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前
我最近飛赴德國的愛爾蘭根,看望在紐倫堡大學讀博士學位的兒子。
在愛爾蘭根下了飛機,我乘坐直達紐倫堡大學的專軌列車,由于一路顛簸,一陣陣困意向我襲來。為了不至于睡著錯過了站點,我隨手拿出一本海恩里?!げ疇枌懙臅充N書讀了起來。
“你喜歡海恩里?!げ疇柕臅鴨幔俊焙鋈?,我的耳邊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我疑惑地用眼角的余光望了一眼聲音傳來的方向,發(fā)現(xiàn)一個中年男人正微笑地望著我———很顯然,這個人正在跟我說話。
我慌忙點了一下頭,禮貌地說:“是的?!?/p>
“我也喜歡?!甭牭轿业幕卮?,身邊這個人顯然很興奮。緊接著,他問我看過海恩里希·伯爾的哪些書,并擺出一副要和我討論的架勢。我看著他,不知該說些什么。
看我不知如何應答的樣子,身邊這個男人絲毫不介意,仍舊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他從海恩里?!げ疇栐谶@本書中對場景的獨特描述,談到伯爾的寫作手法,直至伯爾的個人經(jīng)歷。我本身是學習北美語言文化的,自覺也讀過一些書,可眼前這個人對一個現(xiàn)代作家和作品的獨特見解還是讓我感到折服。最后,我不禁誠惶誠恐地問他:“先生在哪高就?”接下來,一幕讓人想不到的情景出現(xiàn)了:那人噶然而止了談論,短暫沉默后,微笑地告訴我,他是一個乞討者。
天啊!一個乞丐竟然有這么深的學問!我不相信地重新打量了一眼身邊這個男人:他穿著一身破大衣,留著凌亂的大胡子,衣衫襤褸,除了面部輪廓不一樣外,和我在國內(nèi)看到的乞丐并無二致。
就在我感到莫名的時候,列車到達了紐倫堡大學,我只得和身邊這個人揮手告別。
晚上,我疑惑地跟兒子說起了白天遇見乞丐的事情。兒子說:“在德國,乞丐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不可救藥的‘社會棄兒。他們當中不乏醫(yī)生、學者,甚至破產(chǎn)的企業(yè)管理人員,因為不愿再被世俗觀念困擾,就走上街頭成了流浪漢。”接下來,兒子還饒有興趣地向我講了這樣一件事:前不久,柏林的一家廣播電臺舉辦了一個“我要嫁給流浪漢”的征婚活動,受到了眾多女孩子的青睞,其中一個叫彼得的乞丐會講六種語言,經(jīng)過媒體炒作,幾乎成了女孩子們心中的“白馬王子”。(責編 張圣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