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不銹鋼材質手表多種常用防水結構進行對比研究,研究內(nèi)容包括防水結構特點、分析跌落試驗、耐水壓試驗、冷凝試驗等3項研究測試,分析各防水結構防水性能的強弱。結果表明:“I”形密封圈結構防水性能優(yōu)于止口扣合結構;螺紋旋緊結構防水性能最佳,尤其在防水要求高的情況。
關鍵詞:手表;防水結構;不銹鋼材質
1 概述
手表是精密計時儀器,防水手表可以避免機心因進水而造成計時不準或損壞,還可以有效防止手表內(nèi)部表盤、表針等零件變色、腐蝕等。然而我們的手表在佩戴使用過程中無時無刻不暴露在外部環(huán)境中,那么手表也自然不能避免日曬雨淋,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了手表的功能。因此,在手表的設計過程及加工過程中,對手表的防水性能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2 不銹鋼材質手表防水結構
防水手表是指手表具有一定的抗水壓力,可以防止水進入手表內(nèi)。不銹鋼材質手表的防水結構一般分為:(1)止口扣合結構;(2)“I”形密封圈結構;(3)螺紋旋緊結構;(4)鎖螺絲結構。
2.1 圖1a為止口扣合結構,屬于過盈配合[1],采用O形圈密封組件配合后的間隙,O形圈只作為密封件。常用于手表表殼-上套部位配合、表殼-后蓋部位配合。裝配時需要注意的是先將O形圈安裝在上套或后蓋止口位,采用壓力機壓入法將上套或后蓋平衡壓入表殼。過盈連接一般屬于不可拆卸的固定連接,具有構造簡單、同軸度好的特點。在裝配過程中,上套或后蓋的止口位發(fā)生彈性變形,配合面之間產(chǎn)生壓力,由于長期承受壓力而變形松弛,那么反復拆裝可能會導致配合失效從而失去防水性能。
2.2 圖1b為“I”形密封圈結構,采用“I”型密封圈密封組件配合后的間隙,“I”形密封圈既是密封件,又是連接件。常用于手表表殼-上套部位、表殼-玻璃部位配合。目前市場上手表使用的玻璃一般為藍寶石玻璃或石英玻璃,均屬于剛性玻璃,不能和表殼采用過盈配合,因此,采用“I”形密封圈結構。
2.3 圖1c為螺紋旋緊結構,其特點是配合組件配合部位采用螺紋結構,采用O形圈密封組件配合后的間隙,O形圈只作為密封件。常用于手表表殼-后蓋、表殼-表冠部位配合。螺紋聯(lián)接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連接,具有結構簡單、連接可靠、裝拆方便等優(yōu)點[2]。螺紋旋緊結構可產(chǎn)生較大的旋緊力,可使O形圈產(chǎn)生大于其他結構的變形,適用于高度防水手表。
2.4 圖1d鎖螺釘結構,其特點是配合組件由均勻分布螺釘鎖緊,采用O形圈密封組件配合后的間隙,O形圈只作為密封件。常用于手表表殼-后蓋部位配合。此結構將表殼及后蓋均勻分布同等數(shù)量相互配合的螺紋孔及沉孔以配合螺釘鎖緊,通過鎖緊螺釘確保表殼及后蓋的固定連接。
3 手表密封圈
手表的防水結構有很多,但大多都需要同時配合各種類型的密封圈來達到防水的功能。
O形圈是手表最常用的一種密封件,對于溝槽尺寸設計及O形圈規(guī)格選用都是至關重要的。手表用O形圈的材料一般采用丁腈橡膠NBR[3],除材料之外,O形圈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它的硬度,數(shù)值越大表示硬度越高。在同樣壓力下,硬度越高,抗擠出(變形甚至撕裂)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手表防水要求越高,應選用硬度越高的O形圈材料。
“I”形密封圈是手表最常用的一種密封緊固件。手表用“I”形密封圈的材料一般采用ZYTEL,是一種含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爾纖維合成的熱塑膠。具有高抗沖擊和抗磨損的能力,還具有尺寸穩(wěn)定、切削性能好等特點。
4 跌落試驗
將止口扣位結構表殼和“I”形密封圈結構表殼均在1米及2米高處做自由落體運動,重復50次。發(fā)現(xiàn)在1米高處時,兩種結構均無脫落現(xiàn)象,而在2米高處時,止口扣位結構發(fā)生脫離現(xiàn)象。
止口扣合結構的配合組件采用過盈連接,過盈連接的承載能力是由摩擦而來的,且與壓入力大小差不多,此結構為實現(xiàn)可反復拆裝的需求設計了導入角及導出角,為可拆卸性的過盈連接。故而在瞬間受到足夠的沖擊力時,表殼-上套或表殼-后蓋之間會發(fā)生脫離現(xiàn)象。
“I”形密封圈結構,通過“I”形密封圈的壓縮量產(chǎn)生的壓力將配合組件與“I”形密封圈配合在一起。因“I”形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彈性性能,在壓力作用下能均勻地向各個方向傳遞截面面積,在溝槽中有較高的填充度,故而在壓力變化時,能減少密封圈的往復移動。這也就表明其具有工作可靠性高、密封性好的特點。而且手表在跌落瞬間受到?jīng)_擊力時,“I”形密封圈本身的彈性會起到一定緩沖作用。此結構解決止口扣合結構配合組件之間脫離的隱患,同時進一步凸顯“I”形密封圈結構防水功能的優(yōu)勢。
5 耐水壓性能、冷凝試驗[4]
測試目的:測試各種防水結構表殼的防水性能。
測試設備:WF 300C(0-3ATM)或WF 350(0-10ATM)試水機、宏輝WF 205恒溫電熱板。
測試內(nèi)容:以真水加壓來測試表殼的防水性能。真水采用蒸餾水,用一端封口的橡膠管密封在裝好的表殼的壩管處,將表殼放入真水1分鐘內(nèi)加壓至額定壓力(3ATM、5ATM、10ATM),保持10分鐘,然后在1分鐘之內(nèi)將壓力降至常壓。然后進行冷凝試驗,將表殼置于50℃的恒溫電熱板上,加熱15分鐘,然后用常溫水滴滴到表玻璃上,1分鐘后擦去水滴,觀察表玻璃內(nèi)表面是否出現(xiàn)凝霧。
實驗表明:給定的額定壓力為3ATM時,四種防水結構的防水性能均為良好。考慮成本控制、加工工藝難易程度等因素,設計時一般采用止口扣位結構。額定壓力為5ATM以上時,止口扣位結構防水性能相比其他三種結構而言偏弱。額定壓力為10ATM以上時,止口扣位結構的表殼出現(xiàn)進水的現(xiàn)象,此結構不適用于10ATM以上的防水要求的手表設計,建議此時采用“I”形密封圈結構及螺紋旋緊結構。
6 結束語
雖然手表采用了密封防水結構,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出現(xiàn)一些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上條、撥針校時,表冠或壩管內(nèi)的密封圈會逐漸磨損;表玻璃受溫度影響而熱脹冷縮,會使它與表殼之間出現(xiàn)空隙;后蓋的密封圈因老化或汗水影響出現(xiàn)腐蝕現(xiàn)象,都會使手表的防水性能下降。建議最好每隔1-2年將手表送到維修點去測試防水性能,更換新的密封圈。石英表更換電池,機械表清洗加油之后都會做防水測試,保證每只手表開過后蓋后仍具備良好的防水性能。
手表的防水性能是衡量手表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防水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手表的功能。因此不論是手表防水結構的改進、新的防水性能測試方法以及發(fā)現(xiàn)新的密封性能更好材料都是值得我們繼續(xù)深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邢閩芳,房強汗,蘭利潔.互換性與技術測量[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吳宗澤.機械設計師手冊(上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3]郝木明.機械密封技術及應用[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0.
[4]QB/T1897-1993.中國防水手表[S].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