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東 阿依努爾?克力木
(喀什大學,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 喀什 844000)
漢語兼語句的維譯研究
曹玉東 阿依努爾?克力木
(喀什大學,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 喀什 844000)
兼語句是漢語中一種特殊的句式,兼語是既充當前面謂語的賓語又充當后面謂語的主語,具有賓主兩種屬性的一個句子成分;兼語句以緊密的結(jié)構(gòu),表達精練的內(nèi)容,在語言的交際中使用頻率很高。由于維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句法形式,因此,兼語句的分析與翻譯就成為一個難點。本文從兼語句的特征及類型出發(fā),用大量的實例較詳細地分析了漢語兼語句在維吾爾語中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漢語;維吾爾語;兼語式
在漢語中兼語詞組作謂語的句子被稱為兼語句,又稱“遞系句”,是漢語中一種特殊句型。它是漢語雙動句型之一,其主要格式是:主語——謂語——兼語——謂語。這種句子的特點是:兩個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屬于同一個主語,即后一個謂語動詞不和全句的主語發(fā)生結(jié)構(gòu)關系,而是和前一個謂語動詞的賓語發(fā)生主謂關系。兼語句用比較靈活的方式來表達比較復雜的內(nèi)容,是漢語特有的句法形式。而維吾爾語中沒有和它相同或相似的形式,給翻譯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兼語句前后兩個謂語動詞之間總是有一定的意義聯(lián)系,只要弄清兼語句前后兩個謂語之間的意義聯(lián)系,以及弄清全句主語和兼語之間的意義關系,就可以準確地翻譯出原文。
漢語是一種典型的分析型語言,沒有詞形變化,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義的主要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兼語句中特殊動詞的語義指向理解兼語句,維吾爾語是一種綜合性語言,有豐富的詞性變化,其語義的表達主要是依靠添加附加成分,添加附加成分后就明確表達了每個詞在句中所占的句子成分,在兼語句的翻譯中,譯者應當準確理解兼語詞組與句中其他詞的關系,在維吾爾語中明確各個詞之間的關系。
學者依據(jù)漢語兼語句中兼語動詞的不同,將兼語句分成了五類:使令式兼語句、愛恨式兼語句、選定式和稱呼式兼語句、有無式兼語句、交錯式兼語句。下面將對這五類兼語句的維譯做一簡要分析。
(一)使令式兼語句
1.使令式兼語句中前一個謂語動詞有“使令”意義,后一個謂語動詞表示“使令”的目的和結(jié)果
即動1發(fā)出一種致使行為,動2表示由此而產(chǎn)生了什么結(jié)果,或達到了什么目的。由于動1表達“使令”意義所用詞匯的不同,維譯的方法也存在差異。
前一個動詞為表示使令意義的“使、叫、讓”等時,把他們?nèi)谌氲胶笠粋€動詞里,用維吾爾語的動詞使動態(tài)來表示,譯作全句的謂語,兼語譯作賓語。
例1.但是阿卜杜拉的突然流暢敘述讓我大感意外。(《我的穆斯林父親》)
biraq abdullani? tujuqsiz rawan bajani meni h?jran qaldurdi
例1中兼語詞為“讓”,“我大感意外”作整句的賓語,把“讓”融入后一個動詞“大感意外”里,用維吾爾語的動詞使動態(tài) h?jran qaldurdi來表示,譯作全句的謂語,兼語“我”譯作賓語meni。
2.前一個動詞為“請、派、催、、命令、吩咐”等時
把它們翻譯成全句的謂語,后一個動詞及其連帶成分可譯成帶向格或賓格的動名詞性短語。
例2儀式要求朝覲者跑步完成往返行程。(《我的穆斯林父親》)
h?? murasimda h?? qil?u?ilardin s?ij qili?ni t?l?p qilatti
例2中兼語詞為“要求”,“朝覲者跑步完成往返行程”作整句的賓語h?? qil?u?ilardin s?ij qili?ni,把“要求”翻譯成全句的謂語 t?l?p qilatti ,后一個動詞及其連帶成分可譯成帶賓格的動名詞性短語 s?ij qili?ni
3.前一個動詞是“帶領、協(xié)助、陪同”意義的兼語句中
主語直接參與兼語的活動,即主語和兼語同時進行動作。翻譯時,把前一個動詞譯作副動詞,后一動詞譯作謂語。如果是全句的語義重點在前一個動詞上,就把它譯作謂語,后一個動詞及其連帶成分譯成相應的成分。
例3.人民群眾應當協(xié)助我們進行各項改革工作。(《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χ?lq ammisi bizni? tyrlyk islahat χizm?tlirni elip ber?imiz?a h?mkarli??i ker?k.
例3中兼語詞為“協(xié)助”,“我們進行各項改革工作”作整句的賓語bizni? tyrlyk islahat χizm?tlirni elip ber?imiz?a ,全句的語義重點在前一個動詞“協(xié)助”上,就把它譯作謂語h?mkarli??i ,后一個動詞及其連帶成分譯成副動詞elip 。
(二)愛恨式兼語句的維譯
愛恨式兼語句中從前后兩個謂語動詞的語義關系看前一個謂語動詞表示贊許、責怪或心理活動的及物動詞,它是由后一個謂語動詞引發(fā)的結(jié)果,前后謂詞有因果關系。這種兼語句在維吾爾語中有以下幾種表達法:
1.前一動詞譯成全句的謂語
后一動詞及其連帶成分用形動詞性或動名詞性短語后加qa/g?/k?/?a 或加 tin/ din來表示。
例4.大家都笑他不懂規(guī)矩。
k?p?ilik uni? qaid?-josun bilm?jdi?anliqi?a kyly?ti.
例4中兼語詞為“笑”,“他不懂規(guī)矩”作整句的賓語bilm?jdi?anliqi?a uni? qaid?-josun前一動詞譯成全句的謂語kyly?ti,后一動詞及其連帶成分用形動詞性或動名詞性短語后加 向格來表示 bilm?jdi?anliqi?a 。
2.前一動詞譯成全句的謂語
后一動詞及其連帶成分譯成小句子帶后置詞d?p,或者譯成形動詞性或動名詞性短語加從格。
例5.因為我莫名的懷疑父親想要故意激怒我。(《我的穆斯林父親》)
?ynki dadam meni q?st?n ??z?pl?ndyrm?k?i buluwatidu d?p gumanliniwatattim.
例5中兼語詞為“懷疑”,“父親想要故意激怒我”作整句的賓語dadam meni q?st?n ??z?pl?ndyrm?k?i buluwatidu ,前一動詞“懷疑”譯成全句的謂語gumanliniwatattim, 后一動詞及其連帶成分譯成小句子帶后置詞 d?p 表 示 buluwatidu d?p q?st?n ??z?pl?ndyrm?k?i。
(三)選定式和稱呼式兼語句
這種兼語句前一個動詞有“選聘、稱呼、追認、稱、說、叫、封、讓”等意義,兼語后頭的動詞由“為、做、當、是”等來充當。應按維吾爾語的表達習慣靈活翻譯
例6你稱自己為“印度巴基斯坦人”。(《我的穆斯林父親》)
s?n ?zy?ni hindistanliq -pakistanliq d?ms?n.
例6中兼語詞為“稱”,“自己為印度巴基斯坦人”作整句的賓語
?zy?ni hindistanliq -pakistanliq,前一動詞“稱”譯成全句的謂語d?ms?n,后一動詞譯成帶賓格的成分?zy?ni。
(四)有無式兼語句的維譯
前一個謂語動詞是“有”“沒有”“無”等表示領有或存在等意義。有無式型兼語句翻譯時,多數(shù)情況下省譯“有”“沒有”“無”,或按維吾爾語的表達習慣靈活翻譯。
例7.天色已經(jīng)晚了,但沒有人在意。(《我的穆斯林父親》)
qara??u ?y?yp k?tti,?mma he?kimni? buni? bil?n kari bolmidi.
例7中兼語詞為“沒有”,“人在意”作整句的賓語,前一個謂語動詞“沒有”被省譯。
(五)交錯式兼語句
有些兼語句,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往往有兩個或好幾個兼語詞組套在一起。有時連動句和兼語句還可以交錯地用在一起。遇到這種情況,大都利用維語的各種詞形變化及通用的表達形式加以處理。
例8.老排長叫大水馬上派交通員,去報告黑老蔡。(《新英雄兒女傳》)
qeri p?j?a? da?ujg? χ?w?r?ini d?rhal ?w?tip,χej laws?jg? χ?w?r j?tkyzy? dedi.
例8兼語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好幾個兼語詞組套在一起,第一動詞“叫”譯成分句的謂語 dedi ,其他動詞成分根據(jù)上下文靈活翻譯成相應成分 ?w?tip 、 χ?w?r j?tkyzy? 。
任何一種語言的造句都是從語言事實中概括出來的,不能從邏輯的觀點上離開現(xiàn)實的語言去談語法,隨意地解釋語言現(xiàn)象讓語言反過去迎合主觀規(guī)定的語法信條。翻譯是靈活多變的,把漢語兼語句譯成維語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句子在漢語中是兼語句,但譯成維吾爾語時卻是通過維吾爾語的形態(tài)變化加以處理的,這也說明這兩種語言在兼語句的翻譯中并不是一一對應的。
[1]苗煥德.漢語兼語式及其在維吾爾語中的表達形式[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3).
[2]李軍.兼語句漢維翻譯淺談[J].語言與翻譯,1993(4).
[3]史震天.漢維互譯實用教程[M].新疆: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
[4]楊承興.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M].新疆: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
H2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