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拜年,花生和錢;不要不要,朝衣袖里一倒。”這是我們那里關(guān)于過年的童謠??尚r候,我盼過年可不像其他的孩子有新的衣服和壓歲錢,因?yàn)槲腋緵]有這些。我只是希望過年的時候,能夠有一粒糖滿足我一年來對于“糖”無窮無盡的想象。
說到以前過年的事,我女兒感興趣是感興趣,但就是不懂。小時候,我女兒特別喜歡吃大白兔奶糖,可就是和她講有關(guān)糖的事情,她也不懂的。比如我小時候,老師問我們:你長大了將要做什么?這是每學(xué)期作文中必須要做的一道作文。我在作文中的理想是做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這個理想在當(dāng)時來說,屬于流行的理想,就像現(xiàn)在的小學(xué)生理想是將來要做比爾·蓋茨、做大明星一樣。可是,我承認(rèn),我這個每學(xué)期都要寫的理想是撒了謊的,因?yàn)槲易畲蟮睦硐刖褪亲鎏菑S的一名工人,每天都能夠面對糖,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連我的頭發(fā)我的衣服都跟我一起吃糖。所以十六歲到揚(yáng)州上大學(xué)的時候,我特地花了五毛錢,買了一大把高粱飴放在褲袋里,每當(dāng)老師背過去板書的時候,我就剝出一粒糖塞到嘴巴里……什么叫作甜蜜?那時那刻就叫作甜蜜。
然而吃糖在小時候來說,只能是幻想而已。家里是根本沒有糖的。除了那五分錢一包的糖精,可這也屬于母親“管制”的范圍。而門外的貨郎糖擔(dān)上的麥芽糖是需要辮子、廢鐵、廢紙、廢塑料、雞內(nèi)金來換的,可是母親已搶在我前面把它們換成了姐姐們用的發(fā)夾或者針箍什么的,所以對于貨郎糖擔(dān)上的糖我也沒有什么奢望。為了滿足自己吃糖的愿望,我吃過有些甜味的胡蜂的屁股、有些甜味的玉米秸稈和有些甜味的青棉花桃……而那些,只能勾起對甜的更為瘋狂的想象。如果“年”是糖做的話,該有多好啊!
十歲那年過年,我開始了對過年的反抗,反抗的原因不只是因?yàn)樘?,還因?yàn)檫^年沒有新衣服,我不說話,也不吃飯,母親和父親肯定猜到了我反抗的原因,但他們就是不理睬我。那一年過年我沒有出去搶鞭炮,也沒有出去拜年。到了下午的時候,母親悄悄走到我的身邊,從她布做的“腰里鉆”里掏出一粒明礬一樣的東西來,她沒有等我說話,就把它塞到了我的嘴巴里。我差點(diǎn)跳起來,原來是糖!還沒有等我問,母親告訴我,這是冰糖。原來世界上還有一種叫作冰糖的東西!十歲過年的反抗,就這樣被母親的一粒冰糖打敗了。
十歲那年的年就這樣成了糖做的年,記得十歲過年的下午,我?guī)е堑淖涛对谕饷嫱媪艘粋€下午,一直到晚上,星空罩在我的頭頂上,我看著那些閃爍不已的星星,覺得它們都是母親掏出的冰糖。
(選自《揚(yáng)子晚報》,有刪改)
傳
以前的小孩子對于糖的期待大概是今天的小朋友們難以想象的,一是因?yàn)槟菚r物資缺乏,二是那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低。作者所寫的自己小時候?qū)μ堑寞偪裣胂螅约笆畾q那年過年意外得到冰糖的幸福和滿足,讓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