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零
“找零”是工廠營銷員老陳的綽號。問起緣由,且聽我從頭道來。
十多年前手機流行,考慮到信息是營銷員的眼睛與耳朵,在制定管理細則過程中,我們參照廳局級待遇標準對營銷員予以話費全包,在工資中一并發(fā)放。可是,任何一件事你考慮得再細、再美,執(zhí)行過程中也難做到天衣無縫。
一天早晨,我出差在青島。突然接到南方一公司老總的電話,說他人在上海,下午想到我們工廠看看。我邊聽邊在心里算里程,現(xiàn)在出發(fā)往家趕,應該來得及。便答應下電話那頭,“歡迎,下午見。一會我派駐上海辦的老陳和你聯(lián)系。”這邊通話一結束,我趕快撥駐上海辦老陳的手機,“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痹俅颍€是無法接通……我心里急得慌,合上手機雙眼微閉,掏出一支煙點上。半支煙功夫,又撥老陳的電話號碼,還是無法接通!堂堂大上海,手機還會沒信號無法接通?我心里嘀咕著,無名火躥起,恨不得將手機摔掉。
無奈,我撥通工廠電話,讓市場部和老陳聯(lián)系,可心里卻壓著塊石頭。中午時光,快到工廠時,老陳來電話了,他已和那位老總聯(lián)系好,下午一點從上海出發(fā),約三點多到工廠。我方才如釋重負。
無巧不成書,送走那位老總后的幾天,我又到上海參加一個會議。臨時有事要找老陳,電話又打不通。沒辦法只好“春草闖堂”,請我的駕駛員開著車去找他。事后我才知道,原來老陳為了節(jié)省話費,在上海辦了一個市內卡。兩張卡他輪換用,那兩次都是因為匆忙忘記換卡了。
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老陳兩次打不通電話的事情。人們總是努力去做那些對他最有利的事情,這是人性的本能使然。老陳家住農村,家庭負擔重,省幾個話費也在情理中。如果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一個罰字搞定。但如何改變這些日常習慣中的不良行為,我感到責任沉甸甸的。心里盤算著如何穿上他的鞋,走進他的心靈?
當月營銷總結會上,我宣布:對老陳個人的話費采用軟承包形式,從下月起,話費不在工資中列支,而是憑票實報實銷,超過的自理,剩余找零。如果以后其他營銷員也出現(xiàn)通信不暢通的現(xiàn)象,外甥打燈籠——照(舅)舊。我的話音剛落,這些“小江湖”和老陳搞起漿糊來了,“老陳、找零?!贝蠹移咦彀松嗨i_心。老陳臉一陣紅一陣白,尷尬的陪著苦笑。
時間一長,“找零”就成了老陳的綽號。像春晚小品中的那句關鍵詞“你真有才”,在工廠時髦流傳,起著一種警醒自律的作用力。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識別真正的問題,是有效解決問題的一半。
一位教練曾經在駕駛員培訓班上,向學員提出一個問題,假設你開車行駛在路上,前面有一個人和一條狗,你是撞人還是撞狗?一位學員搶答:當然是撞狗呀。教練搖搖頭,你應該踩剎車。是的,上帝在我們左手埋下了問題,又在我們右手留下了方法。日常管理過程中,我們總是偏向就事論事,簡單處罰,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教條。其實現(xiàn)代科學管理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fā)加以修道,而不是換門。
其實,文化管理的形式也是外圓內方。所謂“外圓”,就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企業(yè)氛圍,讓員工心情舒暢的投入工作;“內方”就是使企業(yè)制度內化于心,自覺做好執(zhí)行紀律的模范。發(fā)現(xiàn)問題,踩住剎車,從內心深處去解決,不折不扣去執(zhí)行,才是我們追求的滿分。
點評:
管理不易,難就難在人腦很復雜,此例中營銷員老陳為了節(jié)省話費,以致兩次打不通電話,影響工作。原因何在?對策如何?若想找到真實原因,必須“穿上他的鞋,走進他的心靈”。找到的對策應是公平有效的,這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踩住剎車,從內心深處去解決,不折不扣去執(zhí)行。這比“就事論事,簡單處罰”的辦法高明多了。
招領啟事
幽默是一種品質。在企業(yè)中,管理者的幽默有利于實現(xiàn)良好的溝通,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培育,有利于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能使自身的形象更具親和力,這是我從一次游戲當中得到的啟發(fā)。
有一天,我路過大辦公室,老遠就看見市場部的小張和小周兩人靠在門邊,手背在身后,咬著耳朵。“廠長來了!”我的突然出現(xiàn),使小張和小周有一絲驚慌。兩個人擠挨著往后退?!芭尽钡囊宦暎恢黄ば粼诹说厣?。我看看地上的鞋,再看看小張和小周:“誰的?”小張見紙包不住火,實話實說:“是老殷的,這個不自覺的‘麻蒼蠅,剛從外面回來,腳悶得起火,鞋一脫,整個辦公室臭哄哄的,我悄悄拿出來了,想讓他賠點‘精神損失費。”
“還真是兩個‘吃腳咧,想敲竹杠是不是?還不趕快張貼招領啟事!”我靈機一動,借題發(fā)揮起來。小張和小周聽我這么一說,臉上立即多云轉晴,“不敢、不敢!”兩人哼哼嘰嘰?!昂?,為什么不敢?還不快去辦公室尋找失主!”我假裝板起面孔?!笆恰⑹?!”兩人似有所悟,轉身就往辦公室跑,嘴里大聲吆喝“招領啟事,本人拾到皮鞋一只,請失者認領。”一下子,大家的目光聚集到小張手中的鞋上。正在埋頭整理出差票據的老殷抬頭看看小張,再看看站在后面的我,轉眼朝腳下看去,頭深深地埋了下去,老半天都沒有抬起來……
現(xiàn)代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一書中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它的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它的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結果。管理過程中,沒有哪個員工一到工廠就想好今天我該怎么去搗蛋,能做什么錯事。然而有時一不小心,非屬本意的行為就會在不自覺中發(fā)生。這些小錯無傷大雅,有的還是制度空白,找不出懲罰的依據,但要解決這些不上臺面的小問題,卻很有講究。“招領啟事”就是在幽默中制造一種意想不到的震撼。
幽默管理是用有深度的思想、輕松的心態(tài)將幽默融入到日常管理過程當中,讓人于無聲處受到教育和啟迪。
精于心,簡于形,幽默如同打開盒子一樣簡單,會使管理者充滿魅力,工作充滿亮色。
點評:
幽默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也是處理管理中“灰色地帶”的一個有效方法。此例中,老殷在大熱天脫掉鞋弄得滿屋臭氣,這些小錯影響別人工作,但屬制度管理的灰色地帶,找不出懲罰的依據,批評還得講究方法,而一句“招領啟事”,在笑聲中使問題迎刃而解。在和諧的氛圍中使員工受教育,也是心力管理所要追求的境界。
(清華大學管理系教授、博導張德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