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虹宇
(遼寧省核工業(yè)總醫(yī)院超聲科,遼寧 興城 125100)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聲診斷效果評價
楊虹宇
(遼寧省核工業(yè)總醫(yī)院超聲科,遼寧 興城 125100)
目的本文就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聲診斷效果進行對比與探究。方法選擇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聲診斷,其后與最終臨床診斷結果進行比較,總結所得結果。結果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行超聲診斷后,檢出率為95%,其主要損傷部位為主動脈瓣,病變部位多發(fā)于心瓣葉基底部。結論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行超聲診斷后,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同時操作較為簡單,可以在臨床上更進一步的應用并實踐。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超聲診斷;效果分析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主要誘發(fā)因素與結締組織出現(xiàn)退行性變化、瓣膜狹窄存在相關性[1]。由于該疾病會涉及患者的冠狀動脈、主動脈以及左心房,在一定程度上使心房顫動和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得以提高,嚴重的患者會出現(xiàn)心衰,從而對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對臨床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為探討超聲診斷的價值,選擇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40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其后將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從而為臨床疾病的治療提供重要依據(jù)。
1.1 資料分析:選擇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40例作為本次研究活動的調查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后均被證實為退行性心瓣膜病[2]。本組4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56歲,中位年齡為(66.4±5.2)歲。4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痛、頭痛以及胸悶等癥狀。其中60歲以上的患者為20例,60歲以下的患者為20例。
納入標準:若患者的心臟瓣膜厚度高于3.0 mm,且出現(xiàn)斑片狀和點狀陰影,回聲較強,符合上述標準均納入本次實驗。
排除標準:將患有先天性心瓣膜病的患者予以排除,將風濕性心瓣膜病的患者予以排除,將有風濕病史的患者予以排除,將患有肝腎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將心肺功能出現(xiàn)障礙的患者予以排除,由多種因素誘發(fā)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本組40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聲診斷,使用儀器為彩色多普勒超聲,型號為PhilipsHD11,其后設置探頭頻率參數(shù),即2.5 MHz。選擇患者的平臥位,同時也可選擇患者的左側臥位,在各個角度對其心瓣膜病的結構進行觀察,如二尖瓣、主動脈瓣以及肺動脈瓣,其后對患者的主動脈內徑和左房右室進行檢查,結合影像對其檢查結果進行總結,并對該疾病進行進一步判斷。
1.3 觀察指標:將本次超聲診斷的結果與最終臨床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對本組患者的心臟瓣膜分布進行分析和探討,年齡以60歲分界限,主要分布包括:AV、mV以及mV+AV。其后對本組患者的心臟瓣膜病變部位進行觀察,最后將其結果進行對比和統(tǒng)計。
1.4 統(tǒng)計學計數(shù)整理:本組實驗所涉及的數(shù)據(jù)均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整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顯著。
2.1 結果分析:本組40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行超聲診斷后,38例患者被檢出,檢出率為95.0%(38/40),由此可知,超聲診斷結果較比最終臨床診斷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P>0.05。
2.2 瓣膜分布情況:本組所有患者行超聲檢查后可知,主要病變分布在主動脈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分布較少。年齡以60歲進行分界,低于60歲的老年患者(n=20),病變瓣膜分布在AV上的患者有10例(50%),病變瓣膜分布在mV上的患者有7例(35%),病變瓣膜分布在mV+AV上的患者有3例(15%);高于60歲的老年患者(n=20),病變瓣膜分布在AV上的患者有15例(75%),病變瓣膜分布在mV上的患者有4例(20%),病變瓣膜分布在mV+AV上的患者有1例(5%);組間由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可知,差異明顯。
2.3 病變瓣膜所在部位:本組所有患者行超聲檢查后可知,病變瓣膜多發(fā)于心瓣葉基底部。年齡分界同2.2,低于60歲的老年患者(n=20),病變部位在心瓣葉基底部的患者為12例(60%),上瓣葉患者6例(30%),瓣葉粘連鈣化患者2例(10%),高于60歲的老年患者(n=20),病變部位在心瓣葉基底部的患者為15例(75%),上瓣葉患者2例(10%),瓣葉粘連鈣化患者3例(15%),統(tǒng)計學分析不同年齡段的病變瓣膜所在部位,差異不具有顯著性。
據(jù)有關資料表明[3-4],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發(fā)病率與患者年齡存在相關性,也就是說患者的年齡越大,該疾病的發(fā)病率越高。與此同時,該疾病的主要病理體征包括:脂質沉積、纖維化以及瓣膜鈣化等[5]。由于該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具有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為臨床診斷和鑒別增加了難度,尤其是與心血管疾病難于區(qū)分,具有較高的誤診率[6]。據(jù)有關學者研究后指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主要診斷依據(jù)為超聲,其主要原因包括:由于多普勒超聲可以清晰的呈現(xiàn)其形態(tài),其關閉和開放狀態(tài)可以得到進一步明確,從而與心血管疾病進行區(qū)分[7]。結合本次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組40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行超聲診斷,其檢出率高達95%,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超聲結果與最終臨床診斷結果,差異并無顯著性。這一研究充分表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行超聲診斷的可行性與準確性,該結果與文獻報道雷同。
若患者心臟瓣膜發(fā)生病變,其主要臨床特征以血流異常為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功能病變的發(fā)生概率,嚴重者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器質性心臟病變。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心臟瓣膜的主要病變部位為主動脈瓣,且不同年齡段的病變分布情況均存在明顯差異。除此之外,本組患者行超聲診斷后發(fā)現(xiàn),心臟瓣膜的多發(fā)于心瓣葉基底部,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不同年齡段的患者,病變部位無明顯差異。由上述結果可以總結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行超聲診斷后,損傷瓣膜和病變部位可以充分體現(xiàn)。因此,該檢查手段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且在基層醫(yī)院中較為適用。綜上進行總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行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檢出率,且安全性較高,操作便捷,可以在臨床上更進一步的應用并推廣。
[1] 李素梅,寧彬,李廣霞,等.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聲診斷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2,14(2):83-84.
[2] 劉予.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超聲診斷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4):66-67.
[3] 孫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聲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2,22(4):332.
[4] 劉加立,蔣世良,鄭宏,等.心瓣膜病患者頸動脈狹窄的發(fā)病情況評估[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3,19(1):52-54.
[5] 葛桂霞,宋宴鵬,唐興武,等.超聲診斷成人先天性雙孔二尖瓣畸形1例[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1,22(5):375-376.
[6] 伍志敏.超聲診斷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變的特點及意義[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1,20(2):74-75.
[7] 張?zhí)m莉,鄭廣,姜敏,等.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超聲心動圖的診斷[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0):2480-2482.
R542.5
:B
:1671-8194(2017)21-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