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倫敦市長國際學生創(chuàng)新獎”中,來自香港的學生殷凡的作品一亮相,就感動了現(xiàn)場無數(shù)人。他的作品是一只其貌不揚的機械手臂,能讓帕金森患者防止手部震顫,讓帕金森患者們在噩夢中有了見到光明的可能。
殷凡成為了這場比賽的焦點,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涉足科學領域兩年都不到!在此之前,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設計師。直到兩年前,殷凡最堅實的設計伙伴患上了帕金森,不斷抖動的手根本無法做設計,這讓殷凡下定決心研究帕金森治療科技。
殷凡扔掉了圖紙、設計書和筆,開始拿起科技醫(yī)療方面的書籍資料,研究有關帕金森的科學技術。他知道,帕金森是遺傳性疾病,而遺傳又恰恰是醫(yī)學界最為神秘的領域之一,研究醫(yī)學也許窮極他一生也無法救治幾個患者,但如果能研究出一項科技讓帕金森患者康復,那將會比醫(yī)學更高效。
殷凡放棄設計夢轉而尋求治好帕金森的道路,家人很不解,殷凡說:“我想讓那些充滿絕望的人重新看到希望?!?/p>
初窺科學技術的大門,殷凡常常為了看懂那些晦澀難懂的書籍挑燈夜戰(zhàn)。摸清了理論,實踐時又遇波折。殷凡的想法是造一條專供帕金森患者使用的機械臂,為了這個,他買了很多圖紙研究。在兩年時間里,依次解決了機械臂的接線問題和傳感器問題,完成了機械手臂的雛形。這時,英國舉辦了“倫敦市長國際學生創(chuàng)新獎”活動。殷凡想,假如參賽的話,應該能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領域,所以他報名了。
殷凡猜得沒錯,他的帕金森機械臂一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不少專業(yè)人士斷定,這將會是改變帕金森患者的發(fā)明。主辦方破例給了殷凡上臺發(fā)言的機會,殷凡說:“有人說我蠢,自己二十多年的設計師夢說放棄就放棄了,可如果用我一個人的夢換無數(shù)人的夢,不是一份更大的夢想嗎?”
殷凡的話讓人動容。是啊,肯放棄自己的夢想去成就他人的夢想,又何嘗不是實現(xiàn)了一個更大的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