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恩
農機致富帶頭人
——記一三四團二十四連王海峰
□孫景恩
在八師一三四團,人們一說起王海峰,熟悉他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王海峰憑著他大膽拼搏、永不服輸?shù)膭?chuàng)業(yè)精神,通過不懈努力,立足于當?shù)貙嶋H,引導職工走上了農機致富路。目前該連農機合作社擁有采棉機5臺,大馬力機車2004、1804各1臺,750、850、954、904拖拉機共10臺,配套農具包括翻轉犁、聯(lián)合整地機等10余臺套,固定資產已達1000余萬元,2016年,該合作社采棉機收入400多萬元,其他農機150萬元,總收入接近600萬元。同時以農機合作社的形式,幫助連隊10戶職工致富。
王海峰出生在一三四團二十四連一個普通的職工家庭。他自幼聰明,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大專畢業(yè)后回到連隊工作。由于他工作扎實,虛心好學,熱情服務,深受連隊干部職工的好評。先后在連隊擔任植保員、技術員、副連長、指導員、連長等職務。 2011年調到二十四連擔任連長。在王海峰的努力下,連隊生產效益逐年提高。隨著連隊生產的發(fā)展,連隊落后的農機經(jīng)營模式已不再適應生產的需要,要提高職工收入,就必須轉變職工思想觀念,摸索一條新的農機經(jīng)營道路,對此王海峰深深地思考著。
為增加收入,開展多元化增收,針對連隊職工接民工困難、勞力緊張的實際,2013年,王海峰就動員職工王家根貸款購買一臺采棉機為農工服務。王家根采棉機的熱情服務,大大緩解了農工勞力緊張的局面。由于王家根機車服務態(tài)度好、作業(yè)質量高,農工既方便又降低棉花采摘成本,因此他的采棉機深受廣大農工和農場主的歡迎,連隊的職工和周圍的農場主都喜歡叫他家的車子干活,相應的王家根收入也大大增加。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作為連隊領導的王海峰,從王家根大型農機致富看到了希望,要把這一成功經(jīng)驗在全連推廣,引導職工實行種植+農機的模式。2015年7月,在王海峰動員下,連隊35戶農機工人及部分農工,在全團率先成立了石河子市金強惠農農機服務專業(yè)合作社,并一次申辦成功。合作社農機作業(yè)包括農工生產全過程,犁平耙、播種、打藥、機采棉花等環(huán)節(jié)。
農機合作社成立那天,王海峰到現(xiàn)場對合作社社員們說:“我們一定要好好去干,要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各種農機作業(yè)要達到農戶滿意,連隊放心,為我們合作社成員增加收入而努力去干?!睘閿U大農機規(guī)模,王海峰動員合作社成員利用團場農機補貼政策又購買4臺采棉機。就這樣,在王海峰的正確引導下,該連農機合作社開始了經(jīng)營農機全程服務的艱難歷程。同時也正式開始了帶領職工走上農機致富路。一開始合作社的活也不是很多,因為現(xiàn)在各單位農機都多,機車基本飽和,農機作業(yè)競爭力特別大,許多人對他們雇的駕駛員作業(yè)技術也不是很放心,甚至覺得肯定技術不怎么樣。許多人甚至覺得只是靠連隊的一些活,是吃不飽的,沒多大發(fā)展。但是經(jīng)過一年下來職工們的看法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為了支持合作社的發(fā)展,王海峰在工作之余,積極為合作社四處攬活,合作社成員幾乎是拼了命地去工作,只要有人找,立即就出車,不管白天還是夜晚。王海峰始終要求他們以優(yōu)質服務為準則,運棉花時,幫著農工裝車、踩車。田間作業(yè)時,駕駛員都要認真調試好機車,力求達到作業(yè)要求和承包戶的滿意。在當年農機作業(yè)中,二十四連農機合作社的農機無論是作業(yè)質量、面積都是周圍農機無法比較的,其中的駕駛員還獲得了優(yōu)秀機車手的榮譽稱號,緊接著找他們合作社干活的人也越來越多。
隨著團場發(fā)展設施農業(yè)大面積開發(fā)土地,王海峰又看準團場農機補貼的有利時機,引導合作社成員購買了更大馬力的1804型、2004型拖拉機,就這樣向職工農機致富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面對這些“大家伙”,一向性格沉穩(wěn)的王海峰,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些機車合理高效運轉起來,服務連隊,讓車主能夠多掙錢盡快將投資收回,憑著車主優(yōu)質的服務很快贏得了職工的信任,周邊的農場主都愿意叫他們去干活,業(yè)務也由本連隊擴展到了鄰近的家庭農場。王海峰從連隊的全局出發(fā),鼓勵合作社成員走出去多干活,多收入,但必須在干好連隊的基礎上,才能到家庭農場去干。 看到合作社經(jīng)營好的局面,王海峰并沒有得意忘形,又在想著讓更多的職工致富,在經(jīng)營的過程中,王海峰沒有忘記連隊還未加入合作社的個體農機戶,鼓勵他們也加入農機合作社,并主動幫助他們攬活,2016年,他先后幫助連隊一名2004車主在附近最大的家庭農場攬了5000多畝地的活、一名1804機車主攬活2000多畝地的犁、平。王海峰日夜為合作社操勞,合作社效益顯著,收入增加,但王海峰未拿合作社一分好處,并婉言拒絕了農機工人請吃飯。
作為兵團軍墾后代,王海峰相信自己一定會依托團場這個大舞臺,把致富之路走得更遠,合作社計劃2017年再購進一臺3154型大馬力機車,爭取更大的效益。王海峰不但樂于幫助人,而且讓合作社成員把成功的經(jīng)驗傳授給職工,使大家共同致富,并為他們提供資金和技術上的幫助,帶領周圍群眾致富。在發(fā)展連隊、壯大團場經(jīng)濟建設的大潮中,王海峰依靠農業(yè)機械化的發(fā)展,不斷擴大連隊農機規(guī)模,實現(xiàn)了增收致富的目標?!?/p>
欄目責編: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