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摘 要] 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對中醫(yī)藥學概論課程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提出樹立信心、合理分配學時,巧用成語、情景教學、翻轉課堂、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等多種方法,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 鍵 詞] 中醫(yī)藥學概論;教學效率;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6-0121-01
中醫(yī)藥學概論是藥學及相關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課程包括中醫(yī)學、中藥學、方劑學和中成藥學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1]。內容涉及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精氣學說等古代哲學思想,繁雜而抽象[2],學生理解難度大,且之前無相關銜接課程,對于藥學及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加之課時較少,學生普遍反映枯燥乏味、難學厭學等。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在中醫(yī)藥學概論的教學方法上做一些研究和探索,以達到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效果。
一、樹立信心,提高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第一次課的時候總體介紹這門課程的內容及特點,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教師的基本授課計劃。其次,用幾個典型的工作案列引出學習該課程的重要性、實用性,要讓學生從內心去接受它。再次,告知學生學習重難點所在,以及一些學習的方法、途徑和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認識該門課程的重要性。
二、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合理分配學時
結合學生今后的工作就業(yè)崗位,合理設定各部分教學課時。從藥學專業(yè)建設的核心崗位和工作任務來看,藥品銷售中做好藥學服務,合理指導用藥是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為了突出本課程的實用性,會把教學重點放在最后一部分“常用中成藥及應用”上,但是要學習好該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的“中醫(yī)基礎理論”是基礎。
三、多種教學方法融合運用,豐富教學課堂
(一)巧妙運用成語、典故、生活俗語融入學習。中醫(yī)中的陰陽、五行、藏象學說雖較抽象難理解,但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將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成語、俗語、典故、傳說和課本內容聯(lián)系起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點。
(二)情景式教學。本課程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很多難理解的知識點,我們可以讓師生共同參與,用情景的形式將其表現(xiàn)、表演出來。為了突出教學效果,應當對設計的場景及學生的表演提前多遍演練。另外,在情景演練結束之后需要對其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小結,避免上成一堂表演課,本末倒置。
(三)翻轉課堂,角色互換,教學相長。在講解常見中藥及中成藥的應用過程中,可以間歇性地嘗試讓學生自己來當老師,從查閱資料、制作課件、語言表述等多方面來鍛煉學生,然后由學生來提問及回答,最后由老師來點評和補充。筆者通過這樣的案例實施,發(fā)現(xiàn)經過幾次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也給教學帶來了大量的題材和思路,實際上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當然,為了鼓勵大多數學生的高質量參與,一定要認真記錄每一個(組)學生的表現(xiàn),作為平時成績的考核依據之一。
(四)前后聯(lián)系,融會貫通。督促并指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學習過程中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對比和總結,將前后有聯(lián)系的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并運用于實際生活,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五)卡片預習、復習法。制作一部分精美的卡片,卡片上可以寫上一個專業(yè)名詞、一句話、一些關鍵詞或者一個預設場景,課后將需要預習的卡片發(fā)給各小組或某學生本人,課前進行抽卡片復習。這樣的方式可以督促學生強制預習和復習,剛開始的時候學生會有些不習慣和抵觸,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學會讓學生分享他們自己的轉變和進步,前后對比,從育人的角度進行引導。通過實踐,大多數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就能欣然接受和積極參與。
(六)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除了制作精致的PPT課件之外,還要結合一些動畫視頻來教學,如在講解藏象學說中各臟腑的功能及關系的時候,可以收集一些較好的動畫給學生看,形象生動的視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較為抽象的理論
知識。
四、調整考核方式
將考核方式從傳統(tǒng)的卷面考試改為綜合考試,考試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卷面成績兩部分構成,各自比例可根據不同專業(yè)和學時適當調整。平時成績中包含課堂表現(xiàn)、出勤、網絡自主學習、作業(yè)等多方面,同時還應當細化其中各部分的分值比例,讓成績有據可依,體現(xiàn)公平公正。
以上是筆者在中醫(yī)藥學概論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該課程的開設對藥學類專業(yè)學生在今后的就業(yè)中有著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有很強的實用性。教師在教學過程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總結和反思,緊跟時代,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許兆亮,王明軍.中醫(yī)藥學概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李梅.中醫(yī)藥學基礎[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許銀鳳(1982—),女,云南省大理市人,碩士,現(xiàn)任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醫(yī)藥學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