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視頻終端導致的視覺疲勞
視疲勞是目前眼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其英文asthenopia一詞是由希臘語衍生而來的,原文的意思是指“weak eye”,即眼無力。視疲勞目前尚無準確定義,大多數人認為是以顧客自覺眼的癥狀為基礎,即一種過度用眼超過自身負荷后出現的一種視覺相關器官的虛弱,易疲勞,視物不能持久的狀態(tài)。
視疲勞多表現為視近困難、難以持久。眼部癥狀包括:視物模糊、眼痛、眼酸脹、眼干澀、畏光、流淚、異物感、燒灼感、睜眼困難、眼瞼痙攣、復視、文字跳躍、交替視近、視遠轉換時間長。常見人群為學生、屈光不正患者、長期使用電腦視頻終端的工作者、近距離精細作業(yè)的中年人、早老花患者。
引起視疲勞的病因很多,可以是一種病因引起,也可是多種病因綜合作用所引發(fā)。目前對視疲勞的研究發(fā)現病因主要集中在3方面:眼部因素、全身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
就眼部因素而言,Stewart Duke-Elder[1]和David Abrams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了引起視疲勞的6個視功能方面的因素:未矯正的屈光不正、調節(jié)不足、隱斜視、集合不足、融像功能不足和雙眼物像不等。
2002年,瑞典科學家Iwakiri K等人調查3927名使用VDT視頻顯示終端的工作者,其中72.1%的人有視疲勞的癥狀。英國學者Woods V對進行數據處理的工作者進行為期一年的調查發(fā)現47%的人有視疲勞癥狀。Ip JM等人對1448名6歲兒童進行調查,發(fā)現其中15.2%的人有視疲勞癥狀。
近年來,隨著視頻終端的高科技化,人們的日常生活以手機、電腦為伴,經常看新聞、聊微信、逛淘寶,甚至在地鐵上、動車上都是“低頭族”,隨時隨地在使用手機。由于大量的信息需要眼睛通過長時間注視VDT來完成,需要長時間的用眼,因此產生了數字視疲勞和VDT綜合癥。數字視疲勞是指注視電子屏幕2小時或者超過2小時所造成的眼部不適癥狀,注視所有視頻終端超過6小時產生的不適癥狀,稱為VDT綜合癥。表現為干眼、眼睛腫脹、視力模糊、頸肩背酸痛,也會有視疲勞,視力模糊,工作、學習效率降低。多發(fā)人群為長期從事電腦視頻終端工作者,如會計、游戲開發(fā)人員等。
在美國的一次健康調查中發(fā)現,65%的美國人曾經出現數字疲勞癥狀,36%的人有頸肩背酸痛的癥狀,25%的人有頭痛的癥狀,25%的人視力模糊,24%的人有干眼癥狀。然而,其中72%的人不知道視覺訓練和電腦鏡片可以防止視疲勞。
視疲勞作為常見的眼部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極易被察覺。下面介紹幾種自查和臨床診斷的方法:
1.可通過《視疲勞調查問卷》進行診斷(見表一),16分以上有視疲勞,分數越高越嚴重;
2.眼部健康檢查:視疲勞球結膜有血絲說明用電腦手機時間長;
3.屈光檢查:抗疲勞鏡片,防藍光鏡片;
4.MPMVA下視功能檢查。
檢查流程:Worth4-dot、立體視、遠眼位、遠融像范圍、近眼位、近融像范圍、AC/A、NPC、NRA/BCC/PRA/AMP/Flipper。
表一
視疲勞的解決方案有多種,如抗疲勞鏡片的選擇、防藍光鏡片和視覺訓練。
視覺訓練的方式改善視覺疲勞,主要是調節(jié)功能異常的訓練和集合功能異常的訓練。調節(jié)的作用是調整眼屈光系統(tǒng)的屈光力,使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呈現清晰的像。因此調節(jié)功能異常勢必會造成視物困難,從而引起視疲勞。調節(jié)功能異常主要表現在調節(jié)幅度的減低(accommodative amplitude,AA)、調節(jié)靈敏度的降低(accommodative facility,AF)、調節(jié)近點的后移(near point of accommodation)、調節(jié)反應速率和調節(jié)反應時間的延遲和調節(jié)微動低頻成分的增多等表現。視覺訓練可以通過增加調節(jié)幅度和調節(jié)靈敏度,提高眼的靈活運用能力,緩解視疲勞[2]。
集合功能是維持雙眼水平聚散運動的能力,集合功能的異常,會引起雙眼視功能的異常,引起一系列視疲勞的癥狀。集合功能的異常包括:集合功能不足(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CI)集合功能過度,散開功能不足和散開功能過度及集合痙攣。臨床報告發(fā)現使用VDT的視疲勞患者視疲勞癥狀與遠距隱斜無關,而這些患者的近距外隱斜視和集合功能不足發(fā)生率較高。因此可推測在近距工作(<50cm)時,有外隱斜及融合功能不足的人易發(fā)生視疲勞。
進行視覺訓練的方式可以改善視疲勞的癥狀和問題,建議流程如下:
1. 訓練單眼調節(jié),一分鐘讀完并達到正常值,增加調節(jié)幅度(方法有字母表、雙面鏡/視力卡);
2. 訓練雙眼集合,建立生理性復視和訓練自主性集合能力(方法有聚散球或集合卡);
3. 眼球運動的訓練,提高眼睛的視覺認知能力(方法有視認知手冊)。
提示:
1. 家庭訓練每天1~2次,每次5~10分鐘,每周到訓練室進行1~2次升級、強化訓練;
2. 建議訓練期間至少每兩周進行次視功能檢查及視疲勞癥狀評估,確認訓練效果;
3. 建議此訓練方案進行個月后,適當豐富家庭訓練產品,如:魚骨卡、運動注視卡等。
進行視覺訓練的目標不是單純的視力提高,更重要的是癥狀的改善,視覺行為的改善,如閱讀速度的提升,學習成績的提升和駕駛更安全的提升等。
注釋:
[1] 威廉姆·斯圖爾特·杜克-埃爾德爵士,英國眼科醫(yī)師,1927年,他以題為《眼球內液和眼內壓力平衡原理》的論文獲得了圣安德魯斯大學的理工博士學位。參與了七個版本《眼科學》官方教科書,15個版本的《眼科學》叢書以及許多其他教科書和專業(yè)論文的編寫出版工作,為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眼科醫(yī)生教育奠定了基礎。杜克-埃爾德也曾多年擔任《英國眼科學日報》和《眼科學文獻》的編輯和編委會主席。
[2] 參考《調節(jié)和集合功能異常引起視疲勞臨床分析》,作者:趙堪興、李麗華等,摘自《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年4月第32卷第4期。
病例分析:
男,23歲, 視力下降, 眼睛干澀,畏光流淚,偶感頭痛。
初次檢查3個月后復查視疲勞問卷29分10分檢查項目雙眼平衡OD: -3.25DS/-0.75DC×25 1.0 OD: -3.25DS/-0.75DC×25 1.2 OS: -3.25DS/-1.50DC×165 1.0 OS: -3.25DS/-1.50DC×165 1.2眼位遠:6exo 近:11exo遠:3exo 近:5exo AC/A 4.5(+1.00:23BI,-1.00:14BI)4(+1.00:9BI,-1.00:1BI)融合范圍遠:BI:*/10/5 BO:*/10/6近:BI:10/13/7 BO:19/25/17遠:BI:*/12/6 BO:18/30/28近:BI:*/30/22 BO:*/38/30 BCC +1.50D +0.25D NRA +2.25D +2.50D PRA -2.50D>-3.00D調節(jié)幅度OD:12.5D OS:11D OD:15D OS:15D調節(jié)靈敏度OD:7cpm(+) OS:5cpm(+)OU:偏振左眼抑制OD:25cpm OS:25cpm OU:9cpm
診斷結果:集合不足
訓練方案:
1. 家庭訓練注重集合功能,每周訓練2~3次;
2. 聚散球建立正常生理復視,集合卡訓練自主性集合功能;
3. 雙面鏡/視力卡先訓練單眼調節(jié)靈活度,后期訓練雙眼調節(jié)靈活度;
4. 偏心同心圓卡訓練自主性集合功能,視覺追隨練習簿訓練眼球追隨能力;
5. 訓練室訓練以融像訓練為主,如裂隙尺、單側傾斜實體鏡等,以調節(jié)訓練為輔,如字母表,雙面鏡/視力卡等。
復查建議:3個月后復查,見上表,顧客自覺疲勞癥狀緩解,后期以鞏固訓練成果為主。
顧客主訴有很多用眼不舒適的問題,填寫了《視疲勞調查問卷》后,分數較高,懷疑有視疲勞存在,接著做了視功能的檢查,主要發(fā)現合功能的不足,家庭和訓練室相結合,訓練3個月,通過視覺訓練的方式,提升了顧客的視覺功能,改善了用眼舒適度,從而減輕了視疲勞的癥狀。
歐普特誠聘
應聘者請將簡歷發(fā)送至:tj_opt@vip.163.com
或撥打 400-808-9596 咨詢詳情
招聘職位:項目培訓師
崗位職責:
負責視光專業(yè)技術培訓、項目培訓;
負責客戶評估、跟進、隨訪、銷售轉化、專業(yè)問題解答;
負責視光中心帶教、驗配等視光技術服務;
崗位職責:
眼視光專業(yè)??萍耙陨蠈W歷,男性優(yōu)先;
天津市戶口或常駐天津非本市戶口優(yōu)先;
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學習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強;
招聘職位:假期駐店訓練師
崗位職責:
為顧客提供店內視覺訓練指導、記錄、隨訪;
配合訓練師制定、調整訓練方案、收集匯總病例;
任職要求:
眼視光專業(yè)在校學生,性別不限;
有耐心、善于溝通、對視覺訓練項目感興趣;
公司提供產品知識培訓,考核通過上崗,駐店地點以就近分派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