審美高度的進一步提升。當前,各種場合都廣泛應用到了鋼琴伴奏,包括電影、電視劇中的背景音樂,還有歌唱、朗誦等的背景配音等,都離不開鋼琴伴奏??梢哉f鋼琴伴奏屬于完整音樂作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把一些完全沒有聯(lián)系性的音樂元素結合起來,不僅不會有突兀感,反而渲染和提升了音樂氣氛和情緒。一首好的鋼琴音樂作品不僅能傳遞出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和情緒外,同時還能通過鋼琴伴奏來對音樂表達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予以修飾和彌補,從而使鋼琴音樂作品的呈現(xiàn)更加具備藝術審美及美學價值。
鋼琴伴奏;藝術審美;織體層次
鋼琴是一種能為人的聲音或者其他任何樂器進行伴奏的樂器,在各種音樂作品中都能聽到有鋼琴的伴奏。因此,鋼琴伴奏是當前使用非常普遍的伴奏形式,與音樂作品的聲樂演唱有著息息相關性,而且眾多音樂作品都需要依靠鋼琴伴奏來對音樂作品進行情緒的表達,起到一種渲染和襯托的作用。
針對鋼琴伴奏的一般美學價值,通常被大眾概括為容易懂且又簡單好記的,有利于流行傳播的鋼琴音樂伴奏。這一類的鋼琴伴奏有著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即是鋼琴伴奏的音樂效果非常柔和,不會因為這種伴奏而搶了整個音樂作品的主調,而且鋼琴伴奏的過程中,讓音樂的主要側重點是吸引聽眾去用心聆聽樂曲本身的前奏,為整首音樂起到一個鋪墊和烘托的作用。鋼琴伴奏的這種大眾化與普遍性,使得要創(chuàng)作鋼琴伴奏并沒有太高的要求和標準,而是更注重利用鋼琴的伴奏,來引領聽眾去聆聽這首歌曲,或者是集中到所伴奏的主體作品上來,從而實現(xiàn)鋼琴伴奏所具有的藝術審美價值,這種鋼琴伴奏不僅不會對作品其本身所特有的美感及藝術效果帶來影響和破壞,甚至還會通過鋼琴伴奏來修飾和渲染作品,讓作品更為完美,這也即是鋼琴伴奏一般美學價值的特點。這種層次的鋼琴伴奏主要是對于鋼琴旋律進行逐段伴奏,以此讓鋼琴伴奏更好地融入到鋼琴音樂作品中去。
1.鋼琴伴奏對音樂作品的牽引、渲染及烘托
鋼琴伴奏與整首音樂作品的曲調、節(jié)奏之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性,對音樂起到了牽引、渲染以及烘托作用,其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音樂在進入到聽眾的耳朵里,第一時間聽到的是鋼琴前奏,這屬于鋼琴伴奏中的一種,在這種伴奏的引入下,把人帶到一種音樂的意境氛圍中。鋼琴伴奏通過和弦,對一首歌曲的情感與情緒進行預熱與烘托,來增添鋼琴演奏的色彩意境與氛圍效果。鋼琴本身有著其獨特的特性,尤其是鋼琴所發(fā)出的特殊音色,使得鋼琴的應用非常普遍和廣泛。鋼琴伴奏作為一種多元化的表現(xiàn)形式,同時也是對鋼琴藝術的具體體現(xiàn)。優(yōu)秀的鋼琴伴奏能引導歌者進入演唱的狀態(tài)中去,使其身臨其境,帶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去,因此鋼琴伴奏需要做到情感的牽引、渲染以及烘托,從而呈現(xiàn)出鋼琴音樂的藝術魅力。在實際的生活中,各種音樂伴奏的存在,雖鋼琴的伴奏并不是音樂的主要基調和表達內容,但其對音樂所帶來的效果和修飾極為重要,這也呈現(xiàn)出了鋼琴伴奏的多元化藝術特點。鋼琴伴奏作為一首音樂作品的前奏,并貫穿于整首音樂中,彈奏者和聽眾都能在鋼琴伴奏中被帶入到音樂特定的氛圍中。任何鋼琴曲調在有了人的真情實感之后,更觸動人心。同樣地,鋼琴的伴奏,讓彈奏者融入到作品的思想與情感中,帶領彈奏者體會和感受音樂作品本身所要傳達的情感,在整個音樂中通過鋼琴的伴奏,來引導彈奏者和聽眾感情的作用,使得音樂作品更能觸動人心并帶給聽眾音樂的共鳴。
2.鋼琴伴奏對音樂作品的修飾與補充
鋼琴的伴奏過程,呈現(xiàn)出來的連貫旋律、輕快節(jié)奏及飽滿音色能進一步修飾和彌補音樂作品的不完美,尤其是歌者在演唱中可能出現(xiàn)的音色缺陷,可借助鋼琴伴奏來彌補,并使得整部音樂作品更具表現(xiàn)力和張力。同時,還能通過鋼琴伴奏,感悟和體會這首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因此,鋼琴伴奏是與整個音樂作品之間相互融合,并交織于一體的完美結合。鋼琴伴奏與整首音樂的曲調、節(jié)奏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借助鋼琴伴奏來輔助和補充音樂的不足。鋼琴伴奏與歌曲的結合,讓音樂更為飽滿豐富,在唱歌時利用鋼琴伴奏,不僅為歌曲做好配樂,同時也讓整首音樂作品的表演更具感染力。這也再次證明了鋼琴伴奏在音樂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任何音樂作品通過鋼琴的伴奏,能有效對音樂演唱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予以修飾和補充,并借鋼琴的伴奏來調動和烘托人的情感、情緒。
1.鋼琴伴奏與歌劇
歌劇是一種融合滲透了多種不同藝術表達形式的舞臺表演藝術,并通過歌唱和音樂來表達具體戲劇場景的一種藝術形式。歌劇的興起要追溯到17世紀的意大利,并隨之在歐洲得到廣泛傳播與發(fā)展,歌劇類型包括了抒情歌劇、輕歌劇、正歌劇等多種。由于歌劇的藝術表達形式多,而且是所有音樂表演中最能呈現(xiàn)藝術內容的一種形式,其最大的特點即是伴奏性很強,因為在戲劇劇情發(fā)展到必要階段時,應通過伴奏來把控好劇情的變化發(fā)展。不同的角色和場景,需要不同的伴奏,伴奏者應根據(jù)演唱者的變化來對劇情發(fā)展的需要做好相應的變化。通過鋼琴伴奏的藝術處理作用,進一步凸顯了伴奏的比重與作用,并使其成為歌劇的重要組成部分。
2.鋼琴伴奏與藝術歌曲
國內外各種藝術歌曲,其最大的特點即是曲調柔和、優(yōu)雅且情感飽滿。通常來說,歌曲演唱者和鋼琴彈奏者同時演出,是最普遍和最典型的一種歌曲表演形式。例如早期意大利藝術歌曲的特點即是巴洛克風格,其音樂帶有濃烈的宗教色彩。因此樂曲更加莊重,而且曲調節(jié)奏強勁有力,有跳躍感,表達的情感也更為質樸和直接。
綜上所述,雖我國目前鋼琴伴奏的發(fā)展水平還無法與西方鋼琴伴奏相比擬,但也正處于不斷改進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前進路上,而且鋼琴伴奏作為大部分音樂作品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伴奏形式,對音樂作品的情緒表達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和優(yōu)化作品。
[1]鄧毅志.鋼琴伴奏的藝術審美與織體層次探討[J].音樂大觀,2013(22).
[2]謝哲邦.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J].藝術百家,2009(3).
[3]張放.鋼琴伴奏的藝術審美與織體層次[J].音樂創(chuàng)作,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