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龍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075)
舞蹈表演專業(yè)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
張海龍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075)
高職院校開設五年一貫制教學模式,因學時長、教學體系高度統(tǒng)一等優(yōu)勢成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首要選擇方式。然而,由于缺乏沉淀,我國高職教育中的舞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缺乏一定的彈性與準確性,導致舞蹈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感到迷茫。因此,突破現存瓶頸解決相應的就業(yè)難題,使教學目標進一步明晰,調整課程結構,使得教學內容得到充實,深度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專業(yè)水平,打造符合當代社會標準的舞蹈專業(yè)復合型人才是舞蹈專業(yè)教育亟待面對的問題。
舞蹈專業(yè);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yǎng)
“舞蹈是生命的詩歌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專業(yè)人才的重任,由于情況相對特殊,五年一貫制的專業(yè)院校則承擔起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的責任,五年一貫制的專業(yè)院校開設舞蹈藝術課程會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與口碑。我們需要看到,因學制長,師資力量高度集中與統(tǒng)一,學校在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因校內各種文化的兼收并蓄, 在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理解方面能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舞蹈藝術課程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藝術的發(fā)展與傳播
五年一貫制的舞蹈教學是舞蹈教學中比較“資深”的階段,是未來舞者的搖籃。相對于普通的舞蹈班培訓, 學校開設舞蹈專業(yè)培訓對于學生舞蹈專業(yè)的表現力與張力有著不可言說的妙處。當前,舞蹈藝術被廣大民眾青睞,在數十年以至于上百年的熏陶下,已經擁有自己忠實的粉絲。隨著各種舞蹈藝術班、民族舞、爵士舞等培訓班的大熱,整個社會“暗藏”著許多有著深厚基本功的舞蹈愛好者。這些未來的舞者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他們更需要一個專業(yè)的平臺學習舞蹈藝術,從而達到更高層次,他們是我們國家未來舞蹈藝術的傳承者。所以,五年一貫制舞蹈專業(yè)的教學要明確自己的責任,承擔起民族、國家舞蹈藝術發(fā)展的重任,積極改革教學理念與方法,提高教學的質量,促進我國舞蹈藝術的發(fā)展。
(二)提升學生的道德層次
“舞者有著無法言說的魅力。”舞蹈不僅能夠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觀念,在育人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妙處。我們知道,在舞蹈訓練中,舞者身形俊美,舞蹈是靈與肉最完美的結合。在審美方面,舞者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角度和想法,在學生整個的學習生涯中,德育教育占據著重要的比重,而舞蹈是最美麗的教育方法,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練習(舞蹈),可以訓練學生懂得人與人需要合作、互相關照、奉獻自我,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愛”的覺醒。同時,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可以強化學生自身的責任感,培養(yǎng)集體榮譽精神。這些也都是另一個層面的美德教育,五年一貫制的舞蹈教學,是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優(yōu)化德育工作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動作、音樂、心靈的高度統(tǒng)一,形成和諧的審美氛圍,無論在哪里,都像一首流動的、悅耳的詩歌,這些都可以從深層次激發(fā)學生對自己的審美追求與審美認知。
(三)守護學生的心靈健康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學生面臨的壓力日益增大,學校已不是單純的象牙塔,無形的競爭在校內就開始嶄露頭角,一些看不見的壓力從各種角度吞噬著學生的身心健康。
只有擁有健康的心靈和人格,學生才能在成人之后抵制各種風雨的侵襲。我國的高校舞蹈教學起步較晚,但卻形成自身獨特的教學方式,通過舞蹈教學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流暢的音樂旋律可撫平學生受過的傷害,減輕他們身上的暴戾之氣,安撫學生不安的躁動,使得學生的情緒和內心能夠得到沉淀。因此,舞蹈教學的開展是高校素質教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舞蹈教學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將緩解高校在校學生負面情緒的滋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協(xié)調的發(fā)展。
學習舞蹈有著種種益處,然而,在當前五年一貫制的舞蹈專業(yè)教學中,存在種種實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模式陳舊
就目前我國的國情而言,無論是高等院校還是高職院校開設五年一貫制教學模式的舞蹈專業(yè),教學模式仍在延續(xù)著已經存在數十年的教學方法,內容枯燥,缺乏新穎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影響下,學生會漸漸地失去學習舞蹈的熱情。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極少真正考慮學生的想法,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知識被動地接受,興趣和內心想法完全沒有被顧及,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不高。
(二)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無法結合
我國舞蹈專業(yè)學生主要集中在藝術學校、藝術學院的舞蹈專業(yè)或者是各種培訓學校的舞蹈訓練班,這些學生的特點是年齡普遍偏小,對于事物的鑒別能力較弱,對于文化知識的儲備沒有普通高級中學學生的知識儲備深厚。舞蹈專業(yè)尤其是是舞蹈培訓班往往只重視學生藝術能力的提升,而忽視文化課的學習。但是知識往往都是融會貫通的,這些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平時很少接觸文化課,久而久之,就會越發(fā)排斥理論課程的學習,這種心理的存在,讓他們距離文化課的學習相距甚遠。
這樣其實非常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一旦他們長大成人,由于傷病等客觀原因發(fā)現自己無法在藝術道路上實現自己的理想轉而想在其他方向發(fā)展時,由于文化基礎過于薄弱可能會給他們帶來許多問題。同時,有的學校由于自身原因,也同樣存在理論與技能間的無縫銜接,沒有達到舞蹈藝術課程原本應該實現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舞蹈藝術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通往藝術殿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舞蹈專業(yè)的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的創(chuàng)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入手。
(一)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首先,教師應該悉心教授學生關于舞蹈的基礎理論知識。為使學生能領略到學習的樂趣,建議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過多的文字語言而用肢體語言替代。其次,要有足夠的耐心。師者,授業(yè)解惑,建議教師在學生充分理解理論之后,漸漸推進舞蹈的基礎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堅持由淺入深,形成點—線—面的訓練體系。
其次,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舞臺張力,讓他們感受舞蹈的“靈魂”。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古典舞很美,美就美在它的“韻”,要感受這種韻,往往需要舞者付出很多的汗水,無法一蹴而就。在學生練習舞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讓他們發(fā)自內心地感受“美”,再融合自身的感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再次,開展舞蹈創(chuàng)編。這是一項職業(yè)技能,對于五年一貫制舞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勤加學習。對于舞者來說,掌握各種舞蹈動作的創(chuàng)作以及編排的技巧對于他們們今后的舞蹈生涯有著非?,F實的意義。舞蹈創(chuàng)編是根據構思,充分發(fā)揮某一個因素的中心作用,其他的因素在其構思時加以輔助。例如:在創(chuàng)編舞蹈時,一定要先選定一個動作,教師要鼓勵學生在不同的空間反復練習,直到熟稔??梢缘玫綆追N不同的表現:獨自一個人做,面對觀眾要做,面對不同方向要做。只有設置出不同的表演環(huán)境,同時加強訓練,才能在本人意識之外產生電光火石般的靈感,從而挖掘出更多富有靈感的舞蹈動作。
(二)注入更多的情感
舞蹈由動作(空間)、節(jié)奏(時間)、表情(感情)構成,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動作與節(jié)奏都是為情感(表情)服務,舞蹈最終是用身體來表達情感的藝術,表情是舞蹈作品的靈魂。
同藝術來源于生活一樣,舞蹈的表情同樣來源于生活。經過各種風格的藝術加工就形成舞蹈的動態(tài)表情。舞編們正是通過日常中對于生活的悉心把握,從而掌握生活中人們各種表情的特點,再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和拔高,以舞臺表情的形式展示在人們面前,形成有強烈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覺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舞蹈中注入“情感”。 這就需要學生平時要注重從生活中積累情感。舞蹈的美不是憑空產生,它以普通人的真實生活為來源。舞蹈動作來源于人們涌動的、噴薄而出的感情,而表情則是通過對各種舞蹈動作的藝術加工而形成的,是人類情感和社會生活的反映。舞蹈的人體動作、姿態(tài)、節(jié)奏等形象,都為“表情”服務,描寫和反映社會文化生活。
因此,日常練習中,我們除了肢體動作,還要注意舞者的“表情”?!氨砬椤币彩俏璧竸幼鞯囊徊糠?,而許多舞者甚至是教師在舞蹈中沒有注意到這個“點睛之筆”,一味地追求肢體的優(yōu)美動作,沒有表情的舞蹈是不能被成為精品的,也將失去了舞蹈的涵義。
(三)巧妙利用多媒體,提升教學質量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筆者覺得,也可以在舞蹈教學中,做出一定程度的嘗試。舞蹈是流動的藝術,有些感悟無法用語言做出精準的表達,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藝術的魅力,學習的興趣也會更加濃厚。
五年一貫制舞蹈專業(yè)的教學方式有著多種優(yōu)點和積極的意義,然而由于一些現實問題的存在,凸現出一些弊病和問題,因此,積極轉變教學理念, 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是培育出合格舞蹈人才的最佳途徑。
[1]汪薇.我國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J].大舞臺,2014(1).
J70
A
張海龍(1977-),男,河北人,本科,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舞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