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藝術指導是基于鋼琴伴奏形成的一個復雜的學科概念,對鋼琴演奏者有著很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從鋼琴、聲樂、合作、作曲、文學等方面論述其必須具備的素質,并闡述了聲樂藝術指導并不只是演唱者表演的合作者,還是其日常歌唱訓練中的教練、指導者。
[關鍵詞]聲樂藝術指導;鋼琴演奏;聲樂演唱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11-0079-03
聲樂藝術指導在西方國家伴隨聲樂藝術的發(fā)展已有了100多年的歷史,它是藝術指導門類中的一個主要分支。這一學科主要涉獵了鋼琴、聲樂、作曲、音樂史、語言等不同范疇,從而對鋼琴演奏者有著更高的要求。而聲樂藝術指導在國內一直被簡單地認為是鋼琴伴奏,以至于一直被當成是“配角”而不被重視,其教育理論也不夠完善。到底一名合格的聲樂藝術指導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和能力,這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討。事實上,聲樂藝術指導與鋼琴伴奏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相較“鋼琴伴奏”而言,“藝術指導”不僅僅是一合作者,還是一指導者,在擔任鋼琴伴奏配合演唱者的同時,還有作為教師的工作任務,那就是指導演唱者,把握整體思維,處理音樂細節(jié),以及在語言掌握、聲音運用、作品風格等方面進行指導。有人曾說,一個好的藝術指導能夠成為歌者的“耳朵、鏡子、拐杖”。這無疑意味著聲樂藝術指導所需具備的能力的多樣性和廣泛性。本文主要從鋼琴、聲樂、合作、作曲、語言與文學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聲樂藝術指導需要具備良好的演奏能力
首先,聲樂藝術指導需要具備扎實的演奏技巧,大多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都有一定的技巧難度,如舒伯特的《魔王》,中間右手是快速連續(xù)的八度三連音,要是沒有快速彈奏八度的技巧和能力,就模仿不出急促的馬蹄聲的藝術效果,營造不了不安的氣氛。二來,聲樂藝術指導應堅持鍛煉自己的視奏能力,大量地瀏覽樂譜,因為只有視譜能力提高了,才能掌握作品快,抓住音樂感覺快。與此同時,快速移調彈奏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個人嗓音及情況的不同,有時會需要藝術指導移高或者降低一個或幾個調,使歌唱者達到自己最好的演唱水平;而在國內,經常會遇到一些歌曲只有簡譜,所以熟悉各個調性,分析各種織體伴奏,培養(yǎng)即興伴奏的能力也是必需的。
具體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在合作之前,藝術指導都必須在不改一個音和不漏一個音的基礎上,單獨練習好鋼琴的伴奏部分,將作品中作曲家規(guī)定的各種表情符號、音樂術語全部表現(xiàn)出來。同時,堅持音階、琶音、和弦、八度的基礎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
2音色的控制及觸鍵方式的把握。聲樂藝術指導同鋼琴演奏家一樣,奏出的聲音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藝術水平,而其“好”不僅僅是動聽的、悅耳的??梢哉f觸鍵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其音色的不同,而觸鍵方式則需要從作曲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其作品的風格、情境。比如面對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時,要認識到風格不同,要求的音色便不同,莫扎特、海頓的作品,要求音色明亮,散發(fā)出一種典雅的氣息,所以應該下鍵干凈利落。而舒曼的作品則應該觸鍵柔和,下鍵慢,因為相較古典作品而言,浪漫派作品旋律歌唱性強,要求聲音連貫,富于穿透力,因此手指指腹觸鍵面積要大。由此可見,我們能通過手指觸鍵的不斷變換塑造不同色彩的聲音。
3音量的把握與控制。鋼琴伴奏部分要從整個音響的比例和音樂情緒出發(fā),把握如何“給量”。而把握如何“給量”不僅僅是怕壓住歌唱者的聲音,減小鋼琴的音量,又或是遵從譜面p與f 的要求,做出強弱對比,最重要的還包括從音樂的整體出發(fā),考慮鋼琴前奏與獨奏部分應該給怎樣合適的音量;在面對歌劇作品時,思考要給出怎樣的音量才能用一架鋼琴來充當樂隊的效果;在不同的演出場地,怎樣做出恰當?shù)摹敖o量”,讓琴聲與歌聲平衡。
4踏板的正確使用。連音踏板是最常見的,它能夠增加聲音的共鳴,保證旋律的優(yōu)美和連貫,并與歌聲的氣息同步。而當作品中有突弱或是很弱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弱音踏板幫忙,營造出有明有暗、有近有遠的效果。二來,使用踏板要考慮到作品的風格及音區(qū)。比如早期藝術歌曲就應采用淺踩的方式,彈奏快速音群時,可不使用踏板或是采用“顫音踏板”,以保持音群的清晰度。而浪漫派作品,就應踩深些,有利于豐富歌唱性,增添和聲色彩。另外,當鋼琴伴奏處于低中音區(qū)時,應節(jié)制使用,并且勤換踏板,以免造成音效不平衡。
二、聲樂藝術指導需要掌握必要的聲樂技巧
作為一名聲樂藝術指導,還需掌握一些必要的聲樂技巧。只有了解和把握了一定的聲樂技巧,才能對演唱者進行必要的指導和糾正。首先,要用譜面的要求規(guī)范演唱者的演唱,準確把握歌曲的音準、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然后再從演唱者的聲音、呼吸、情感等方面給予指導。音樂沒有呼吸,即等于沒有句讀,呼吸為演唱者提供力量和感情,是其音樂的動力和支持力。而呼吸的把握不僅僅在于氣息的運用和共鳴的掌握,發(fā)音的準確、音質的優(yōu)美同樣與呼吸密切相關。聲樂藝術指導應引導演唱者準確把握氣息、共鳴、吐字以及三者之間密不可分、融會貫通的關系。而對于聲樂藝術指導而言,與演唱者時刻保持呼吸同步是最關鍵的。因此,聲樂藝術指導必須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最后,即是引導演唱者對作品有
正確的理解,對音樂的細節(jié)、情感進行處理。
三、聲樂藝術指導需要與演唱者默契的配合
一首作品要被雕琢成完美的藝術品,需要的是演唱者和藝術指導的默契配合。我國著名藝術指導、鋼琴教育家李斐嵐老師在她的《鋼琴伴奏藝術縱橫》中點明了鋼琴伴奏的六個任務,即為“聽、托、帶、推、掩、調”。我認為這六個任務是一名合格的聲樂藝術指導必須具備的素質。
“聽”在于耳朵要敏感地聆聽,不僅僅是聽鋼琴的伴奏、歌唱者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聽整體的音響效果是否和諧統(tǒng)一。將演唱者的聲音與鋼琴的聲音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境界。
“托”更多的是針對鋼琴伴奏前奏、間奏、尾奏部分的要求。所奏的前奏應起到描繪意境、表達音樂主題、營造氛圍、烘托背景的作用。而間奏處于樂段或樂句之間,起著貫穿、橋梁和補充的作用,應奏出利于情感變化的連接與過渡。尾奏則是對感情內容的補充,能使音樂效果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聲樂藝術指導應當把前奏、間奏、尾奏各自的作用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為演唱者的演唱做好鋪墊。
而“帶”則指的是用伴奏的織體引發(fā)歌唱者的情緒。伴奏織體是表達作品情緒的最直接手段。不同的伴奏織體表達不同的情緒。比如,琶音的伴奏織體大多意味著要引發(fā)歌唱旋律的連貫、抒情以及流動;而柱式和旋的伴奏織體則大多要求激發(fā)演唱者激動、激昂的情緒。聲樂藝術指導要用琴聲積極、能動地與演唱者協(xié)同演繹。
“推”則針對的是關于伴奏高潮部分的要求。聲樂藝術指導要做的就是把鋼琴伴奏的旋律情緒補充,加深音樂的氣氛,比如在進高潮前給出漸強的伴奏感覺。所以“推”即為激發(fā)演唱者的情緒,促進和推動音樂的發(fā)展。
“掩”指的是在演出合作過程中,為演唱者揚長避短,彌補不足。比如歌唱者的聲音較小,就應有意識地減小鋼琴音量。
“調”指的是要具備良好的現(xiàn)場應變能力。比如演唱者節(jié)拍過趕或過拖,應及時加以調整;當遇到演唱者由于緊張,前奏彈完沒進或者中間忘詞等突發(fā)事件時,應沉著冷靜地予以配合,在不破壞音樂完整性的前提下以適當?shù)姆绞綄ζ溥M行補漏,并使之最終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另外,除了這“六個任務”,聲樂藝術指導還應充分理解合作的相輔相成,不可鋒芒太露,明白其最終目的是在于音樂作品的最終音效上取得完美表現(xiàn)。并在日常訓練中,指導演唱者從伴奏的角度去把握自己的聲音,處理感情,與聲樂藝術指導做到默契的配合。
四、聲樂藝術指導除鋼琴聲樂外還應具備的素質
聲樂藝術指導必須深入了解作者的背景、風格以及作品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背景,把握作品的個性和風格,還原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而要做到這些,就要求聲樂藝術指導對中西音樂史進行研讀,熟悉大量的聲樂作品,認識和把握不同時期、題材、風格、體裁的聲樂作品所演繹的不同。
再來便是從曲式結構及調性和聲出發(fā)。要將曲式與作品分析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把握作品的緊湊感與有機性,以及伴奏與主旋律的關系,充分理解作品,處理音樂細節(jié),塑造合適的音樂形象。以黃自的《春思曲》為例,這首歌曲是再現(xiàn)二部曲式A+B+A的結構,A段用一小節(jié)的雙音輕聲進入,刻畫出雨滴飄落的感覺,接著旋律進入,右手伴奏持續(xù)采用柱式和鉉,烘托描寫了夜晚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背景,左手伴奏則與該段主旋律吻合,進一步深化主題,襯托出夜色的深沉,刻畫一個思念情人的女人的惆悵形象。B段的展開部分則用右手流動的分解式和弦進行,描繪春天的景象,其中16~17小節(jié)左手伴奏為兩小節(jié)的長音和弦,與右手的分解琶音伴奏、主旋律的進行配合,突出了該女子對情人的思念之深。C段的結束部分,左手震音伴奏則更深入地刻畫了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結合這首作品的曲式結構、歌詞與旋律的關系、主旋律與伴奏的關系,正確引導演唱者,營造一種清新、典雅、含蓄又帶點憂郁、惆悵的情境。
另外,許多作品采用調性和聲的變化造成色彩的豐富多變,聲樂藝術指導應當把握其變化,塑造合適的音樂色彩。比如西班牙作品《柔美的秀發(fā)》,則是典型的用和聲變換來豐富色彩。因此要培養(yǎng)敏銳的和聲聽覺、恰當?shù)囊魳房刂颇芰σ约柏S富的想象力,來把握作品的情緒、理解深刻的內涵、把握其感情的色彩。
五、歌詞內涵的把握與題材內容的深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歌詞的正確把握是確保旋律演唱處理成功的前提。所以聲樂藝術指導還必須掌握意大利語、俄語、法語、英語、德語等其他語言,以便于糾正演唱者的外文拼讀、語氣及語感上的錯誤或是不足之處,同時也能更直接地引導演唱者,與演唱者默契配合。另外,有的藝術歌曲的歌詞采用著名詩人的詩作,比如中國作品《大江東去》,采用的是豪放派詩人蘇軾的代表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是通過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寫,借對古代戰(zhàn)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yè)的追念,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的憂憤之情。青主把旋律與詩詞完美結合,抒發(fā)了原詞中豪放的氣勢和懷古抒情的感慨。因此,我們必須理解歌詞的深刻內涵,才能達到音樂與詩詞的高度融合。
題材的內容多種多樣,同樣也是需要細細研究的。有關于愛情的、有描寫日常生活的、有反映愛國熱忱的等等。只有深入了解了題材,才能更細致地處理音樂細節(jié),讓音樂與歌詞達到高度融合,以及更準確地掌握好作品的內涵、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BW(D(S,,)][BW)]
結論
作為一名合格的聲樂藝術指導,要從多層面去要求自己,并實現(xiàn)自己的多重角色定位。要從鋼琴、聲樂、作曲、音樂史、語言等各方面不斷地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演奏技術,培養(yǎng)敏銳的聽力。大量讀譜,研讀文獻史論,熟悉不同時期風格的作品,掌握各種音樂理論等,并在不斷提升自身的同時正確指導、訓練演唱者,與演唱者默契地配合對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另外,在舞臺上,要保持一種既冷靜又興奮的積極狀態(tài),耳朵時刻保持警覺,全身心地投入音樂,遇到錯誤或是不足在保證作品完整性的前提下進行調整。不管是舞臺上還是舞臺下,都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實踐努力去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展現(xiàn)光彩。
[參 考 文 獻]
[1] 錢致文.怎樣提高鋼琴伴奏的演奏水平[J].鋼琴藝術,2007(01).
[2] 李斐嵐.鋼琴伴奏藝術縱橫[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08).
[3] 張桂林.鋼琴演奏與伴奏技巧[M].北京:中國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4] 李東東.探析聲樂藝術指導的素養(yǎng)構建[J].美麗中國,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