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江 何生如
老職工秦剛的致富家規(guī)
□何志江 何生如
秦剛,今年54歲,三師四十九團農(nóng)機站職工。他腰板挺直,動作麻利,講話語速快,風趣幽默,時不時蹦出一些當下流行的熱詞和自創(chuàng)的順口溜。
在該團職工和親戚朋友眼里,他不只是遠近聞名的棉花紅棗種植大戶,更是一個思想前衛(wèi)、家教獨特的奇葩父親。由于腦子靈,愛琢磨,會賺錢,又能吃苦,秦剛從年輕時家里日子就過得不錯,說家底厚實也不為過??伤麑ψ优畟兊慕逃椒▍s讓單位里的人頗有爭議。
尤其是兩個兒子結(jié)婚單過后,他就立下家規(guī):以后誰家過得富裕,他和老伴就跟誰過,將來財產(chǎn)也就留給誰?!拔揖拖迂殣鄹唬膫€兒子家天天吃餃子,我就偏向誰。用現(xiàn)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講,就是‘你養(yǎng)著我,我?guī)еX’。再說,不動腦筋琢磨致富,我是瞧不起的。”秦剛笑著說。
秦剛為什么說這話?原來秦剛有兩個兒子-個女兒,老大讀書只到小學五年級,老二也只讀到初一就不讀了。因為,兩個兒子讀書都不行,只有在農(nóng)業(yè)連隊-起當承包職工,閑余再打點工掙錢。
秦剛的妻妹很不理解:“在咱團場,父母一般是把財產(chǎn)平均分給每個孩子。如果哪個孩子日子過得差些,就多幫襯些,可我姐夫卻反著來?!鼻貏倕s有一套自己的道理:“我就是要讓兒子們展開過日子PK賽,讓他們養(yǎng)成靠自己的頭腦和辛苦發(fā)家致富的思維,這就是家規(guī)?!?/p>
秦剛常給孩子們講自己的經(jīng)歷。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他當時就覺得自己應該做那個先富起來的人。
于是,他主動承包了沒人要的大片荒地,改造了200多畝堿地,開始種棉花,幾年后又用130畝種植紅棗,由于幾年前紅棗價格好,大堿地終于變成了秦剛致富的金飯碗。
兩個兒子看父親搞育肥羊收入不錯,也想干,但是缺少本錢。秦剛就提出借給他們本錢,但一年后必須如數(shù)還回來。地里干活需要一臺鏟車,他和兩個兒子約定共同出錢購買,共同使用。“說實話,我一個人完全能買得起鏟車。這么做,就是想給他們點壓力,讓他們知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鼻貏傂ΨQ。
對兒子們?nèi)绱耍瑢ε畠旱膽B(tài)度也一樣。小女兒出嫁在該團另一連隊當職工,由于從小受父親的言傳身教,同樣大膽承包土地,也搞棉棗間種。結(jié)果因管理技術(shù)差造成減產(chǎn),又因女婿患重病等因素,在年度收入上倒掛,反而變成了連隊困難戶。
女兒因致困成了年初扶貧幫困對象,不得已求助于父親。秦剛一句拿錢幫襯的話都沒有,而是直接來到女兒家里住下來,除為女婿治病外,把精力放在幫女兒經(jīng)管的土地上,利用扶貧資金在棗樹地里飼養(yǎng)起上百只土雞。
由于扶貧幫困的支持和父親的言傳身教,女兒收入穩(wěn)定,基本能實現(xiàn)脫貧了。秦剛認為,做什么事都會遇到挫折,讓孩子們嘗嘗失敗的滋味,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
讓秦剛欣慰的是,幾個孩子都很勤勞,生活都很富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