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舉震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鍛煉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教學目標的必修課程。體育與健康課程不僅是要求學生從事身體的鍛煉,增強體質,它將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那么如何更好的實施新課程呢?這需要有更好的教學模式,以快樂體育、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教學。
一、快樂體育課程的認識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充分體現(xiàn)了體育新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強調要將學生的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
2、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說明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都要圍繞學生的運動興趣。因為只有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
3、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它充分體現(xiàn)主體性教育思想,從多方面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其具有主動學習和主動創(chuàng)造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依據(jù),構建學生主體地位,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這既是實施素質教育要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必需條件。
4、關注個體差異,確保每個學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根據(jù)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這樣可以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學生如果不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常常遭遇學習的失敗,他們就不可能喜歡體育課,也就不會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來。
二、快樂體育具體的教學
教學方式,采取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根據(jù)學生體育基礎的不同,制定可供學生選擇的學習目標,使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獲,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享受平等的體育教育。注重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在其中只是創(chuàng)造條件,指導幫助,使學生主體參與教學,參與管理,參與評價。為學生營造和諧、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體現(xiàn)“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夠把健康與生存、學習、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學會健身。學會創(chuàng)造,從而達成育體、育心、育人,身心和諧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1、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在教學中應安排一些選擇性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內(nèi)容、練習形式、獨立地進行練習。選擇性學習活動使不同身體條件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起點和發(fā)展的空間。例如,進行投擲教學,常見的練習形式是學生分成兩隊,面對面投擲,這樣的練習學生很快就會感到疲勞。我的教學采用選擇性的練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選擇練習的器材和場地,體力強,力量大的學生,可選擇實心球,在一號場地上練習;體力弱,力量小的學生,可選擇沙包、壘球等,在二號場地上練習;喜歡投準的學生可選擇籃球在三號場地上練習。整個練習過程,學生都可以自由變換練習器材和場地,也可以自由組合練習的伙伴。選擇性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時空,學生每變換一種器材,每更替一次場地,都會有新鮮的感覺,都會產(chǎn)生新的興趣和一種自主支配學習的激情,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使學生學會選擇,形成個性,體驗成長的快樂。
2、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從學習環(huán)境中得到體驗,環(huán)境是教學中學生獲得體驗的載體。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情感是從他接觸的周圍環(huán)境中得到的。體育教學中的學習環(huán)境有兩類:一類是顯性的學習環(huán)境,另一類是隱性的學習環(huán)境。顯性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場地、器材、教具、學具的布置、安放和使用,以及教學過程的實物情景等;隱性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以及教學中的模擬情景等。網(wǎng)絡是學生的喜愛。那么,我的快樂體育教學也運用網(wǎng)絡。學生的愛好,就是玩QQ,玩游戲。我以七年級的立定跳遠教學為例,講述在教學中運用QQ游戲搶車位。我的場地布置模仿QQ游戲搶車位,畫了四個長方形,分別男女各二個場地。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看誰跳得最遠,那車位就是他的。既能挑戰(zhàn)自我,又提高了立定跳遠的成績,學生又能在快樂中去學習,去體驗成功。學生好動,愛表現(xiàn)、善于模仿。喜歡在故事情景中游戲玩耍。他們的學習環(huán)境往往需要把顯性環(huán)境和隱性環(huán)境有機結合組成具有情節(jié)的故事和具有主題的學習情景,使他們身處生動活潑的情景之中鍛煉身體學習動作,體驗學習的快樂。
3、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以往,人們常常認為,體育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獲得運動知識和技能以及增強體質方面。而新的課程除重視這些方面外,還十分重視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強調在經(jīng)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和信心。例如:八年級的籃球(投籃)教學,首先在二個籃球場分別畫上不同位置的十個圈,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合適的位置,讓他們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然后變換不同的位置,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這些困難讓他們自己去想辦法解決。當把困難解決后學生的興趣會更濃,又能提高了學生的投籃的準確性。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學習本身給學生造成的問題,例如身體鍛煉過程中的體力問題,學習動作過程中的方法問題;也有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帶來的問題,例如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個人與群體的協(xié)調問題,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之間發(fā)生沖突等問題。教師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靈活多樣。因此,課堂教學應積極采用探究式學習、研究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使學生一上課就感到生動有趣、形式新穎、情景交融,整個學習過程處于“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的氛圍之中。通過課程改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圍繞“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