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
摘 要: 翻轉課堂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及領悟力。本文結合醫(yī)學院校學生學習的特點,從現(xiàn)有教學模式出發(fā),探究醫(yī)學課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及重要意義。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可行性 醫(yī)學
一、引言
近年來,歐美眾多國家的中小學和大學規(guī)模化嘗試“翻轉課堂”,有效地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翻轉課堂從2013年傳入中國至今,很多學校紛紛進行了教學改革試點。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認識到了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有效性,在教學中開始嘗試利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2]。
二、應用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
翻轉課堂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前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和手段完成自主學習。而課堂教學則是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同伴互助交流及教師點撥再提升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我國部分學校現(xiàn)已在部分專業(y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結果表明,翻轉課堂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效率,更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院校已有少量課程逐步嘗試使用翻轉課堂,有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喜愛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并期望在其他科目中開展翻轉課堂教學。
三、翻轉課堂在高職高專醫(yī)學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翻轉課堂是否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有效,是否更有利于知識的內化,對于不同學制、專業(yè)及課程等,諸多學校的不同課程教師都曾做過這方面的調研。特別是對于高職醫(yī)學院校的醫(yī)學生來說,由于內驅力不足,導致學生主動性差、課堂氣氛沉悶等問題,是高職醫(yī)學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翻轉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能否有效改善這些問題,還需要多項對比研究探索。
翻轉課堂的教學實施過程轉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模式,查找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開展小組寫作探究活動、學生講課(針對某個知識點,分析講解)、教師提問總結等??疾榉绞街饕婕罢n前準備工具,課中分配,課中效果,課堂氣氛,學生的積極性、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任務完成情況滿意度方面進行比較。大部分院校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和教師大多持支持態(tài)度。諸多調查數(shù)據顯示,學生對于翻轉模式對提高學習效率滿意度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提高了將近一倍,說明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調查還發(fā)現(xiàn),在實施翻轉課堂的同時,小班化教學更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有些學生認為教師錄制的微課視頻雖然直觀、可反復觀看,但缺乏趣味性,缺少繼續(xù)往下看的動力。還有學生認為,課前學習尤其是搜集資料的環(huán)節(jié)很耽誤時間,面對網上大量的資料,不知如何甄別。更有學生認為,這樣學習太折騰,感覺聽老師上課講解就好。教師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通常比較一致,在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學生往往按照異質分組的原則分成4到6小組,每組6人左右,組間基本無差異,但組內從學習成績較好到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都有。翻轉課堂模式比較吸引愛參與活動的同學,平時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喜愛參與研討活動,課堂參與度高,而且練習完成的效果較好,甚至愿意主動表達自己,展示學習成果,但對于完成活動不積極的同學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同學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任務完成情況滿意度都無明顯差異,不愿意配合此種新教學模式。所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在課前錄制好吸引學生的學習視頻,還要仔細設計學生探究的問題的層次和深度,組織好談論的秩序,保證討論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督促參與度不高的學生,甚至可能需要課前個別輔導。教師的掌控能力、組織能力和臨床應變及發(fā)揮能力會在翻轉課堂模式應用過程中更好地得到提高。
醫(yī)學課程大多艱深而枯燥,雖然很多名師將自己的課堂講得生動有趣,但畢竟是少數(shù)。醫(yī)學本身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的過程,翻轉課堂的實質就是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學習活動從根本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只有積極主動、自我規(guī)劃的學習才是真正適合學生的新學習方法[3]。
參考文獻:
[1]Touchton M. Flipping the classroom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inadvanced statistics:Evidence from aquasi -experiment[J].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Education,2015,11(1):28-44.
[2]孫敏娜等.翻轉課堂在我國高等院校中的應用可行性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育研究,2015,12,216.
[3]Abeysekera L,Dawson P.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load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Definition,rationale and a call for research[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5,3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