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對老年心肌梗死后患者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

      2017-01-16 09:09:29嚴倩普雯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年22期
      關鍵詞:過渡期有氧肌力

      嚴倩 普雯

      ·護理論著·

      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對老年心肌梗死后患者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

      嚴倩 普雯

      目的:探討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對老年心肌梗死后患者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方法:采用前后對照的方法,選擇2013年8月~2014年8月45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出院宣傳教育;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4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組,該組患者接受12周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訓練。并在入組時、出院12月分別檢測患者的功能性體適能指標、身體形態(tài)指標和FC。結(jié)果: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人體適能測試組別效應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肢肌力、下肢肌力、上肢柔韌性、下肢柔韌性、有氧耐力以及靈活性/平衡性等有組別與時間的交互效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相比對照組而言有明顯的改善。干預12周后兩組患者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腰臀比、代謝當量、靜態(tài)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等指標與組別、時間的交互作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能夠明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功能性體適能。

      有氧運動計劃;老年人;心肌梗死;功能性體適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心腦血管疾病也隨之增多,有研究顯示,老年心肌梗死發(fā)病率明顯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2]。有研究顯示,體力活動不足及靜態(tài)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異常、一些腫瘤以及代謝性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危險因素[3-5]。功能性體適能(FF)是一種衡量老年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主要是指身體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獨立完成正常的身體活動而不會出現(xiàn)過度疲勞的情況,包括機體心肺、肌肉系統(tǒng)以及柔軟素質(zhì)和平衡素質(zhì)的綜合生理機能[6-7]。醫(yī)院-家庭過渡期護理[8]是為了確?;颊咴诔鲈汉竽軌蝽樌D(zhuǎn)入家庭后能夠繼續(xù)進行治療和康復,本研究借鑒過渡期照護模式[9](TCM)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進行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護理,旨在探討醫(yī)院-家庭過渡期運動干預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男21例,女24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71.45±3.45)歲。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組,男22例,女26例;年齡67~82歲,平均年齡(72.10± 3.7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了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患者的納入標準:(1)年齡≥65歲,患者住院的時間≥10 d。(2)入選患者均為中低微風險的患者,評判標準為《美國心臟康復和二級預防指南》制定的危險分層以及歐洲心肌梗死預防和康復協(xié)會所提出的運動危險分層。(3)沒有老年癡呆。(4)無心絞痛或者心力衰竭等癥狀,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5)日常生活基本能夠自理,Barthel指數(shù)≥60分。排除標準:(1)臨床預估生存時間在1年以下。(2)患有骨關節(jié)炎癥等影響運動的慢性疾病。(3)有運動禁忌證的患者,如活動性心內(nèi)膜炎、高危心絞痛、嚴重心臟瓣膜炎、肺高壓等。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方案的設計對照組患者在出院前1天護理小組成員對其進行常規(guī)的出院后健康宣教,包括患者出院后身體適當進行運動,并講解運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研究組患者入組時開始至出院后12周接受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訓練,然后分別比較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和出院后12周各評價指標,分析并評價干預的效果。

      1.2.2 計算樣本量計算所需的總體樣本量。功能性體適能有6個指標,以上肢肌力為例計算樣本量,參考公式n=計算后可知每組大致需要31例患者,考慮到研究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脫落,本研究中研究組選擇50例患者,對照組選擇50例患者,完成隨訪且資料完整的患者中研究組有48例,對照組有45例。

      1.2.3 研究組干預前準備(1)組建護理團隊。構(gòu)建醫(yī)護協(xié)作團隊,包含過渡期護士(TCN)1名,病區(qū)主管醫(yī)師2名,病區(qū)責任護士4名。過渡期護士的主要職責:對研究組患者的運動健康進行指導,向其講解健康的運動方式及意義,并鼓勵患者長期堅持;向患者傳授運動訓練的自我監(jiān)測方法以提高其在出院后運動的自我監(jiān)測能力;負責收集和整理資料;向患者提供心肌梗死治療和康復的臨床信息咨詢;提供隨訪電話支持。病區(qū)主管醫(yī)師的主要職責是篩選研究對象;負責解答研究組患者在干預過程中所遇到的疾病相關問題。責任護士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常規(guī)健康以及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導。(2)運動自我監(jiān)測以及依從性監(jiān)測。為了方便患者出院后進行運動自我監(jiān)測及促進患者運動的依從性,護理團隊設計并制作了“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在通過專家評審后在入組時交予參與研究的患者,同時教會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監(jiān)督其每日堅持運動至出院后12周并按要求記錄。出院12周后回收“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規(guī)定按照運動方式訓練周期達到5 d/周則依從性為100%,依從率計算方法:依從率=∑(每周運動天數(shù)/5)/12×100%。

      1.2.4 醫(yī)院-家庭過渡期運動訓練方案本訓練方案的制定參考了國內(nèi)外的指南并結(jié)合老年患者自身特點,同時兼顧患者自身興趣及循序漸進的原則,以中、低強度運動為主,在運動前首先做好熱身準備工作,時間約為5 min,主要包括壓腿、壓肩、活動頭、腰、頸以及四肢等關節(jié)部位,然后進行有氧運動:打太極拳、中慢速步行、運動健身操、交誼舞、半蹲起等,根據(jù)愛好自行選擇,每次有氧運動持續(xù)30 min左右,根據(jù)身體情況護理小組推薦患者選擇適當?shù)倪\動方式,每周至少進行有氧運動5次,堅持12周。有氧運動治療期間家屬監(jiān)督并督促患者參與訓練,如有身體不適時停止運動并休息,如未好轉(zhuǎn)立即聯(lián)系醫(yī)護人員檢查并進行相對應治療。

      1.2.5 隨訪分別采取電話隨訪和家訪的方式,其中電話隨訪時間為患者出院后第1周,時間約為10 min左右,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了解其健康狀況、血壓和心率是否正常和穩(wěn)定,運動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以及是否出現(xiàn)了運動不耐受等。家訪時間為患者出院后第2,4,7,10周,每位患者家訪時間為30 min~1 h,家訪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1)患者的健康情況,包括血壓、心率以及運動后有無出現(xiàn)身體不良反應。(2)通過《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了解患者運動的依從性,并鼓勵患者堅持有氧運動訓練。(3)了解影響患者完成運動目標的因素,并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探尋解決方案。(4)針對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相關指導,并提高患者自我監(jiān)測能力。(5)對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健康問題,護理小組及時聯(lián)系醫(yī)師,提出解決方案。除了電話隨訪和家訪外,患者在有氧運動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均可通過電話聯(lián)系護理人員或醫(yī)務人員。

      1.3 評價指標評價指標包括FF,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腰臀比(WHR),心肺功能。(1)患者FF的評價采用Rikli等[10]研制的老年人體適能測試(SFT)法,這種評價方法對老年患者不僅安全,而且還非常簡單易行,該方法主要是測量有氧耐力、柔韌性、肌力以及靈活性/平衡性,包括上、下肢肌力,有氧耐力、上、下肢柔韌度,平衡性等6個項目,其中上肢肌力測試方法為30 s曲臂測試,下肢肌力測試方法為30 s坐位站立測試,有氧耐力測試方法為6 min步行測試,上肢柔韌性測試方法為背伸屈測試,下肢柔韌性測試方法為中指勾腳尖測試,靈活性/平衡性測試方法為1.83 m折返走測試。各項目的重側(cè)信度0.80~0.98,且效度與相關金標準如跑步機耗氧量(VO2)以及重復最大負荷量(RM)比較也很好。(2)心肺功能測定方法為電子肺活量計連續(xù)2次檢測后取最大值,并采用聽診法檢測患者安靜時的心率,并測量血壓?;颊咴谶\動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不適如惡心、心慌等癥狀時立刻停止運動,使用代謝當量(MET)評價心臟功能(FC),代謝當量指運動時代謝率相對安靜時代謝率的倍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jié)果

      2.1 人體適能測試結(jié)果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SFT組別效應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上肢肌力、下肢肌力、上肢柔韌性、下肢柔韌性、有氧耐力以及靈活性/平衡性等有組別與時間的交互效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相比對照組而言有明顯的改善,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功能性體適能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功能性體適能情況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時間上肢肌力(次)下肢肌力(次)有氧耐力(m)上肢柔韌性(cm)下肢柔韌性(cm)靈活性/平衡性(s)研究組48入組時15.04±0.58 10.58±0.62 335.75±12.15 18.65±2.01-10.08±1.92 9.98±0.45 12周后16.31±0.74 12.42±0.63 348.54±12.27 14.21±1.98-9.43±1.97 9.11±0.43對照組45入組時15.55±0.83 10.63±0.71 333.58±13.34 19.01±2.04-9.77±2.01 9.95±0.47 12周后15.96±0.82 11.25±0.69 337.98±12.98 18.95±2.05-8.78±2.03 9.68±0.50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時間0.658 0.912 0.742 0.553 0.782 0.712 0.000 0.000 0.000 0.005 0.021 0.000組間&時間0.019 0.000 0.041 0.013 0.015 0.000組間

      2.2 身體形態(tài)指標和心臟功能評價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干預12周后兩組患者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腰臀比(WHR)、MET、靜態(tài)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等指標與組別與時間的交互效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相比對照組而言有非常明顯的改善,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身體形態(tài)指標和FC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身體形態(tài)指標和FC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時間BMI (kg/m2)WHR FC (MET)靜態(tài)心率(次/min)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 1.04 147.15±18.86 90.45±10.58 12周后16.31±0.74 12.42±0.63 348.54±12.27 75.48±10.45 136.42±18.75 85.78±9.98對照組45入組時15.55±0.83 10.63±0.71 333.58±13.34 82.98±11.40 146.98±19.95 90.51±10.87 12周后15.76±0.82 10.85±0.69 337.98±12.98 81.58±10.89 145.72±20.45 91.04±11.45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時間研究組48入組時15.54±0.88 10.58±0.62 335.75±12.15 83.05±1 0.001 0.000 0.000 0.006 0.024 0.018組間&時間0.021 0.003 0.039 0.025 0.019 0.021組間0.771 0.654 0.455 0.872 0.692 0.673

      2.3 研究者患者運動依從性和安全性回收所有研究組患者的“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根據(jù)依從性計算公式,計算研究組患者的依從性分布為82.5%~100%,由此可知研究組患者運動的依從性較好。在隨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12周時研究組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現(xiàn)較輕的胸悶、頭暈等癥狀,在中斷運動后稍加休息便緩解,無有氧運動誘發(fā)的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

      3 討論

      3.1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適量運動的必要性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的器官也逐漸老化,生理功能慢慢退化,伴隨著各器官功能的衰退以及能量儲備的減少,這個過程中易發(fā)多種疾病,例如心血管疾?。?1]。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的過程中由于長期臥床而不能夠堅持運動,身體會逐漸喪失活動的能力,因此適宜、適量的運動對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顯得尤為重要[12]。本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齡(72.10±3.71)歲,住院時間在10 d以上,與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8]比較可以看出,本研究中患者的各功能性體適能相對較低,且常合并各種慢性疾病,因此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適量運動有益于身心健康。

      3.2 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有研究顯示[13]高強度運動訓練有利于剛出院的老年患者的健康,但是其效果與安全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驗證,另外對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過量高強度運動會增加其心血管和代謝的負荷,產(chǎn)生更為嚴重的后果[14]。因此,本研究采取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方式,通過補償性增加運動時間、運動天數(shù)和運動次數(shù)來達到運動的效果。在隨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12周時研究組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現(xiàn)較輕的胸悶、頭暈等癥狀,在中斷運動后稍加休息便緩解,無有氧運動誘發(fā)的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說明該有氧運動計劃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3 醫(yī)院-家庭過渡期干預模式是有氧運動計劃實施的有效手段通常患者出院后的3個月是從醫(yī)院轉(zhuǎn)向家庭康復的過渡期[15],本研究中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干預護理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由護理小組主導全面多學科的護理,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氧運動方式,同時實行規(guī)范有計劃的電話隨訪和家訪制度,通過借鑒了過渡期照護模式,建立護理干預團隊,此外制定了“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不僅保障了患者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有氧運動計劃的實施。

      3.4 提高運動的依從性來保障運動效果通常運動干預的效果不會立即顯現(xiàn)出來,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運動的依從性保障了運動的效果[16]。本研究不僅通過豐富的有氧運動種類來提升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運動的興趣,更是通過制作“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來記錄運動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和運動情況,與此同時我們采取電話隨訪和家訪的方式在了解患者運動計劃實施情況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運動的依從性,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患者運動的依從性達到82.5%~100%,這也客觀說明有氧運動計劃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適合的運動方式。另外,“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在提高患者運動依從性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李雪玉等[8]等的研究結(jié)果也說明了這點,與此同時電話隨訪和家訪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

      3.5 醫(yī)院-家庭過渡期干預能夠明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功能性體適能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12周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訓練后患者上、下肢肌力、上、下肢柔韌性、有氧耐力以及靈活性/平衡性等相對于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比單純運動干預而言,有氧運動計劃豐富了運動種類,不僅能夠改善上下肢肌力,也能夠提高上下肢的柔韌性。黃雪梅等[17]研究顯示,對宮頸癌術(shù)后實施醫(yī)院-家庭過渡期運動延續(xù)護理能明顯提升患者功能性體適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李雪玉等[8]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醫(yī)院-家庭過渡期運動干預能夠改善高齡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性體適能,這與本研究相符。

      4 結(jié)論

      本研究在國內(nèi)外相關指南的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有氧運動計劃,參照過渡期照護模式,建立護理團隊,護理過程中規(guī)范隨訪和家訪制度,同時明確運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在干預過程中制定“運動訓練自我監(jiān)測日記”,制作運動教學光盤,在保障運動的安全性的同時提升患者運動的依從性。研究結(jié)果顯示,經(jīng)過12周的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訓練計劃后能夠明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上下肢肌力、上下肢柔韌性、有氧耐力和靈活性/平衡性。另外,對于不同年齡層面老年人以及不同文化教育程度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醫(yī)院-家庭過渡期有氧運動計劃的所起到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Al Mamun M,Rumana N,Kita Y,et al.Combining the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risk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triggering factors while studying seasonality in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J].Environ Pollut,2014(189):252-253.

      [2]冷建洪,鄧小軍.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策略[J].河北醫(yī)學,2014,15(4):607-611.

      [3]李雪玉,崔蓉,李宏偉,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體力活動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7):773-777.

      [4]牛進平.中老年人運動后收縮壓恢復延遲與心血管危險因素關系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5):52-56.

      [5]Haines TP,Russell T,Brauer SG,et al.Effectiveness of a videobased exercise programme to reduce falls and improv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adul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lin Rehabil,2009,23(11):973-985.

      [6]Teixeira CV,Gobbi S,Pereira JR,et al.Effect of square-stepping exercise and basic exercises on functional fitness of older adults[J].Geriatr Gerontology Int,2013,13(4):842-848.

      [7]Rica RL,Carneiro RM,Serra AJ,etal.Effectsofwater-based exercise in obese older women:Impact of short-term follow-up study on anthropometric,functional fit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parameters[J].Geriatr Gerontology Int,2013,13(1):209-214.

      [8]李雪玉,李榕彬,王爽,等.醫(yī)院-家庭過渡期運動干預對高齡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6):650-655.

      [9]鄔青,薛小玲,趙鑫,等.冠心病患者實施過渡期護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1931-1933.

      [10]RE Rikli,CJJones.Senior fitness testmanual[J].Journal of Aging&Physical Activity,2002,10(1):110-111.

      [11]Yano Y,Bakris GL,Inokuchi T,et al.Association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J].JHypertens,2014,32(2):423-431.

      [12]F Hadaegh,R Mohebi,D Khalili,et al.High normal blood pressur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middle-aged but not in elderly populations:9-year results of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2013,27 (1):50-57.

      [13]Brovold T,Skelton DA,Bergland A.Older adults recently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effect of aerobic interval exercis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physical fitness,and physical activity[J].JAm Soc,2013,61(9):1580-1585.

      [14]李國鈺,張紅雨.運動平板在中老年患者心電圖ST段延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8):1696-1697.

      [15]Naylor MD,Sochalski JA.Scaling up:bringing the transitional care model into themainstream[J].Issue brief(Commonw Fund),2010 (103):1-12.

      [16]王波,苗茂華,王輝清,等.社區(qū)中老年男性體力活動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3,29(9):1343-1346.

      [17]黃雪梅,黃遠霞,黃日花,等.醫(yī)院家庭過渡期運動延續(xù)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shù)后病人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8):813-815.

      Effect of hospital-fam ily transitional aerobic exercise program on functional fitness in senile patients w 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YAN Qian,PUW en(Un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ospital-family transitional aerobic exercise program on functional fitness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Selected 45 elderly patients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2014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reated them with conventional discharge education.Selected 48 elderly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ed them with 12 weeks of hospital-family transitional aerobic exercise program training.The functional fitness index,body shape index and FC when they were selected to the group and at the discharge in Decemberwere detected.Results:The repeated measurement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of the body fitnes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ime-dependent interaction such as the upper limb strength,lower limb strength,upper limb flexibility,lower limb flexibility,aerobic,endurance,flexibility,balance and so on(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body weight index,waist-to-hip ratio,metabolic equivalent,static 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fter12 weeks of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The hospital-family transitional aerobic exercise progra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unctional fitness of elderly patients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erobic exercise program;Elderly;Myocardial infarction;Functional fitness

      2016-08-03)

      (本文編輯 馮曉倩)

      430000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心內(nèi)科

      嚴倩:女,本科,護師

      普雯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2.001

      猜你喜歡
      過渡期有氧肌力
      老人鍛煉,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等速肌力測試技術(shù)在踝關節(jié)中的應用進展
      有氧運動與老年認知障礙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54
      如何從零基礎開始有氧運動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1:18
      鹽改過渡期有效依法開展鹽政執(zhí)法監(jiān)管工作的探討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散打訓練對大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的影響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際在于晨
      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 21:18:37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研究及過渡期預測
      糖有氧代謝與運動訓練
      永泰县| 永年县| 博客| 韶关市| 吴堡县| 辽中县| 宜春市| 砀山县| 河津市| 盐池县| 八宿县| 奇台县| 长治县| 班戈县| 呼伦贝尔市| 赤水市| 搜索| 敦煌市| 周口市| 蒙山县| 安陆市| 霍山县| 和顺县| 康平县| 枣强县| 舟山市| 昌黎县| 屏东县| 南部县| 扎鲁特旗| 景东| 维西| 桂东县| 通榆县| 张家口市| 蓝田县| 德安县| 襄樊市| 桓台县| 温泉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