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芳
(青島市市北區(qū)第一文 化館,山東 青島 266000)
一個四原則,七個四步驟
——論聲歌修飾速成教學
郭 芳
(青島市市北區(qū)第一文 化館,山東 青島 266000)
人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獨特完美的樂器,人之聲帶像極了琴弦,在管狀的喉器中,通過震動發(fā)聲,因此它兼有管樂和弦樂的特性,并能與任何樂器配合得極其完美。任何一位歌者都是在純?nèi)寺暤幕A上,用真情實感詮釋藝術作品,而只有這樣的作品才容易到達人的靈魂深處。本文是筆者多年來群文聲樂教學與研究的總結,旨在幫助更多聲樂初學者快速建立科學的發(fā)聲觀念,在短期內(nèi)快速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逐步養(yǎng)成正確的發(fā)聲習慣。
聲歌修飾;速成;教學研究
人的嗓音是一臺復雜的樂器,它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正確清楚地了解科學發(fā)聲原理,是聲樂愛好者快速掌握發(fā)聲方法的有效途徑。而科學系統(tǒng)的發(fā)聲技能訓練將幫助聲樂初學者發(fā)展正確的歌唱呼吸、打開喉嚨及運用身體共鳴,通過對發(fā)聲持久力和控制力量的培養(yǎng),進而美化修飾自己的歌唱。
在古人大量科學系統(tǒng)的研究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歌唱的動力在于歌者對呼吸的控制,而大多數(shù)聲樂學習者的第一堂聲樂課,也都是圍繞歌唱的呼吸來進行,由此可見歌唱呼吸的重要性。與日常說話、哭喊等生理呼吸一樣,歌唱呼吸也是依靠橫膈膜及胸腹周邊的肌肉帶動肋骨的擴張與收縮運動,將空氣通過喉部的氣管吸入,并在呼出時通過氣息壓力振動聲帶發(fā)聲,而且以實際個人需求量的多少為準,吸入的空氣量與呼出的空氣量總成正比。因此,歌唱呼吸是一種有意識、有控制,且能夠被發(fā)展和加強的運動。
喉嚨,掌管著聲帶并作為發(fā)聲的主要共鳴腔體,它作為發(fā)聲的重要器官,下連接著歌唱的呼吸與胸腔,上連接著口腔與頭腔。喉部周圍的軟骨和肌肉通過極為復雜的配合運動,調(diào)節(jié)我們的聲音。若把手輕輕放在咽喉部,當我們有吞咽、打嗝、打哈欠、說話、咳嗽、哼鳴、喊叫等任意行為,都可以感受到它不受主觀意志支配的隨意運動。而歌唱則需要我們有意識控制喉嚨的運動,用被修飾美化后的嗓音,來詮釋藝術作品。
盡管目前的科學知識還不足以解釋歌唱發(fā)聲的一切特征,但當有控制的呼吸穿過聲門,通過調(diào)整喉頭肌肉力量使聲帶并攏,壓縮后的空氣被動引起聲帶多層粘膜或深層肌肉振動,生成歌唱中的音,并透過共鳴腔加以修飾發(fā)出,已作為科學發(fā)聲原理被廣泛應用于實踐中了。但凡健康之人,都能用聲帶發(fā)出真聲、假聲和“嘯聲”。真聲,是聲帶在發(fā)聲過程里保持全振動狀態(tài),又被稱為本嗓。假聲,是聲帶保持邊緣的粘膜振動狀態(tài),又被稱為小嗓。而“嘯聲”則不用聲帶,是到了一定音高,氣流通過聲門并吹響聲門上方會厭與后咽壁形成的小管發(fā)出的聲音,通常也被稱為“海豚音”。不管說話還是唱歌,過分運用哪種機能,久了都會對聲帶造成損傷。因此,理想的發(fā)聲都是真假聲混合適度,輕重機能完美配合的發(fā)聲。
了解發(fā)聲器官的構造和作用有助于聲歌修飾理論知識的建立,人的嗓音作為世界上一種最獨特的樂器,遠比看得見、摸得著的樂器(如鋼琴、小提琴)更具有表現(xiàn)力,但同樣因為它的不可觸摸反而增加了訓練的難度,這就要求聲樂愛好者要具有敏銳的自我感覺,找到一位優(yōu)秀的專業(yè)老師,通過正規(guī)科學的訓練,讓自己逐步形成條件反射去用正確的聲音歌唱。
聲歌修飾是一段精神旅程,要求初學者先得在腦子里感受聲帶、喉嚨、共鳴腔體等發(fā)聲器官的存在,然后再通過練習感受它們的配合。其實無所謂最佳的演唱技巧,只有適合自己的演唱技巧。聲歌修飾訓練包含一個四原則和七個四步驟,在進行聲歌修飾訓練之前,首先要做好四個原則的心理準備。
(一)聲歌修飾訓練四原則
1.練習:發(fā)展你的發(fā)聲技巧
練習,是發(fā)展演唱技巧的有效途徑,這點對于專業(yè)歌手和聲樂老師來說感受深刻??茖W系統(tǒng)的聲樂機能訓練有助于聲樂愛好者的聲音修飾,只有優(yōu)美悅耳的人聲,才能在聲樂作品演唱中表達出真情實感??傊?,牢固的發(fā)聲技巧為運用嗓音最大限度地歌唱提供了可能。
2.耐心:緩慢和穩(wěn)健贏得進步
耐心,在培訓和練習過程中大多數(shù)時候進步都是漸進的,所以需要有耐心。尤其在不良發(fā)音習慣需要改正的時候。有時,你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瞬間的靈感爆發(fā),但在常規(guī)的發(fā)聲技能訓練中,進步總是隨著時間的積淀才能達到質(zhì)的飛越。而后,又稍微停滯下來。記住這些新的發(fā)聲感覺和習慣于這些不同的發(fā)聲訓練,回報耐心的就是更佳的表現(xiàn)力,以及屬于自己的完美歌喉。
3.毅力:一種比天分更珍貴的品質(zhì)
毅力,無論是在培訓過程里,為一時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而沮喪,還是在課后訓練中,為找不到正確的發(fā)聲狀態(tài)而失望,都應該有毅力,堅持做到最好?!坝兴非螅貙⑿拍顖远?!”牢記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也是聲歌修飾速成的要領。
4.愉快:盡情享受人聲的歡樂
愉快,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人們本能地容易對未做到的事情感到焦慮,暫時拋開所有的挑剔想法,嘗試去享受音樂,練習能做到的,而非練習不能做到的,一旦嗓音獲得了修飾,就能夠體會科學發(fā)聲訓練的樂趣了。
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之后,科學系統(tǒng)的聲樂技能訓練就將有助于初學者對自己聲音和歌唱的修飾了,只有優(yōu)美悅耳的人聲,才能在聲樂作品演唱中表達出真情實感??傊?,牢固的發(fā)聲技巧為正確用嗓進行歌唱提供了可能。因此,以下七個四步驟也至關重要。
(二)完整練習四步驟
1.熱身
熱身,讓歌者的身體移動自如,消除未意識到的肩、頸部、下頜及背部的緊張,使發(fā)聲達到最佳的自由狀態(tài)。保持良好的坐姿或者站姿以增加歌唱的氣息量,更好地給自己和他人帶來舒適的感覺。
2.技巧練習
技巧練習,跟隨音樂進行滑音、唇顫、舌顫及哼鳴這些技巧練習,為更好的呼吸管理、聲音的靈活性和音域的拓展進行的有效訓練。
3.歌曲演唱
歌曲演唱,選擇現(xiàn)階段歌唱能力范圍內(nèi),自己喜歡的歌曲。謹記“技巧為演唱服務”這一原則,不要過分注重技巧訓練時喉嚨、嘴巴及口腔的狀態(tài),并集中精力表達情感,要知道以情帶聲的釋放才是歌唱的最高境界。
4.恢復放松
恢復放松,歌唱結束之后做一些無聲按摩或者下行唇顫音和低的氣泡音,以幫助聲帶恢復,使喉部肌肉得到放松。
很多聲樂初學者覺得自己是“五音不全”,并希望通過聲歌修飾訓練來改善自己的歌唱聲。在此,筆者針對生活中“五音不全”的兩種情況,進行對比說明。一種是假性“五音不全”,這類人由于從小缺乏音樂的熏陶,樂感略差,很多時候走調(diào)是由發(fā)聲方法不正確引起,使得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另一種是真性“五音不全”即“先天失歌癥”,這類人無法分辨不同的節(jié)拍和韻律,也無法辨別聲音的高低走向,他們甚至無法區(qū)別狗叫聲和門鈴聲。
由此可知,音準是聲歌修飾教與學的重點。
(三)聲歌音準訓練四步驟
1.唱音階時
口型、發(fā)聲位置及音高感覺都要單獨記憶,互不干擾。
2.練習時
每發(fā)一音要準確無誤,肯定,有點,不可滑上滑下或顫動。
3.重視試唱練耳的訓練
學習每首歌曲盡量多聽多唱,熟記旋律。
4.培養(yǎng)內(nèi)心聽覺
養(yǎng)成打節(jié)奏的歌唱習慣,不光要記熟旋律,更要熟悉伴奏音樂。
歌唱是對一首歌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試想整首歌如果旋律都不對,即使擁有再完美的聲音、再豐富的情感又怎么能夠表達出歌曲的意境和內(nèi)涵?那么音準做到之后,怎么才能更完美地演唱,就需要另外幾個要領了。
(四)有效呼吸四步驟
1.身體挺直,處于相對放松的中立姿勢
2.緩緩吸氣,擴展你的腰部
3.保持,保持腹部韌性
4.吐氣,保持肋骨的擴張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通常第一節(jié)聲樂課都會學習呼吸技巧。它為發(fā)音、共鳴和吐字提供能量,盡管氣息下沉、橫膈膜輔助呼吸的理念并不復雜和難以理解。但歌唱氣息支撐雖然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就能學會,然而專業(yè)歌手卻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掌握。所以呼吸訓練對于聲歌修飾速成教與學來說都是重中之重,必須將良好的呼吸技巧變成自己的第二本能。
(五)喉嚨打開四步驟
1.自然打哈欠張嘴,感受軟腭抬起
2.抬頭張嘴,下巴保持放松不動
3.伸舌頭張嘴,微笑吸氣抬頭張嘴
4.舌頭成溝張嘴,舌尖抵在下牙齒,張嘴時舌頭下落成溝
由于深呼吸是人有意識的行為,平時很少用到,而我們一天要吞咽很多次,所以那些降喉肌要比提喉肌弱得多。因此打開喉嚨的手段應是間接的,而不應像吞咽食物那樣通過把舌頭后拉而把喉嚨壓下來,也不應迫使下巴壓向胸部。打哈欠似的深呼吸是降低喉頭的正確方法,所以一定要保持喉頭下降,呼吸肌要經(jīng)過一定時期的訓練,才能做到把喉隨時保持在良好的歌唱位置上。
(六)尋找共鳴四步驟
1.緩氣流,大氣泡音練習
2.提氣流,小氣泡音練習
3.快速提氣到低音哼鳴練習
4.快速提氣,用冷笑的方法找高音哼鳴練習
源于喉的音響是微弱的,主要由強的基音和相繼較弱的泛音組成,因此,對人聲進行修飾的其實是共鳴腔體。共鳴可以使音量增強,變得圓潤。無論說話還是歌唱,聲音美化最重要的是共鳴的運用。哼鳴則是初學者感受共鳴行之有效的發(fā)聲技能訓練,進行這個訓練時,多數(shù)人會感受到蜂鳴般的振動,這是聲音共振在口腔、頭腔、胸腔等共鳴器官里的嗡嗡感。當發(fā)聲時,可能會在演唱不同音高時,感受到位置的變化。低音時,感覺共鳴點在胸腔;中音時,感覺共鳴點在口腔;高音時,可能感覺共鳴點更上升了些?!奥曇舭仓谩笔且粋€心理概念。想象把聲音唱在前牙齒上,可以發(fā)出明亮、靠外的聲音。用“微笑”的感覺,把聲音唱在大牙上,可以發(fā)出一種渾厚、圓潤的聲音。無論哪種聲音都是為了使演唱更具有表現(xiàn)力,使歌曲處理更富有情感。
(七)聲區(qū)統(tǒng)一四步驟
1.吸氣,自然張嘴,放松伸出舌頭,微笑,快速提氣喊ai
2.吸氣,自然張嘴發(fā)a,保持氣息到ai,繼續(xù)保持到氣泡低音ai,提氣喊出去
3.吸氣抬頭張嘴的同時,一口氣嘆到底發(fā)a音
4.吸氣,自然張嘴發(fā)低音氣泡a,保持a音向上滑,提氣到高音變成ua
了解歌唱聲區(qū)的目的在于使初學者主動消除唱歌聲區(qū)之間聲音的狀態(tài)差異,以便能夠達成聲區(qū)統(tǒng)一。通過有效的真、假聲結合訓練,歌者會比較容易感受到嗓音在由高音到低音,或者由低音到高音連貫延續(xù)時中間幾個音的特殊變化(聲區(qū)斷裂),克服變換聲區(qū)的有效方法是視它們?yōu)楣缠Q和元音音響的延續(xù)。知道換聲點在哪里,然后在這幾個點上加強呼吸和共鳴的有效運用,通過元音的適當變化將嗓音“翻入”或“鉤住”高聲區(qū),這里一定要注意軟腭應盡量保持抬高。只有這樣,在唱最高的那個音時,才不至于因為沒有提前準備而顯得過分突兀。
(八)完美演唱四步驟
1.消除自卑心理
2.盡可能熟記音樂與歌詞
3.合理控制麥克風
4.聲情并茂地表演
許多聲樂愛好者認為,他們在演唱歌曲的時候,面對關注的眼神難免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試著只去理解歌曲的歌詞,并移情于歌詞的信息或其中的故事,因為縱情投入的演唱,有利于良好發(fā)聲習慣的養(yǎng)成。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行為重復會成為習慣;90天的行為重復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以一個四原則強化初學者對聲歌修飾速成的認知,從而通過七個四步驟的逐步訓練,讓聲歌修飾速成培訓有的放矢,這是筆者聲歌修飾速成教與學研究的感悟,筆者還將懷著“精益求精”的學習態(tài)度,一直前行。
[1][美]蘭皮爾蒂著,李維渤譯.嗓音遺訓:世界聲樂史上歷代大師教學經(jīng)驗薈萃[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2][意]P.M.馬臘費奧迪,郎毓秀譯.卡魯索的發(fā)聲方法:嗓音的科學培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7).
[3]林俊卿.咽音練聲的八個步驟[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5.
[4][美]安妮·佩克漢姆著,趙仲明,傅顯舟譯.當代流行歌手聲樂技巧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G633.9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