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拓展和能力的培養(yǎng),更應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最終提高英語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一、改進教學方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有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才能抓住學生,帶領他們?nèi)ヌ剿髦R,感受英語的魅力。筆者針對班上學生的具體學情,改進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時,通過視覺,人對知識的吸收率為83%;而依靠聽覺,吸收率僅為11%??梢姡曈X形象的影響遠勝于聽覺感知。筆者利用多媒體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把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shù)應用于教學之中。如在高二Unit 5 Travelling課文里,教材只給學生呈現(xiàn)了幾張旅游圖片。要想讓學生深入感受國內(nèi)外旅游地的特色,單靠這幾張圖是肯定不夠的。這時,筆者給學生放映了四部影片中旅游勝地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了全新的享受,對本單元的學習自然也有了更大的興趣和更強烈的好奇感。筆者平時還利用英文歌曲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享受到學英語、說英語、唱英語的樂趣。筆者鼓勵學生尋找喜歡的歌曲并擔任“小老師”,教學生們唱英文歌。筆者發(fā)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受歡迎,孩子們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很多以前對英語課有恐懼感的學生,變得非常期待英語課的到來,筆者也成了最受歡迎的教師。
二、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
每個學生都渴望獲得成功,所以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充分保護學生這種內(nèi)在的成功欲望,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給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是課堂焦慮感較強或是英語較弱的學生。
學生小麗來自農(nóng)村,英語一直是她最頭疼的科目。在和筆者進行交談中,她提到最害怕的就是記單詞,最不喜歡的課堂環(huán)節(jié)就是聽寫單詞。每次聽寫單詞,她都會緊張。為了給這樣焦慮感強的學生營造一個較為輕松的聽寫環(huán)境,筆者設計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單詞聽寫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小強到黑板上演示聽寫單詞,讓小麗作為批改者參與到這個環(huán)節(jié)。這一設計大大減輕了小麗的焦慮感,她變得輕松起來,快速地找到了小強聽寫中的錯誤,并糾正過來。筆者利用這個機會在班上表揚了她,她大受鼓舞,在之后的聽寫練習中由被動者漸漸變?yōu)榱酥鲃訁⑴c者。
筆者深刻認識到,要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教師需要照顧學生心理,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斷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鼓勵他們培養(yǎng)信心,戰(zhàn)勝自我。
三、豐富評價方式
筆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課堂評價方式的單一性和負面性會讓學生變得被動,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帶來諸多消極影響。為此,英語教師必須豐富評價方式,要意識到英語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要使學生通過評價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形成主人翁意識。
比如,在一次課堂討論時,筆者要求學生歸納文章的主旨大意,連續(xù)點了好幾個學生,他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筆者鼓勵他們,不管怎樣也要開口。最后,只要是回答問題了的,筆者都會盡力找他們的優(yōu)點,用不同的方式表揚他們。于是,其他學生慢慢地開始踴躍起來,這個問題被大家一起探討得非常清晰。教師要使評價成為學生的“加油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汲取力量、增強信心,帶著愉悅的心情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
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襄陽市襄陽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