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改會
讀者·編者
關于嬰幼兒藥物過敏那些事
盧改會1,2
作者單位:1.830054 新疆 烏魯木齊,新疆醫(yī)科大學;2.新疆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工作中我們會經常聽到“嬰幼兒注射青霉素不用做皮試,因為小孩不會對青霉素過敏”。但不做皮試的具體年齡界限不清楚,關于這一原因的解釋也沒有統(tǒng)一定論。一些年輕醫(yī)生往往以該理論為依據(jù)舉一反三,推測出嬰幼兒不會對所有藥物過敏的結論,致使小兒藥疹的漏診。但這個說法合理嗎?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咨詢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皮膚科、新疆醫(yī)科大學普雄明教授。普教授指出,趙辨等主編的《臨床皮膚病學》中寫道,藥疹的發(fā)病機制有免疫學機制和非免疫學機制。其中,免疫學機制是指,藥物本身或藥物及其代謝產物與體內大分子物質結合后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機體產生變態(tài)反應,四型變態(tài)反應均可參與。而藥疹的非免疫學發(fā)病機制是指,藥 疹的發(fā)生與藥物的積聚或過量、藥物直接激活肥大細胞、補體等有關,與藥物的副作用及菌群失調等也有一定的關系。普教授還指出,藥物的過敏反應分誘導期和激活期兩個階段,機體第一次接觸藥物后,藥物本身或與體內大分子物質結合后形成完全抗原,激活T淋巴細胞或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即機體的致敏階段;當機體再次接觸該藥物時仍需先形成完全抗原,再與致敏的T淋巴細胞或相應抗體反應,致明顯的炎癥反應。胎兒在母體內已經接觸過青霉素,已成為青霉素致敏體質,所以,嚴格意義上講,嬰幼兒注射青霉素前需要做皮試。
秋冬季是幼兒呼吸道及胃腸道疾病高發(fā)季節(jié),發(fā)熱是常見伴隨癥狀,布洛芬等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自然是幼兒的必備藥,但解熱鎮(zhèn)痛類藥易引起藥疹,以蕁麻疹型藥疹為主。嬰幼兒母親往往對嬰幼兒皮疹甚是驚慌,常理解為出疹子,可能要隔離,因此四處求醫(yī)。加之非皮膚科??漆t(yī)生往往缺乏對藥疹的足夠認識,常造成藥疹的漏診。普教授指出,蕁麻疹型藥疹可以由藥物變態(tài)反應引起,也可能是藥物的非變態(tài)反應引起,可以在嬰幼兒第一次使用該藥物時引起,也可以在第二次或多次使用該藥物時引起。秋冬季節(jié)嬰幼兒蕁麻疹多為藥疹,接診醫(yī)生應向家長詳細詢問患兒的病史及用藥史,并告知家長,藥疹一般為一過性的,停用致敏藥物后多無復發(fā),減輕患兒家長心理壓力,避免過度醫(yī)療。
致作者
近期,有較多作者向本刊編輯部反映,有其他個人、部門假冒本刊名義接收稿件、高價收取費用,給作者帶來較大困擾,甚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本刊形象和聲譽。為防止廣大作者上當受騙,現(xiàn)特對本刊稿件處理等情況向廣大作者作如下說明!
投稿方式:本刊開通網站投稿,網址:http://xcys.cmu.edu.cn/,官方唯一接受稿件咨詢郵箱為zgsyxcyszz@sina.com。
收費方式:本刊不收取審稿費,因此,在投稿時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只有當稿件被本刊錄用時才會向作者發(fā)送稿件錄用及版面費收取相關事宜。并且,本刊只接受郵局按地址和收款人匯款,不接受賬號和個人匯款。地址:沈陽市沈北新區(qū)蒲河路77號(中國醫(yī)科大學院內)。郵編:110122。收款人:《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編輯部。電話:024-31939579。
最后,希望廣大作者提高警惕,仔細甄別投稿方式、匯款地址和收款人名稱,避免上當受騙!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