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琦,耿英豪
(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河南 洛陽471003)
腹股溝皮瓣移植術在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中的應用效果
單 琦,耿英豪
(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yī)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河南 洛陽471003)
目的研究腹股溝皮瓣移植術在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上肢深度燒傷患者作為樣本,以42例為一組,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兩個組別。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試驗組患者行腹股溝皮瓣移植術。觀察兩組患者皮瓣斷蒂時間、神經(jīng)功能燒傷缺損評分與臨床療效。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結(jié)果:試驗組患者術后皮瓣斷蒂時間(21.96±3.20)d、上肢肌張力評分(1.15±0.03),手部肌張力評分(1.44±0.06),治療有效率97.62%,與對照組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結(jié)論腹股溝皮瓣移植術可有效縮短患者皮瓣斷蒂時間,改善上肢肌張力與手部肌張力,提高治療有效率,應將其用于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中,使患者上肢功能盡快恢復,減輕燒傷對患者形象的影響。
腹股溝皮瓣移植術;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
上肢深度燒傷對患者工作與生活影響嚴重,如不及時治療,嚴重甚至需要截肢才[1]。常規(guī)上肢深度燒傷治療后,易遺留疤痕,影響患者形象及心理與生活狀態(tài)[2]。有資料顯示,腹股溝皮瓣移植術在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中應用效果較好[3]。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上肢深度燒傷患者作為樣本,對腹股溝皮瓣移植術的創(chuàng)面整形效果進行了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4例上肢深度燒傷患者作為樣本,以42例為一組,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兩個組別,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下:性別:試驗組患者男性11例,女性31例;對照組患者男性13例,女性29例。年齡:試驗組患者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65.01±15.45)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64.97±12.21)歲。燒傷原因:試驗組患者熱壓傷16例,燒傷22例,爆炸傷4例;對照組患者熱壓傷15例,燒傷24例,爆炸傷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燒傷原因方面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熱液、火焰、蒸汽、熱力等上肢深度燒傷;(2)燒傷程度Ⅱ度及以上;(3)患者除燒傷外,無其他系統(tǒng)重大疾??;(4)患者自愿參與研究。
1.2.2 排除標準:(1)除燒傷外,合并其他系統(tǒng)重大疾病者排除;(2)精神類疾病患者排除;(3)依從性差,無法配合研究者排除。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試驗組患者行腹股溝皮瓣移植術:(1)早期清創(chuàng)。(2)局部麻醉,徹底清創(chuàng),修復損傷,如合并骨折,則聯(lián)合骨折固定治療。(3)視患者燒傷程度,設計皮瓣面積。(4)切開腹股溝皮膚,分離,完成皮瓣切取。(5)縫合。(6)抗生素防感染(1周)。(7)口服彌可保,修復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皮瓣斷蒂時間。觀察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燒傷缺損評分情況,包括上肢肌張力與手部肌張力兩項指標,評分越小,恢復情況越好。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1.5 療效判定依據(jù)
根據(jù)患者移植皮瓣成活情況、外形情況、肢體功能屈伸幅度情況,判定治療效果,分顯效、有效、無效三項指標。顯效: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良好、肢體功能屈伸幅度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移植皮瓣大部分成活、外形較良好、肢體功能屈伸幅度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患者移植皮瓣未成活、外形不滿意、肢體功能屈伸幅度與正常情況對比差距較大。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 18.0處理數(shù)據(jù),以P<0.05為準,認為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患者皮瓣斷蒂時間
觀察兩組患者皮瓣斷蒂時間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皮瓣斷蒂時間(21.96±3.20)d,對照組患者皮瓣斷蒂時間(29.74±3.41)d。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患者皮瓣斷蒂時間更短,恢復更快。
2.2 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燒傷缺損評分
觀察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燒傷缺損評分情況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上肢肌張力評分(1.15±0.03),手部肌張力評分(1.44±0.06);對照組患者上肢肌張力評分(2.82±0.01),手部肌張力評分(3.39±1.28)。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情況更好。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可以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顯效29例,占試驗組患者總數(shù)的69.05%,有效12例,占試驗組患者總數(shù)的24.48%,1例治療無效,治療有效率97.62%;對照組患者顯效15例,占試驗組患者總數(shù)的35.72%,有效22例,占試驗組患者總數(shù)的52.38%,5例治療無效,治療有效率88.1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更高。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得出結(jié)果如表1:
根據(jù)上肢燒傷嚴重程度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一般性燒傷與深度燒傷[4]。一般性燒傷通??刹捎盟幬镏委?,一段時間后,患者可自行恢復[5]。深度燒傷藥物治療效果欠佳,需行植皮治療。常規(guī)植皮方法,術后容易遺留疤痕,對患者形象影響較大,多數(shù)患者會因此出現(xiàn)心理障礙,對其恢復與日后的工作與生活較為不利。腹股溝皮瓣移植術用于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可提高整形有效率,改善上肢外觀,可有效促進患者上肢功能恢復,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認可[6]。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腹股溝皮瓣移植術用于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患者皮瓣斷蒂時間(21.96±3.20)d、上肢肌張力評分(1.15±0.03),手部肌張力評分(1.44±0.06),治療有效率97.62%,與常規(guī)治療方法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
王晶[7]在《腹股溝皮瓣移植術修復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效果觀察》一文中,選取30例上肢深度燒傷患者作為樣本,以15例一組,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個組別。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觀察組行腹股溝皮瓣移植術。治療后,得出結(jié)果:腹股溝皮瓣移植術用于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患者皮瓣斷蒂時間(22.00±2.70)d、上肢肌張力評分(1.14±0.37),手部肌張力評分(1.56±0.61),治療有效率100%,與常規(guī)治療方法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研究結(jié)論與本文一致。
根據(jù)燒傷原因的不同,手術難度不一,高壓電燒傷以及熱壓傷,會導致患者肌肉壞死,手術較困難,臨床治療需考慮患者燒傷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手術方案,提高治療有效率。腹股溝皮瓣移植術有效率與護理、敷料的選擇以及手術操作存在聯(lián)系,選擇燒傷部位鄰近皮瓣,可提高治療有效率,與此同時,術中應確保無菌操作,避免感染。術后應給予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同時應加強護理,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從心理、飲食、給藥等多角度出發(fā),對患者加以護理,從術前、術中與術后三階段入手,提高護理水平,確保患者可以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提高依從性,使患者能夠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腹股溝皮瓣移植術可有效縮短患者皮瓣斷蒂時間,改善上肢肌張力與手部肌張力,提高治療有效率,應將其用于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中,使患者上肢功能盡快恢復,減輕燒傷對患者形象的影響。
[1]李寒梅. 帶蒂腹股溝皮瓣移植修復手外傷3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8):70-71
[2]袁兆能. 腹股溝皮瓣移植術在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整形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yī)學,2016,17(10):31-32,43.
[3]王晶,宋銀玲,張曉杰. 帶蒂髂腹股溝皮瓣移植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 吉林醫(yī)學,2011,32(1):170-171.
[4]朱麗萍,傅育紅,朱雪君. 改良游離腹股溝皮瓣修復手及足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的護理[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04):706-708.
[5]麥慧英,藍柳紅,方永琴,等. 帶淋巴結(jié)游離皮瓣移植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圍術期護理[J]. 護理學雜志,2012,27(08):23-24.
[6]趙國紅,謝振軍,鄭競舟,等. 皮瓣移植在手外傷后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J]. 江西醫(yī)藥,2012,47(10):877-880.
[7]王晶. 腹股溝皮瓣移植術修復上肢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效果觀察[J].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6,8(09):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