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旭東, 張苗苗
(蘭州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榜樣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
狄旭東, 張苗苗
(蘭州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目前, 高校中的榜樣教育方法較為傳統(tǒng)和落后, 與當前新媒體環(huán)境的融合度不高, 缺乏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 由于信息獲取渠道的增多, 傳統(tǒng)的高校榜樣教育方法已經不再適用, 需要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才能夠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尋找到更加適合的高校榜樣教育方法, 以此對高校學生形成一個更好的指引和教育。 本文首先對榜樣教育方法的概念和特點進行概述, 然后深入分析了當前高校榜樣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最后結合當前新媒體環(huán)境, 提出一系列高校榜樣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策。
新媒體; 高校; 榜樣教育方法
新媒體是一種環(huán)境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是繼廣播、 報刊、 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后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以數字媒體為主的新媒體, “第五媒體”是我們常見的對新媒體的稱呼方式。[1]隨著全球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就當前新媒體的發(fā)展來看, 新媒體對社會政治、 經濟、 文化的影響范圍將逐步擴大, 影響程度也會不斷加深。 因此, 新媒體時代必然會對高校學生的榜樣教育方法帶來全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 能夠有效解決傳統(tǒng)媒體下高校榜樣教育方法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促使高校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1.1 榜樣教育法的概念
榜樣教育簡單來說就是讓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以榜樣為目標, 通過榜樣教育法的引導, 促使學生在內心深處對榜樣形象認同, 然后通過努力向榜樣看齊。 榜樣教育法就是通過樹立文學或現實當中一些積極、 正面的榜樣形象, 讓其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和行為成為高校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使之形成一種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從根本上來看, 榜樣教育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有效規(guī)范高校學生的行為和生活作風, 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1.2 榜樣教育法的特點
1.2.1 示范性
所謂榜樣就是其身上有諸多優(yōu)點和品質可供高校學生學習, 因此, 榜樣教育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十分明顯的示范性。 由于高校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較多的困難和挫折, 常常讓他們產生迷茫和無助的情緒, 但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 都希望學生和孩子能夠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就需要有一種正確的力量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引導和指向。 榜樣形象的示范性能夠促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 通過不斷向榜樣形象的學習, 從而形成自身的優(yōu)秀品質和正確的人生觀、 價值觀, 這種榜樣教育方法能夠促使學生健康成長。[2]
1.2.2 生動性
學生對于抽象事物的認知程度相比于形象事物要低, 因此他們對于形象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就相對較高。 榜樣教育法的主要特點是生動性, 這種生動性是建立在一個現實形象的基礎上進行的。[3]通過樹立一個形象的榜樣, 直觀地將榜樣形象的優(yōu)秀品質表現出來, 讓高校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通過具體事例進行表示, 這種直觀的形象更易于高校學生的接受。 另外, 榜樣教育的方法相對比較多, 通過榜樣形象對高校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2.3 激勵性
榜樣教育方法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通過榜樣形象傳遞給高校學生一種健康向上的積極能量和價值取向, 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同時, 在榜樣形象的影響下, 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面對困難、 解決困難。 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 高校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后其價值取向并不成熟, 與榜樣形象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 榜樣教育方法的激勵性就是讓高校學生自主地將自身實際情況與榜樣的優(yōu)秀品質進行對比, 從而產生自我完善和提高的動力, 促使高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4]
2.1 榜樣形象在宣傳過程中較為分散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和進步, 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和方式逐漸增多, 更多的媒體將目前獲取信息的方式稱為“讀圖方式”, 也有稱之為“全媒體時代”。 在這種環(huán)境背景下, 大部分的高校學生更加傾向于通過新媒體方式獲取信息、 了解信息, 極少有高校學生會通過書籍、 報刊的形式獲取信息。 但新媒體對信息傳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就是信息具有分散性, 榜樣形象在經過新媒體的編輯后, 其內容必定會發(fā)生一定的改變, 這主要是由于新媒體在信息的編輯過程中其重點并不是保證榜樣形象內容的完整性, 而是根據榜樣形象發(fā)生的一件有意義的事進行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 由此, 高校學生在獲取、 閱讀信息時, 由于這種被肢解的信息所具有的片面性, 部分高校學生對榜樣形象會產生一定的誤判, 導致榜樣形象所起到的作用被弱化。
2.2 榜樣形象的選擇較為隨意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 高校學生在信息洪流的沖擊下, 其榜樣形象的數量也大量增加。 從傳統(tǒng)的英雄人物、 政治領袖, 到現在的明星、 偶像、 網紅, 只要是在某一個方面有著突出優(yōu)點和才能, 甚至僅僅是事業(yè)成功的人, 都能夠成為高校學生的榜樣形象。[5]這種現狀對傳統(tǒng)的榜樣教育帶來較大的沖擊, 高校學生在選擇榜樣形象時并沒有將榜樣形象的道德、 人格、 品質、 政治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這就使得榜樣形象的選擇較為隨意, 甚至會使榜樣形象變得具有較強的功利性。 當前時代背景下, 有很多明星偶像在經紀公司的包裝下, 形象鮮靚、 時代感較強, 深受高校學生的崇拜和追捧, 這些年輕偶像使得傳統(tǒng)的榜樣形象退出高校學生的視野, 給高校榜樣教育帶來十分嚴重的問題和挑戰(zhàn)。
2.3 榜樣教育的難度相對較大
在新媒體環(huán)境背景下, 網絡逐漸成為高校學生生活的重點, 越來越多的學生離不開網絡所帶來的便利, 與此同時, 網絡的快速發(fā)展也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價值觀, 諸如微博、 天涯、 論壇等都是各種各樣價值觀念的集中地, 也是輿論的衍生地, 這其中有傳統(tǒng)的價值觀, 也有多元性的價值觀, 不同的價值觀都會對高校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造成較大的沖擊, 同時, 也對榜樣教育帶來了較大的沖擊。[6]網絡中負面信息和能量大多以匿名的方式存在, 這種負面的信息不利于榜樣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榜樣教育的難度。
3.1 建設網絡平臺
榜樣教育的主體并不單單是教師, 學校領導、 學校部門、 社會以及學生家長都是高校學生榜樣教育的主體。 因此, 應通過網絡平臺加強高校學生教育主體之間的聯(lián)動性, 從而有效地實現高校榜樣教育資源更好地分享。 同時, 教育主體應多舉辦關于榜樣教育活動的相關經驗交流, 為高校學生培養(yǎng)一種濃厚的榜樣形象的學習氛圍, 從而有效提高高校學生對榜樣形象的接受程度, 也可以通過對榜樣教育效果的反饋, 讓各個教育主體充分了解高校學生對榜樣形象的實際理解程度。 將網絡平臺作為榜樣教育的聯(lián)動平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網絡平臺具有信息傳遞速度快、 容量大、 覆蓋面廣的特點。 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 高校學生對榜樣形象的了解大多是通過網絡, 占總比重的63%左右, 由此說明網絡平臺是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榜樣形象的了解和學習, 其有效性將會得到明顯提高。[7]在通過網絡平臺加強榜樣教育主體的聯(lián)動時, 教育者首先需要建立一個關于榜樣形象和教育的數據資料庫, 確保榜樣資源能夠共享, 方便高校學生隨時隨地獲取榜樣形象的相關信息和經歷; 其次, 建立一個關于榜樣教育的聯(lián)盟或俱樂部, 可通過建立QQ群、 微信群的方式, 讓更多的學生進行榜樣教育和學習經驗的交流, 使其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感悟和體會, 有利于高校學生更好地落實榜樣教育的內容; 最后, 可通過開展講座的方式讓榜樣形象親臨高校, 高校學生在親眼見到榜樣的光輝形象, 親耳聽到榜樣形象的鼓勵性教育時, 會充分提高其對榜樣教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開展個人媒體
高校學生的榜樣形象通常是一個公開的形象, 高校往往缺乏在私人渠道方面的榜樣教育。 因此,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校榜樣教育中, 可通過開展個人媒體的方式, 不斷拓寬高校學生在進行榜樣教育過程中的私人學習方式, 一般來說微博、 微信、 QQ、 電子郵件等均有發(fā)送私人消息的功能, 通過這種個人媒體所具有的功能, 對高校學生進行榜樣教育, 對于促使榜樣教育傳播和教育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8]另外, 在開展個人媒體對高校學生進行榜樣教育的過程中, 高校學生可以通過注冊微博賬號、 QQ賬號、 微信賬號和電子郵箱的方式, 與教育者有效地加強聯(lián)系。 同時, 榜樣教育工作者也應該積極地參與到論壇和話題的討論當中, 對高校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避免網絡論壇當中負面價值觀念影響到高校學生對榜樣形象的學習, 也可向高校學生發(fā)送關于榜樣形象的信息, 讓高校學生及時有效地了解到榜樣形象的正確思想觀念、 道德品質, 從而在生活和學習中自主地學習榜樣形象的優(yōu)秀品質, 這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能夠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最后榜樣教育者也可通過提高榜樣形象的關注度, 在媒體的影響下形成一個良好的榜樣教育和學習氛圍, 促使高校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并將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 成為一個擁有良好價值取向的人。
3.3 形成公共榜樣教育
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榜樣教育的過程中, 最為關鍵的就是教育環(huán)境, 一個良好的榜樣教育環(huán)境能夠極大地提高高校學生對榜樣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根據相關研究了解到, 在高校中文化環(huán)境、 教育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都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見, 高校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的學習環(huán)境至關重要。[8]公共場所就是一個輿論場所, 這是一種隱性的環(huán)境, 如果在公共場所當中可以形成一種特定的榜樣形象的相關話題讓高校學生進行互相討論, 諸如微博、 微信、 QQ、 論壇等公共社交平臺所獨有的強大的輿論功能, 就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榜樣學習環(huán)境, 對于激發(fā)高校學生學習榜樣優(yōu)良品質和思想道德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和意義。 另外, 在公共場所中, 為了不斷提高高校學生在榜樣教育活動中的動力, 可通過讓高校學生關注公眾號、 頭條文章、 校內網的方式, 使教育者充分了解高校學生的實際想法, 通過在論壇當中發(fā)表關于榜樣形象和榜樣教育的話題供學生進行討論, 能夠在形成一個濃厚的榜樣形象學習氛圍的過程中, 讓榜樣形象教育方法更好地融入到新媒體的環(huán)境當中。 最后, 教育者可發(fā)揮微信、 QQ的個人主動性, 讓榜樣形象的優(yōu)秀品質、 先進事例、 良好道德在高校學生當中廣為傳播, 真正意義上形成一種公共榜樣教育。
3.4 充分利用數字媒體
數字媒體在當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應用十分普遍, 高校學生大多是通過數字媒體進行信息獲取的, 一般來說數字媒體主要包含有視頻、 圖片、 動畫等多種方式, 這種新媒體方式能夠更加清晰、 直觀地向高校學生展現榜樣形象的全面性。 一方面, 充分利用數字媒體能夠提高高校學生對榜樣教育學習的興趣, 這種生貌兼?zhèn)涞陌駱咏逃椒ㄔ跀底置襟w當中更易于表達; 另一方面, 在數字媒體的輔助作用下, 榜樣教育的內容不僅更加豐富多彩, 其所包含的內涵也不斷加深, 不僅能夠更加貼近高校學生的實際生活, 也能夠直觀地表現出榜樣形象的優(yōu)良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 更容易被廣大高校學生所理解和接受。 數字媒體所具有的豐富表現形式和資源, 在高校學生榜樣教育學習方面帶來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促使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9]
綜上所述, 新媒體對傳統(tǒng)的榜樣教育方法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促使傳統(tǒng)榜樣教育方法進行改善和創(chuàng)新。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校榜樣教育方法, 能夠充分提高高校學生面臨困難、 挑戰(zhàn)困難的信心, 促使高校榜樣教育方法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對高校學生的引導、 教育的積極影響, 促使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使其受益終生。
[1]王蘇琪.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5, 28(5): 97-98.
[2]王甲旬, 李祖超. 運用新媒體實現青少年榜樣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探索[J]. 教學與管理, 2015(36): 69-72.
[3]馮玉華. 淺析新媒體時代青少年偶像崇拜對學校榜樣教育的啟示[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 29(15): 113-114.
[4]馮玉華, 唐漢衛(wèi). 新媒體時代學校榜樣教育有效性的弱化及對策[J]. 當代教育科學, 2016(11): 22-25.
[5]張海霞.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榜樣教育機制探析[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 36(2): 5-8.
[6]于維.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J]. 長江叢刊, 2016, 29(5): 136.
[7]劉鑫, 韓巍巖, 杜薇, 等.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J]. 企業(yè)導報, 2014(13): 162-163.
[8]高芳放. 隱性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J]. 南都學壇: 南陽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2016, 36(5): 97-100.
[9]李進.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把關行為研究[D]. 長春: 長春師范學院, 2011.
The Innovation of Fine-Example Education Measures in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DI Xudong, ZHANG Miaomiao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asures of fine-example in colleges have far lagged behi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lacking of innovativeness and integrity into the new media. Due to the increase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asures of fine-examples should be transformed to on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new media, so as to better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ly outlin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measures of fine-example, then deep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educational measures of college fine-example, and finally, brings forward a series of innovation measures of college fine-examples under the new media background.
new 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measures of fine-example
1673-1646(2017)03-0049-04
2017-02-12
2015年度甘肅省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研究(2015B-038);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實踐與創(chuàng)新研究(GS[2014]GHB0332);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 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實踐與創(chuàng)新研究(14BKS108)
狄旭東(1993-), 男, 碩士生, 從事專業(yè):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D648.3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