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美
自美國佛羅里達(dá)州圣喬港到圣馬克斯燈塔的這一段蜿蜒海濱公路,短短六公里,擁有佛州最迷人的沙灘、燈塔、州立公園等,老少咸宜,是冬天最棒的景點之一。
圣約瑟夫半島州立公園名稱很長,我把它簡稱為圣島公園,就在圣喬港旁邊,可玩的東西可多了!它有原始叢林,可以賞鳥;有花木扶疏的庭園涼亭,供全家人野餐;有游樂場讓孩童戲耍;有綿延的海灘,可以翻潮弄浪尋覓貝殼,有不少營地,還有幾條健行步道等。
先開車熟悉一下環(huán)境,蔚藍(lán)的海環(huán)抱海岸,它整年開放,很長的佛州“名產(chǎn)”白沙灘,一不小心就“撞入”眼簾。啊!陽光沙灘大水鳥,還有那……怎么我好像回到那首《外婆的澎湖灣》了?那份自然美及打從心深處透來的熟悉感,讓人隨著柔和的海風(fēng),迫不及待地沖入它的懷抱里。白白的沙灘,前仆后繼輕涌而來的藍(lán)波,唯我們夫婦與海鳥共享,先生早已卷起褲管脫下鞋襪,尋尋覓覓如癡如狂地找他的貝殼,不一會兒就見他大叫大喊笑開了懷,兩手舉起展示他的戰(zhàn)利品。他撿貝殼我照鳥,銀發(fā)族老玩童各有所好呢。
輕舟漫游鳥翔飛
兩年前去玩這個狹長的圣島公園時,還有個目的:想爬圣布拉斯燈塔,大群海鳥這一邊沒有燈塔的蹤影,開車往另一邊好像原始叢林比較多的地方跑,海邊白沙灘上少了大群海鳥,多了些枯木堆,好不容易碰到一位仁兄,問到燈塔的位置:原來要沿著沙灘跨過幾堆枯木,往那看似無路的迷蹤叢林再拐幾個彎,向前去……哇!沒指標(biāo)的路,還要左彎右拐,我一聽頭都大了。還是先及時行樂,把兩根枯木當(dāng)作平衡桿,在上面玩推人,兩個人玩了個不亦樂乎后,攜手走沙灘,見到更大一堆、難度更高的枯木橫攤直豎在沙灘上,手腳并用,又攀又爬之后,遠(yuǎn)遠(yuǎn)看到高高燈塔的上半身躲在叢林后,這下子終于找到啦!可惜鐵絲網(wǎng)環(huán)繞,還有鐵將軍把門,網(wǎng)邊插個大牌子:歷史性建筑物正在整修中。最終還是只能遠(yuǎn)觀不可近看,沒機(jī)會登塔參觀。當(dāng)時真是很失望,不過這燈塔很迷人,旁邊管理員的房舍也很古典,加上這段風(fēng)景秀麗的海濱、林木、白沙灘與枯木,讓我們玩了兩個多小時,享受一頓在溫煦冬陽下的沙灘午餐,舒服又寫意。目前燈塔搬遷到附近圣喬港的海邊,連同原來管理員居住的房子及辦公室,都保留了原來古色古香的風(fēng)格,每星期四到星期日下午開放參觀。
佛州海岸線綿延幾千里,長橋一座又一座。連接圣喬治島和內(nèi)陸的一座“曲線玲瓏”的大橋,值得一提。車開在它上面,但見兩邊蔚藍(lán)的海天,一望無際,橋身有點兒高低起伏,前面的路就忽隱忽現(xiàn),讓人禁不住伸長了脖子,想看看橋的盡頭是個什么樣。五分鐘后,高高的燈塔身影迎面而來,忍不住讓我這燈塔迷開心地大叫大嚷了。小島當(dāng)然還有沙灘、海濱、陽光、公園等,足足可以讓人整天徘徊流連樂而忘返。
如果說圓噸噸白胖胖的圣喬治燈塔,像一位溫厚莊重的紳士,那么以鐵架支撐位在卡拉貝拉小鎮(zhèn)的庫克河燈塔就是風(fēng)骨嶙峋的斗士了。它的特色是塔的上半身漆成紅色,下半身漆成白色,中間一小圓柱,柱頂上擺放指引燈,外圍以鍛鐵當(dāng)骨架。當(dāng)?shù)胤ツ緲I(yè)一度非常興盛,所以在小鎮(zhèn)旁建燈塔,為運木材的船及漁人導(dǎo)航。燈塔曾一度因年老失修而停止使用,后因當(dāng)?shù)厝耸康呐幦?,換上新的導(dǎo)航燈,而再度發(fā)揮夜間指引船只的功能。目前星期六星期日兩天下午1至4點開放,讓民眾參觀攀登。
尋寶樂園白沙灘
天快黑時,旅程還有一個圣馬克斯燈塔沒走完,因為幾乎是順路,我們抱著就去外面瞄一眼的心態(tài),夕陽余暉中,真的只看一眼燈塔就往沙灘尋寶了!很意外地發(fā)現(xiàn)竟然還有一對老美夫婦和我們一樣是燈塔沙灘迷,也是只為“看一眼燈塔”而來。結(jié)果四個人分成兩對,先生們海灘尋寶,太太們就著海濱的植物聊天,夜幕深沉才分手。雖然摸黑尋找旅館很辛苦,但是想到人生相聚的短暫緣分,能留下一份溫馨的回憶共享,也就值得了。(摘自美國世界新聞網(wǎng))(編輯/李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