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分
班主任又在微信群里發(fā)辦公室里老師批改作業(yè)的圖片了,看到這樣的消息,仿佛我昨天還在教室里埋頭刷題不知天昏地暗,但抬頭看看日歷才發(fā)現(xiàn),人生中最長的一個暑假也要過完了。去年的這個月,我選擇了重來一次,曾經(jīng)說不會也不想踏進復讀班的那種信誓旦旦在現(xiàn)實面前,不堪一擊。決定復讀那晚,我和爸爸打了一通最長的電話,他無非是說重來一年并不可怕的話。而那時內(nèi)心敏感脆弱的我,已哭得一塌糊涂。媽媽在旁邊一邊說老天好不公平,總是讓我運氣差一點,又一邊安慰我,可能下一次,老天就喜歡你了。
于是我就一個人,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又開始了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在這十個月里,我沒有體驗過雙休日,沒有試過一天睡超過七小時的覺,就連吃飯,也沒有試過超過十分鐘。我不想刻意去描繪高四的艱苦,也不想讓那些選擇高四的人害怕,但很多事情,不是經(jīng)歷就能學會,學會仍需同生活的繁華與慷慨相愛,即使高考以荒蕪和刻薄相待。
我試過一個人在鴉雀無聲的教室里默默抹眼淚,那是在考完試后為一道不該錯的數(shù)學題;我試過一個人在教室外的走廊吹風透氣,那是在和爸爸通完電話后不用上課的晚上;我試過在教室最中央坐出角落的滋味,那是在我肩酸背痛仍然堅持挺直身子看書的晚自習;我當然也試過和同學相擁而泣,為我們高四時建立起的深厚友誼,那比在任何時刻結(jié)交的新朋友都珍貴。
我不知道高四對我意味著什么,很多人在高考完后問我:不覺得白費青春與光陰嗎?高四的意義,或許只是成績單上那個有點好看的分數(shù)。但我比任何人都能看清那個過程,其實那些努力,都沒有白費。還有有幸認識那么多與我背水而戰(zhàn)的同學,是他們,讓我甘愿在熹微的晨光中回到教室,再披著一路星光回到寢室,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我的青春單薄得像青草味,像一張未成一行詩的白紙,但我喜歡這樣的青春,如同喜歡凌晨五點的月光。
填完志愿后的七月,我一人踏上遠方的列車,開始我的畢業(yè)旅行。
在廣州這樣的城市,我見過太多面無表情的人。在地鐵站里,上班族們一邊跟上司打電話一邊拿著手提包提防被盜,剛下課的學生討論今天的作業(yè)好多和暑假計劃,在地鐵到站機械女聲響起時,我才發(fā)現(xiàn)渺小的我的存在。
我不知道,幾年后的我是否也如那些上班族一樣變成草莓族、榴蓮族,每天只有工作和理性。我好像總是在惆悵我會變成他們的樣子,但是來接我的小凳子聽到我說出這份擔憂后,捏捏我的臉,叫我別想太多。
每經(jīng)過一座城市,總能找到一間落腳的小屋,里面裝滿了情義。
我和小凳子認識有六年吧,記得兩年前的七月,我用小博發(fā)來的第一份稿費和她分享,去看我們都喜歡的《后會無期》。而這個夏天,她帶著我去看《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我們吐槽電影沒有原著好看,演員演技好差勁,但又都好花癡地說,吳亦凡真的好帥??!
那個晚上,我們逛完一圈中山大學和“小蠻腰”后,曾經(jīng)以中山大學為目標的我?guī)自S唏噓造化弄人感嘆青春流逝,她卻好像長大了似的,平靜地和我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沒有什么值得遺憾。
那個晚上,我們回到住處后,一起看著“小蠻腰”互訴衷腸,月光傾瀉進來,四周一片寂靜,她和我輕輕地說,女孩子青春可貴,上大學一定要談戀愛,莫負好春光啊。
是啊,我已經(jīng)是最后一次十幾歲了。沒有談過一次戀愛,卻像戀愛專家一樣給不少少女想過辦法,聽她們傾訴戀愛里的細枝末節(jié),再安慰失戀的小姐說下次一定能找到更好的。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在她們的青春里找到自己,是否也會在每個孤獨的夜晚發(fā)了瘋似的想念一個人。雖然我的青春,沒有像電影里男女主角一樣愛得轟轟烈烈,不是詠嘆調(diào)十四行詩一般美好的存在,我的青春平凡而不起眼,但這才是我真正的青春。
我也在這個暑假,參加了一場葬禮??粗藡尡煌七M火化場那一刻,我沒有絲毫害怕,只是想不到,結(jié)束得會這么快。
高四時,有一段時間我活得很壓抑,每天想著的都是生離死別,雖然說看到亦舒寫這么坦然的文字,“如果死是每個人最后的歸宿,作為一個愿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就必須勇敢面對曲終人散的事實,而且趁著天色未晚,做好這道課題,才能優(yōu)雅地老去,尊貴地離席”,但我還是會想不開,會想多。曾經(jīng)也幻想過,親人離世時我會怎樣面對,想過一千一萬種方式,但當真正面對時,即使有再多悲傷再多暗涌,最終表現(xiàn)出來的,只有平靜,只能是平靜。
在這次的離別后,生活又回歸平靜,我也終于在無人的夜里明白,就算有太多的不舍,也要忍心割舍。
有首歌這樣唱:趟過這片枯寂就趟過生長,忍住頃刻回望就忍住恓惶。大抵成長皆如此吧,大把事情想不明白,還不是一頭霧水地往前走,有時霧里看花,偶爾又參透世界。
我不知道,如何定義青春,或許是活在心中的頑固,或許是被生活磨平了的棱角,或許是離家千里的自由,或許是少年的氣盛,又或許是詩人眼里的遠方。我的青春沒有如詩一般,溫柔又熱烈,有時我也會有點小后悔,但我更喜歡我的青春,它讓我更加懂得珍惜。
如果有人問我,你想象中的青春是怎樣的?我會整理整理衣領(lǐng),然后笑著說,如詩一般。
正如王小波所說,好詩都有水晶一般的光輝,它好像來自星星。
我也希望我的青春像詩一般,如果我自己是這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懼都可以煙消云散。
但我的青春不是一首詩,即便如此,我仍要像詩一樣歌頌它,贊美它,因為是它讓我,獨一無二。
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