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越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觀音巖項目部,四川 攀枝花,617012)
觀音巖電站廠房外墻裝飾施工技術(shù)探析
謝 越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觀音巖項目部,四川 攀枝花,617012)
真石漆因具有防水、耐酸堿腐蝕、耐污染、粘接力強、環(huán)保不褪色及裝飾效果強等特點,是一種多年流行的外墻裝修材料。外墻鋁格柵工藝簡單,格柵造型風格獨特而不失美觀。結(jié)合觀音巖電站廠房外墻真石漆工藝和鋁格柵背景標識墻實際施工效果,對外墻真石漆和外墻鋁格柵施工技術(shù)運用進行了闡述,并分析總結(jié)了相應的施工工藝和質(zhì)量控制要點。
廠房外墻 真石漆 鋁格柵 施工工藝 質(zhì)量控制 觀音巖電站
觀音巖電站廠房外墻大面采用真石漆工藝裝修,最大裝修高度約22m,施工總面積(含室外附屬建筑物)約20000m2。為加強外墻裝飾的美觀效果,更好防止墻面因溫差發(fā)生的龜裂現(xiàn)象,廠房外墻按縱橫5m×2.5m主體間距進行分格,局部進行調(diào)整。分格時以廠房各壩段沉降縫縫邊為基點設置通垂線,由左岸向右岸以5m間距進行分格,頂面以屋檐板底高程為第一個基準點,依次從上至下以2.5m間距分格。外墻底部施工60cm深灰色仿古石材防潮勒腳面磚。為保證室外裝修建筑設計效果,在主廠房下游墻左右兩端距墻面1.6m處,分別施工深灰色氟碳漆鋁格柵背景標識墻,施工面積合計810.56m2。裝飾后的廠房及室外附屬建筑物外墻,具有天然石材的外觀和自然色澤,整體給人以色彩自然、樸實、和諧、莊重典雅的外觀視覺感受。
2.1 真石漆涂料
真石漆是一種由高性能樹脂乳液、各種天然彩砂、助劑等配制而成的厚漿型質(zhì)感類涂料[1],其裝飾效果酷似大理石、花崗巖等天然石材。因真石漆具有防水、耐酸堿腐蝕、耐污染、粘接力強及環(huán)保不褪色等特點,可有效阻止外界惡劣環(huán)境對廠房及室外附屬建筑物墻面的侵蝕,相較于原設計的普通乳膠漆方案,可有效延長外墻裝修的使用壽命。由于水電站廠房周圍空氣濕度相對較大,日照時間長,紫外線較強,晝夜溫差較大,局部氣候環(huán)境相對復雜,綜合考慮廠房外墻防水、耐酸堿、耐污染以及建筑物使用壽命等問題,最終設計選用真石漆工藝進行廠房及室外附屬建筑物外墻裝修,并將顏色定為“飛機灰”(《涂膜顏色標準樣卡》(GSB05-1426-2001)色號:G10)。
真石漆外墻涂料施工主要分為封閉底漆、真石漆中層和罩面漆三層。材料性能要求如下:
(1)抗堿封閉底漆。在水或溶劑揮發(fā)后,其中的乳液或樹脂能滲入基材間隙和毛細孔內(nèi),提高基材表面的防水性能,防止基材由于水分遷移而起的泛堿和發(fā)花現(xiàn)象,同時增加真石漆主涂料層和基材之間的粘結(jié)力;
(2)真石漆中層。即為主涂料層,其施工質(zhì)量和裝飾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層組成材料的質(zhì)量。其骨料應粗細顆粒搭配合理,既要滿足裝飾效果要求、涂層致密,又要有利于施工。粘結(jié)劑是影響真石漆性能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它直接影響真石漆膜的硬度、粘結(jié)強度、耐水、耐候性等多方面的性能。用于真石漆的乳液應滿足穩(wěn)定性好、膜的硬度高、漆膜的吸水膨脹率小等要求,并能從根本上解決真石漆吸水泛白的問題。防開裂樹脂應具有良好的硬度和柔韌性,以適應脹縮需要,不至于產(chǎn)生脹縮裂縫,提高裝飾層的耐久性;
(3)罩面漆。采用無色透明漆,要求能夠增加真石漆涂層的防水性和耐污性,同時便于日后清洗。
2.2 外墻鋁格柵
外墻鋁格柵為鋼鋁式組合排架結(jié)構(gòu),即墻面橫向支撐(中心間距1.5m)用300×100×6mm鋼方管,并用12#槽鋼三角固定橫向支撐;格柵立面用150×100×3mm鋁合金方管,以30cm中心間距豎向分布固定;鋁方管與300×100×6mm鋼橫梁用角碼連接固定。由于主機間下游混凝土剪力墻施工完成,采用后置M20×30cm絲桿固定450×200×12mm預埋鋼板,然后將橫向支撐與預埋鋼板焊接。
廠房外墻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真石漆施工工藝流程
3.1 掛抗堿玻纖網(wǎng)及批刮基層膩子
外墻修補清理干凈后,于廠房屋檐檐口或附屬建筑物墻面頂部由上至下將抗堿玻纖網(wǎng)固定于墻面,然后用專用外墻防水膩子對墻面進行批刮,從而將抗堿玻纖網(wǎng)粘合于外墻抹灰面之上。由于本工程所處地區(qū)多年平均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抹灰用人工砂骨料較粗,部分抹灰完成面相對粗糙,故在原專用外墻防水膩子的成份基礎(chǔ)上,添加一定量的BB纖維素(砂漿、混凝土纖維)、水泥、可再分散性乳膠粉及建筑石膏,以增強其填充功能,同時提高其柔韌性,有效防止因溫差過大引起的墻面龜裂現(xiàn)象。
3.2 批刮拋光膩子
用外墻專用膩子對墻面進行批刮。以“局部到整體”的原則進行施工,即先批刮局部不平整的墻面,然后批刮整體墻面,待膩子干燥后用砂紙打磨不平整處,直至墻面無刮痕、刀印為止,并確保膩子表面手感光滑。
3.3 抗堿封閉底漆施工
為增強墻體與面涂的粘合強度及防水功能,抗堿封閉底漆施工時,先整體噴涂,再用排刷或滾筒均勻涂刷一遍,且要防止漏刷。底漆施工用量約0.28kg/m2~0.3kg/m2,其顏色與面漆顏色相近。底漆干燥后,膩子層將全面覆蓋底漆,且無明顯接痕及發(fā)花現(xiàn)象。
3.4 主涂層真石漆噴涂
待底漆干燥后(正常施工溫度/12h),進行主涂層真石漆噴涂施工。噴涂時采用專用噴槍進行,調(diào)節(jié)槍頭孔徑及氣流,噴出所需效果即可,其用量控制在5kg/m2~6kg/m2。
3.4.1 選用真石漆噴槍的空氣壓力控制為4kg/m2~7kg/cm2,施工溫度為10℃以上,噴涂厚度約2mm~3mm,噴嘴距離作業(yè)面40cm~80cm為宜。共需噴涂兩至三道,每道間隔時間為2h左右,干燥24h后,方可打磨。用多支噴槍同時噴涂同一墻體時,應選用相同型號的槍嘴,以使每支噴出的浮點基本一致,否則會影響整體效果。
3.4.2 真石漆一般不需加水,必要時可少量加水調(diào)節(jié)。噴涂真石漆時,應綜合控制好粘度、空氣氣壓、噴口大小、槍嘴與作業(yè)面距離等因素。遇有風力大于四級的天氣時,應停止施工。出槍和收槍不要在正噴涂的墻面上完成,噴槍移動的速度要均勻,每一噴涂幅度邊緣要搭接1/3幅寬,以保持漆膜噴涂薄厚均勻。
3.4.3 噴涂真石漆前,應將真石漆攪拌均勻,然后裝在專用的噴槍內(nèi)。應從上往下、從左往右進行噴涂,不得漏噴。噴涂真石漆時,應先快速地薄噴一層,然后緩慢、平穩(wěn)、均勻的噴涂。
3.4.4 噴涂效果與噴嘴大小、噴嘴至墻面距離有關(guān)。當噴嘴口徑為6mm~8mm,且噴嘴與墻面的距離適當調(diào)大,噴出的斑點較大,凸凹感比較強烈;當噴嘴的口徑為4mm~6mm,且噴嘴與墻面的距離適當調(diào)小,噴出的斑點較小,飾面比較平坦。
3.5 真石漆打磨及噴涂罩面漆
在噴涂防水保護膜之前,需用普通400目~600目砂紙等工具磨掉已干透涂層表面的浮砂及砂粒銳角,增加天然真石漆表面的美感,同時保證防護膜的完全覆蓋。采用砂紙打磨墻面,只需輕輕抹平真石漆表面凸起的砂粒即可,不可用力太猛,否則會破壞漆膜而引起底部松動,嚴重時會造成附著力不強,致真石漆脫落。在天然真石漆完全干透后,噴涂罩面漆防水保護膜。選用的下壺噴槍壓力控制為4kg/cm2~7kg/cm2,而罩面漆用量控制為0.3kg/cm2~0.5kg/m2。
外墻鋁格柵施工工藝簡單,施工過程主要采用雙排落地式鋼管腳手架?,F(xiàn)場主要施工工藝流程為:測量放線→埋件安裝→鋼方管橫向支撐焊接及立柱安裝→斜向12#槽鋼焊接及橫向龍骨焊接→立柱安裝。
4.1 測量放線
根據(jù)設計圖紙,采用重錘、鋼絲線、水平儀等工具在墻體上定出預埋鋼板點位、鋁格柵施工完成面、鋁格柵分格及轉(zhuǎn)角等基準線,并用經(jīng)緯儀進行調(diào)整、復測。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應與主體結(jié)構(gòu)測量放線相配合,水平標高要逐層從地面向上引,以免誤差累積導致誤差大于規(guī)定的允許偏差(包括垂直偏差值)。測量應在風力不大于四級的情況下每天定時進行。放線后應定時校核,以保證鋁格柵的垂直度及鋁方管立柱位置的正確性。
4.2 埋件安裝
根據(jù)測量確定的基準控制線,確定好預埋鋼板點位后,在墻體上鉆孔,然后用4根M20×30cm絲桿將450×200×12mm預埋鋼板固定于墻面。
4.3 鋼方管橫向支撐焊接及立柱安裝
根據(jù)測量控制軸線,將鋼方管橫向支撐一端與主體預埋鋼板焊接,另一端則與鋁方管立柱使用角碼固定,角碼與方管連接均采用2個M8×30mm不銹鋼螺栓固定。所有焊接點四面滿焊,焊縫高度必須大于6d。橫向支撐共計5排,先進行上下兩排焊接固定,并確保其安裝位置精度,然后進行中間3排橫向支撐焊接固定。
4.4 斜向12#槽鋼焊接及橫向龍骨焊接
為保證鋁格柵骨架穩(wěn)定,各排橫向支撐采用12#槽鋼進行三角焊接固定。然后將橫向龍骨兩端焊接到橫向支撐以形成整體,并根據(jù)設計圖紙,在鋁格柵骨架端部采用鋼方管局部加強。
4.5 立柱安裝
根據(jù)測量控制軸線和標準控制點彈出分格線,確定鋁方管立柱安裝位置,然后以30cm等間距(中心距)用角碼將鋁方管與橫向龍骨固定。
5.1 真石漆施工基層要求
5.1.1 外墻面平整度質(zhì)量應達國家標準2m靠尺下±4mm。
5.1.2 檢查墻面是否堅實、牢固,有無起砂、裂縫、疏松的現(xiàn)象,墻面是否平整,有無鼓脹等情況。
5.1.3 檢查墻面是否干燥,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深入墻面2cm,含水率≤10%,酸堿度≤9%。若墻體太潮濕,先干燥一定時間再施工,若酸堿度太大,則需用草酸中和處理。
5.1.4 墻面必須清潔,無浮灰、泥土、水泥砂漿附著物、“白霜”、脫膜劑、油污等附著物。
5.2 真石漆質(zhì)量控制措施
5.2.1 保證項目。工程所用真石漆(含封閉底漆、主涂層、罩面漆)的品種、等級、種類、顏色、性能等應符合設計及選樣要求,應具備產(chǎn)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等。
5.2.2 驗收標準。飾面不允許出現(xiàn)掉粉、起皮等現(xiàn)象,飾面不得有返堿、咬色等現(xiàn)象,飾面不得出現(xiàn)漏涂、透底等現(xiàn)象;飾面斑點的疏密要均勻,不允許連片;飾面顏色要均勻一致,涂飾時要保證周圍的門窗、玻璃等的清潔。
5.2.3 質(zhì)量控制。材料進場一定要有產(chǎn)品合格證及檢測報告,施工時,基層必須處理干凈,不得有油污、灰塵、空鼓等現(xiàn)象;噴涂過程中,一定要噴點均勻,不得出現(xiàn)漏噴、掉砂等現(xiàn)象;施工過程中,專職質(zhì)檢人員對各工序監(jiān)督檢查,嚴格把關(guān)。
5.3 真石漆成品保護
5.3.1 在施工中,將屋面落水管及不需噴涂的設備、裝飾物進行遮擋保護。
5.3.2 嚴禁從下往上的施工順序,以免造成顏色污染。
5.3.3 拆架避免碰損墻面,嚴禁在已完成墻面攀登踩踏。
5.4 鋁格柵施工注意事項
5.4.1 鋁型材與鋼材的接觸處必須加上橡膠墊片,所有橡膠墊片不能超出鋁合金方管。
5.4.2 安裝前對材料進行檢驗與校正,材料與構(gòu)件不得有變形、損傷和污染現(xiàn)象,不合格材料不得上墻安裝。對易損壞、易丟失的構(gòu)件、配件、膠墊等材料,應有1%~5%的更換儲備數(shù)量。
5.4.3 現(xiàn)場輔助加工如鉆孔、攻絲、構(gòu)件偏差修改等,其加工位置、精度、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5.4.4 材料運輸及保護。鋼材及鋁型材相關(guān)材料搬運、安裝時需加強防護,不得碰撞和損壞,不得對型材表面噴涂層劃傷。構(gòu)件應放在干燥通風、不與酸堿類物質(zhì)接觸的地方,應有防止雨水滲入措施。材料運輸及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到工完場清。
5.4.5 鋁格柵鋼架焊接安全要求。鋁格柵骨架焊接時,檢查焊機線路是否包裹完全,防止漏電事故發(fā)生。
5.4.6 鋼材各節(jié)點焊接部位經(jīng)驗收合格后均勻涂刷防銹漆進行保護。
6.1 陰陽角裂縫及平面裂縫
由于陰陽角是兩個面交界處,如果噴上真石漆,在干燥過程中會有兩個不同方向的張力同時作用于陰陽角處的涂膜,易導致陰陽角裂縫;由于天氣溫差大,突然變冷,致使內(nèi)外層干燥速度不同,表干里不干而形成平面裂縫。解決辦法:對于陰陽角裂縫,用噴槍每隔30min薄噴一層,直至蓋住裂縫為止;對于新噴涂的陰陽角,則在噴涂時采取薄噴多層法,即表面干燥后重噴,噴槍距離要遠,移動速度要快,且不能垂直陰陽角噴,只能采取散射,即噴涂兩個面,讓霧花的邊緣掃入陰陽角;對于平面裂縫,則改用小嘴噴槍,然后薄噴多層。盡量控制每層的干燥速度,且噴涂距離以略遠為好。
6.2 色差(泛白,發(fā)花等)
為避免影響基材內(nèi)堿基滲出,產(chǎn)生白花并導致剝落,需在噴涂前對涂料配比計量并充分攪拌均勻,嚴禁不同批次真石漆混用。噴涂真石漆后24h內(nèi)嚴禁淋雨。雨天后須干燥3d以上,以確保完全干燥。
6.3 接槎
接槎選擇在分隔縫、陰陽角等人們不易覺察的部位施工,保證作業(yè)段銜接和感官的一致性。二次接槎施工時要避免重疊,并注意涂層厚度。
6.4 墻面污染
不噴涂部分及物件,應用擋板或紙張等隔開,并加強現(xiàn)場成品保護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防止人為污染。
6.5 鋁格柵分格不勻、不直
為保證鋁格柵施工完成面勻直,施工前認真按照圖紙尺寸,并核對結(jié)構(gòu)施工的實際尺寸。此外彈線時要保證精度,并勤檢查、勤校核。
6.6 鋼材焊接缺陷
常見為焊縫尺寸不滿足要求,或出現(xiàn)夾渣、未焊透和未融合、咬邊和漏邊等缺陷。為避免焊接缺陷,須焊接經(jīng)驗豐富的焊工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操作。
主廠房下游墻立面均布采光窗,較為單調(diào)。距墻面約1.5m施工鋁格柵標識背景墻后,既不影響廠房的通風采光,又創(chuàng)造了氣魄非凡的特色背景墻面,體現(xiàn)出外墻鋁格柵簡潔大方而不失優(yōu)雅的藝術(shù)造型特點,并體現(xiàn)出融入自然的理念。真石漆因其安全環(huán)保、耐污性好,且極具裝飾性,已成為近年高層建筑施工廣泛使用的新型外飾材料。而本工程廠房外墻結(jié)合所處地區(qū)的特殊氣候環(huán)境,對真石漆施工技術(shù)很好地進行了推廣應用,并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參考借鑒。
〔1〕劉德林.淺談外墻真石漆飾面施工技術(shù)應用[J].安徽建筑,2014,(3)∶68,89.
TU271.16
B
2095-1809(2016)03-0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