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民群眾日常食用的食品質量是否安全一向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食品的檢驗數(shù)據(jù)是判斷食品質量的重要標準。所以要保證食品質量,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提高食品檢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诖耍恼轮攸c就食品檢驗工作質量的主要控制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分析,主要是想通過此篇文章的分析,能夠對食品檢驗工作提供借鑒,以便于人民群眾能夠食用更加綠色、健康、營養(yǎng)的食品。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檢驗;準確性
前言
“民以食為天”,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食品安全的影響,所以食品檢驗工作就顯得很重要了,而檢驗的數(shù)據(jù)是不是準確將直接關系到檢驗的質量,這就需要我們千方百計地保證食品檢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檢驗時,由于各方面條件的制約使得檢驗結果和食品的實際質量有一定的誤差,這就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需要我們在檢驗時要更加的全面、具體,這樣得到的數(shù)據(jù)才更為準確。
1 提高食品檢驗工作質量的主要控制環(huán)節(jié)
1.1 選用合理的檢驗儀器、計量器具、檢驗試劑
1.1.1 檢驗儀器
有的單位只重視檢驗儀器的使用,而不重視維護,其實儀器的維護是特別重要的,因為維護可以幫助檢查出潛在的問題,從而進行良好的處理。可以自我校正儀器要保證每周都要校正。對氣密性有要求的儀器,氣密性要進行隨時檢驗,這樣能夠保證儀器始終在良好的狀態(tài)運行。
1.1.2 計量器具
計量器具是否有精確的數(shù)值是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因素。所以,食品檢驗機構應制訂,并執(zhí)行有效的計量器具管理制度,這樣能夠保證計量器具從購買到使用再到維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以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為標準,校準計量器具,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有一定的精準度。
1.1.3 檢驗試劑
檢驗試劑在檢驗過程中直接參與化學反應,檢驗結果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檢驗試劑質量的影響。不同的檢驗試劑的使用方法、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也不盡相同。有的試劑對于存放時間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有的卻需要使用時才配置。有的需要在低溫下存放,有的需要避光。有的會在存放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就要定期對試劑進行必要的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有變化就要進行再一次的配制,比如測定純凈水中的高錳酸鉀耗氧量,檢測中需要使用高錳酸鉀標準溶液和草酸鈉標準溶液,此溶液的存放如果過長,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會造成溶液濃度變化。這樣就要特別注意在使用和存放試劑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試劑的保質期和特殊要求出發(fā),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配制試劑時,應確保量取和定容的準確性。
1.2 樣品抽取及樣品制備
1.2.1 樣品抽取
隨機性是抽樣工作需要堅持的原則,取樣時要采取有代表性的部分,這樣抽取的樣品還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食品的基本情況。除此之外,還要確保取樣工具的清潔,有害物質絕對不允許參雜到其中。抽樣時要保證樣品原有的微生物狀況和理化指標,檢測前不能有污染,不能發(fā)生變化。
1.2.2 樣品制備
檢驗前的準備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對于液體樣品要混勻,固體樣品要粉碎、混勻,還要特別注意樣品成分不能發(fā)生變化。樣品的質量要想得到根本保證,還需要檢驗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里對制備完的樣品進行檢驗。
1.3 選擇合理的檢驗方法
食品質量檢驗方法的選擇要根據(jù)相關標準規(guī)定,如果方法很多,選擇時就要以檢驗性質、設備條件及樣品中待測成分的含量為依據(jù)。仲裁法是檢驗方法中較為常用的方法,如果對于檢驗結果有爭議的也可選用仲裁法?;瘜W分析法是針對那些實驗室條件不容許用儀器分析法的情況。不同食品中含某種成分含量不同時所選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這里舉一個例子。如果檢測食品中的鈣含量,牛奶中的鈣含量大概是每100克牛奶中含鈣100毫克,檢驗一般選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但是在保健品中所含鈣量可以達到20%,這時就可以選擇EDTA滴定法。
1.4 提高檢驗人員的技術水平
除了上述因素會影響食品檢驗結果外,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不容我們忽視的,那就是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這就需要科學合理地配備食品檢驗部門人員,各個崗位人員的配比要恰當。使用精密儀器的人員在上崗前必須要經(jīng)過專門培訓,培訓結束后要根據(jù)成績,結合能力和經(jīng)驗將人員分到相應的崗位上。
實際的工作中,由于人為因素而造成的誤差是無法避免的,有的是偶然誤差,有的是過失誤差。如,在測定白酒中的總酯時,由于檢驗人員的滴定速度不同而造成了檢驗結果的不同,這種誤差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為檢驗人員受到自身理解能力的問題所造成的差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就會大大降低。這就需要檢驗人員對檢驗技術有著嫻熟的掌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fā)展,檢驗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檢驗人員要不斷的充實和學習,積極掌握新技術來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1.5 完善檢驗實驗室的環(huán)境
實驗室的溫度、濕度、粉塵、氣壓及污染氣體成分都屬于實驗室的環(huán)境范疇。它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檢測結果,有的是影響檢驗儀器的性能,有的會改變試驗條件。高溫時會使樣品變質,檢測的結果也就缺乏一定的準確性。理化檢驗分析中,檢驗結果還會受到環(huán)境穩(wěn)定的影響。容量法分析時,20℃是最為理想的,在標定標準滴定溶液時,要有一個溫度校正滴定體積的程序,降低溫度對體積造成的影響,大量事實證明,在20℃時校正值為零。測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度、總浸出物和啤酒的酒精度、原麥汁濃度時,應在同一溫度下進行,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消除溫度對體積的影響。檢驗飲料中可溶性固形物時,溫度校正要控制在10~30℃內(nèi),在這期間才能檢測出校正值,獲得的結果才更為準確。
1.6 加大對相關檢驗項目的檢查力度
由于存在樣品的特性以及特殊的工藝生產(chǎn),使得有的檢驗項目的關聯(lián)性比較大,所以從相關項目的檢查入手也可以判斷檢驗結果是不是準確的。如醬油中的氨基酸態(tài)氨和全氮,全氮值大約是氨基酸態(tài)氮的二倍,如果差距太大,很可能使結果不準確,應重新再進行檢驗。桶裝飲用水中有明顯的異味,很可能是由于水中游離氯出現(xiàn)問題。檢驗蜜餞的顏色就可以判斷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的高低。
2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xiàn)如今食品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因為其涉及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人民群眾對食品要求的逐漸提高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更為深廣的意義在于會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所以,就要食品檢驗機構就要將食品檢驗的眾多環(huán)節(jié)都控制好,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食品檢驗的準確性,使人民群眾能夠食用安全放心的食品。而我們也深知,要保證食品安全放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檢測機構的責任重大,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有我們下大力氣,本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就能使食品檢驗工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周廣理.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2]王欽德,楊堅.食品試驗設計與統(tǒng)計分析[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3]李蓉.食品安全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
[4]黃偉坤.食品檢驗與分析[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7.
[5]李赫然,劉文竹,曲卉.試分析提高食品檢驗準確性的主要控制因素[J].生物技術世界,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