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其亮
淺談花園湖進洪閘混凝土施工中溫控措施的應用
皇甫其亮
花園湖進洪閘位于花園湖上口門,閘中心線樁號HY0+800,與淮河中心線夾角54°,上至寧洛高速公路橋1.0km。該閘由閘室、兩岸連接建筑物、上游鋪蓋、下游消力池及上下游導流堤等建筑物組成。
閘室采用鋼筋混凝土開敞式倒“Π”結構,共27孔,單孔凈寬12.00m,總凈寬324.00m。閘底板頂高程14.50m,閘墩頂高程22.50m,中墩厚1.80m,邊墩(岸墻)厚1.5m,大底板厚2.0m,寬22.6m,小底板厚1.2m,寬6.5m。閘室總寬度370.8m,順水流方向長18.00m。閘頂上游側布置公路橋,橋頂中心高程23.00m,橋面凈寬7.00m,兩邊分別設1.25m寬的人行道和護欄,公路橋總寬9.50m。下游側布置有檢修橋、啟閉機平臺、排架、啟閉機房等,閘室兩側布置橋頭堡,工作閘門采用平面鋼閘門,卷揚式啟閉機啟閉。進洪閘不設檢修門。
由于閘墩、大底板等主要部位施工期間為冬季,在冬季澆筑混凝土,外界氣溫較低,內部由于水化熱等溫升,造成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使混凝土表面收縮變型,當溫度應力大于混凝土抗拉應力時就會產生裂縫。部分部位施工期間處于夏季,同樣存在混凝土內外溫差大的問題。因此,應特別注重混凝土施工的溫度控制。
結合花園湖進洪閘工程實際情況,施工期間針對冬季、夏季施工采用不同方法,因地制宜地組織生產,混凝土溫度控制取得良好效果,工程質量得到了保證。
從提高混凝土內在質量著手,擇優(yōu)定點采購。粗骨料選用干凈石子;水泥選用高品質425#中熱硅酸鹽水泥;細骨料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顆粒潔凈的河中粗砂。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改善砂石級配,盡量控制好坍落度、單位用水量、水灰比。對粗細骨料在常溫下提前進行備料,堆高在4m左右,同時根據天氣情況冬季用彩條布進行覆蓋,避免被冰塊、積雪污染或結冰,保證骨料的溫度。夏季為降低骨料溫度,成品料場的骨料堆高一般不宜低于6m,另外通過地垅廊道取料,噴灑水霧(砂子除外)等。
根據施工方法和試驗配比,選用山西黃騰化工有限公司萘系減水劑。該減水劑性能指標:①在相同水灰比情況下,可增大塌落度10cm以上;②在保持塌落度不變時,減水率可達12%~20%;③對混凝土有顯著的早強、增強效果;④能全面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在保持強度相同時可節(jié)約水泥10%~20%;⑤對鋼筋無銹蝕作用。
1)冬季混凝土施工,盡量將混凝土澆筑時間控制在每天的高溫時段。夏季混凝土澆筑時間,在早晨6點前和下午5點鐘后進行,以此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
(2)混凝土的拌和
1)冬季施工混凝土攪拌室用煤火爐加熱封閉保溫。攪拌前用熱水沖洗攪拌機,攪拌時間較正常溫度條件下的攪拌時間延長20%~25%。投料順序為砂→石→水泥→粉煤灰→拌合→外加劑和水。
拌合站設兩個鍋爐,供應拌合用熱水,另根據拌合站蓄水池溫度量測情況確定是否增加蓄水池內電爐。外加劑放置于專用的取暖房內,生煤火爐保溫取暖。在拌合站現場設置專用的外加劑取暖房,在外加劑下放置電爐絲加熱,在暖房內用煤火爐保溫。
2)夏季施工混凝土拌和時,可采用降溫設備降低拌合站水溫、加冰等降溫措施。
(3)混凝土的運輸
1)冬季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減少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熱量損失。對施工道路進行平整,并做好防滑措施,在出現打滑地段拋灑碎石或爐渣,便于混凝土罐車盡快安全到達施工作業(yè)面,減少混凝土運輸時間。
雪后及時對施工道路和作業(yè)面清掃積雪,保證運輸中混凝土降溫速度不得超過5℃/h。
2)夏季混凝土運輸工具采用隔熱遮陽措施,盡量縮短混凝土的運輸時間。入倉后對混凝土及時進行平倉振搗,加快混凝土的入倉覆蓋速度,縮短混凝土的曝曬時間。
(4)混凝土澆筑入倉
1)冬季混凝土在澆筑前,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在模板及鋼筋安裝完成后,及時在倉位洞口兩端用帆布和棉被進行封閉,避免冷空氣流通,保證倉面內的溫度不降低。充分做好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提高混凝土入倉速度,避免混凝土受凍,減少熱量損失。
2)夏季混凝土在澆筑前,采用噴水霧等方法,降低倉面周圍的氣溫;混凝土澆筑盡量安排在早晚或陰天進行;入倉后的混凝土平倉振搗完至下一層混凝土下料之前,采用隔熱保溫被將頂面接頭部位覆蓋。
(1)冬季混凝土養(yǎng)護
1)蓄熱法養(yǎng)護:對所澆筑的施工部位,在底板和蹲墻模板外側覆蓋1~2層棉氈(帆布或專用保溫被),外層用塑料布包裹,保溫材料之間重疊不小于0.2m,并用繩子或扎絲連接。澆筑混凝過程中,隨混凝土的澆筑面積和高度,隨時做好保溫覆蓋。保溫層內溫度要求不低于5℃。澆筑混凝土由建筑物一端向另一端分層進行澆筑,建筑物頂面一端面澆筑好時,隨機覆蓋塑料布養(yǎng)護。
養(yǎng)護工作要及時,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泛白或干縮系效力裂縫。
2)預埋冷卻水管法:根據工程閘墩前期工程的經驗,為防止混凝土閘墩裂縫,采取預埋冷卻水管系統(tǒng),以降低混凝土澆筑內部溫升,減小內外溫差。
控制混凝土溫度與水溫(出水口)之差不超過25℃,水流方向每日改變一次,使混凝土內溫度均勻降低,每天降溫不超過2℃。
在附近放置儲水罐(灑水車),用深井水,通過水泵抽水循環(huán)降溫。
(2)夏季混凝土養(yǎng)護
澆筑后立即灑水養(yǎng)護,建立專人負責養(yǎng)護機制。做到前7天堅持抽水保持濕潤,經常連續(xù)養(yǎng)護;并堅持按時段經常養(yǎng)護;后14天內做到間斷養(yǎng)生的三段養(yǎng)護法,使結構逐漸干燥,這樣可以利用混凝土的徐變性能,對溫度及干縮應力起到卸荷作用,避免裂縫的發(fā)生。
首先安裝測溫監(jiān)控點,在澆筑混凝土前進行埋設,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共設3處,每處設上中下3點,對每處每點進行編號,將溫度測溫線綁扎在鋼筋骨架上,溫度傳感探頭避免接觸鋼筋。為了便于操作和防潮濕,將露在外面的導線和插頭用塑料袋包裹好,混凝土澆筑后1~5d每2h測一次,第6~10d每4h測一次,同時測出基坑大氣溫度及覆蓋物下溫度,進出水口的水溫。對各處各點溫度進行記錄并進行分析,以采取適宜的保溫措施。
混凝土的機口溫度、運輸過程中溫度損失及澆筑溫度,根據需要測量或每2h測量一次。溫度傳感器或溫度計插入深度不小于10cm。
氣溫驟降期間,增加溫度觀測次數。
花園湖進洪閘混凝土施工,采用多種措施進行溫度控制,避免出現溫度裂縫。通過檢查,混凝土內實外光,質量良好,未發(fā)現任何有害裂紋出現,證明以上溫控措施是成功有效的。由于溫度控制工作量大,在施工過程中應成立專門的溫控管理部門,重點監(jiān)控大體積混凝土及關鍵部位,同時加強養(yǎng)護措施,是確保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單位:淮河水利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 233000)
(專欄編輯:周 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