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了以鉆場鉆孔為主要抽采方式的高瓦斯煤層回采工作面,在臨近鉆場、揭露鉆場、正過鉆場等各環(huán)節(jié)過渡期間,出現(xiàn)“鉆場報廢、鉆孔失效、鉆孔接力不夠”,形成無鉆孔覆蓋的“盲區(qū)盲帶”,造成回風流、上隅角、鉆場瓦斯異常偏大的問題。通過理論分析與現(xiàn)場實踐的結(jié)合,提出了“斜交高位攔截”鉆孔、鉆場預留埋管等瓦斯治理對策,有效地解決了工作面在鉆場過渡期間的瓦斯問題。
關鍵詞:高瓦斯工作面;鉆場過渡;治理對策
1 瓦斯治理概況
岱河煤礦位于淮北煤田濉蕭礦區(qū)閘河向斜中段之西翼。井田南北長5.6km,東西寬1.3~4km,面積約19.16km2,礦井內(nèi)地質(zhì)構(gòu)造,煤層賦存不穩(wěn)定。礦井為高瓦斯礦井,目前延伸開采至Ⅲ水平??刹擅簩訛?、4、5煤,3煤是主采煤層,埋藏深、賦存條件復雜,瓦斯含量大,回采期間多采用鉆場鉆孔和老塘埋管相結(jié)合的方法治理瓦斯。
該礦Ⅲ3217工作面走向長750m,傾斜寬度160m,標高-380~-420m,煤層平均厚度2.4m,傾角8°~10°。該工作面瓦斯主要來源于本煤層和鄰近層瓦斯涌出,絕對瓦斯涌出量8.42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5.76m3/t。工作面采用U型通風,配風量為800m3/min。由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較大,回采期間采用頂板走向鉆孔和老塘埋管進行瓦斯抽采,來解決工作面瓦斯問題。
受煤層賦存、地質(zhì)構(gòu)造等因素的影響,在Ⅲ3217風巷煤層頂板施工6個高位鉆場,在每個鉆場內(nèi)布置8個頂板走向高位鉆孔,采用“4高4低(即4個長孔和4個短孔)”的布孔方式,開孔位置布置在3煤頂板巖石中,鉆孔長度100~150m,傾角8°~16°,孔徑Ф113的鉆頭開孔鉆進至終孔;終孔位置距工作面煤層頂板15~20m,鉆孔終孔位置控制在上風巷向下5~35m范圍內(nèi),鉆孔壓茬長度不低于20m。對施工完畢的鉆孔采用Ф133的鉆頭自孔口向里進行擴孔,擴孔深度不小于10m。封孔時采用3寸無縫鋼管深入孔內(nèi)套管上,并使用水泥、砂漿進行封孔。再用Ф89mm橡膠埋吸管與Φ256mm主管路連接合茬抽采。
老塘埋管即沿回采工作面風巷的上幫敷設一趟Ф312mm的鐵皮管,抽采管路每隔一定距離設一個“三通”,在進入老塘前,將“三通”打開,埋入采空區(qū),隨著工作面的推進進行瓦斯抽采。
2 問題的提出及原因分析
Ⅲ3217工作面初次放頂后,瓦斯抽采效果較好,鉆孔抽采濃度4.0~10%,純瓦斯流量2.5~3.4m3/min,老塘埋管濃度4.0%,純瓦斯流量2.0~3.0m3/min,工作面回風流瓦斯?jié)舛?.2%以下,上隅角瓦斯?jié)舛?.30%左右。但工作面推進距鉆場10m時,鉆孔抽采濃度2.0~5.4%,瓦斯純流量2.0~3.5m3/min,抽放濃度、抽放量逐漸降低,上隅角瓦斯處于臨界狀態(tài);在接近鉆場至揭露鉆場期間,鉆孔抽采純流量1.0~2.0m3/min,基本不起作用。而下一個鉆場的接力長鉆孔(壓茬20m)作用不大或不起作用,鉆孔瓦斯?jié)舛?.6~4.4%,瓦斯純流量1.5~2.0m3/min,接力孔抽采效果不佳。
經(jīng)過現(xiàn)場觀察、分析抽采參數(shù),在鉆場過渡期間,下一個鉆場抽采有效前,上一鉆場已拆除,只靠老塘埋管抽采瓦斯,作用范圍小、抽采能力有限,造成鉆場鉆孔周圍20m范圍內(nèi)出現(xiàn)抽采“空白盲區(qū)”。工作面距鉆場底板較近,受采動壓力的影響易鉆場頂板及周圍裂隙發(fā)育,鉆孔壓裂塌孔,漏氣嚴重,接力孔達不到接力的目的。而且工作面與上部鉆場溝通,在鉆場上方形成一個“瓦斯富集區(qū)”,鉆場垮落造成瓦斯瞬間涌出,上隅角瓦斯積聚,回風瓦斯0.6%左右,嚴重影響工作面的安全生產(chǎn)。如何解決鉆場過渡期間無鉆孔覆蓋的“空白盲區(qū)”瓦斯治理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3 采取的治理對策
高位鉆場掘進期間,頂板的原始應力狀態(tài)遭到破壞,產(chǎn)生了大量的微裂隙、裂隙,受工作面回采超前應力的影響裂隙逐漸增大,甚至產(chǎn)生了離層,給瓦斯的積聚提供了空間。鉆場內(nèi)頂板走向鉆孔一般布置比較密集,即便封孔質(zhì)量再高,也無法避免孔與圍巖、孔與孔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抽采負壓的作用下,鉆孔圍巖中形成了一個負壓區(qū),與抽采負壓基本平衡。大部分采空區(qū)瓦斯通過抽采孔進入抽采系統(tǒng),但一部分采空區(qū)瓦斯充填到了鉆孔圍巖裂隙中或直接吸附在圍巖上,隨著工作面的推進瓦斯補給源源不斷,鉆場影響區(qū)域的頂板巖石如同海綿體狀,吸收大量的瓦斯,而且鉆孔圍巖內(nèi)的瓦斯流向與孔內(nèi)瓦斯流向一致,最終在鉆場上方形成一個“瓦斯富集區(qū)”,所以解決“瓦斯富集區(qū)”的瓦斯問題是根本所在。
3.1 斜交高位攔截鉆孔
當工作面推至高位鉆場后,鉆場圍巖裂隙發(fā)育,頂板巖石失去支撐,受力平衡嚴重破壞,受采動影響及自身重量雙重作用,到一定程度后瞬間大面積垮落,將“富集區(qū)”內(nèi)的大量高濃度瓦斯壓入鉆場,繼而進入工作面回風流中,引起瓦斯超限。在分析了“富集區(qū)”瓦斯的特點及瓦斯超限的原因后,我們提出了“斜交高位攔截鉆孔”的方案來解決“富集區(qū)”的高濃度瓦斯。
在距離前一個鉆場20m位置的支護完好的巷道內(nèi),采用拉棚、挑頂、打錨桿、噴漿等措施,確保開孔位置圍巖完好。然后施工孔徑Ф113的鉆孔3個,傾角40°~50°,長度40~50m,終孔位置距煤層頂板30m左右,鉆孔終孔位置控制在上風巷向下8~15m范圍內(nèi),鉆孔長度在水平投影上超過前一個鉆場10m,然后合茬抽采。在抽采泵負壓的作用下,鉆場頂部積聚的瓦斯可沿鉆孔壁上行至孔口,通過攔截鉆孔抽出,減少了鉆場空間的瓦斯量。(如圖1所示)
過鉆場期間每推進2m對攔截鉆孔引管抽采濃度進行比對考察,數(shù)據(jù)表明在工作面推進至鉆場6m至揭露鉆場,斜交高位攔截孔抽采濃度上升明顯加快,最大達到9.2%,說明此時鉆場鉆孔受壓影響基本不發(fā)揮作用,下一個鉆場鉆孔達不到接力的目的,斜交高位攔截鉆孔很好地處理了過渡期間的瓦斯問題;在揭露鉆場至過鉆場后濃度基本變化不大,當采過鉆場4m時,斜交高位攔截孔抽采濃度呈下降趨勢,變化不大,回風瓦斯?jié)舛认陆担藭r下一個鉆場的長接力鉆孔開始發(fā)揮作用,兩處鉆孔“雙管齊下”發(fā)揮作用,抽采效果更加明顯。但在工作面推進至斜交高位攔截鉆孔位置6m時,由于頂板來壓,鉆孔漏氣嚴重,抽采濃度急劇下降,基本處于報廢,完成了過渡期間的使命。斜交高位攔截鉆孔在鉆場過渡期間起到了 “承上啟下”的接力作用,是頂板走向鉆孔的有益補充。(如圖2所示)
3.2 鉆場預留抽采軟管
工作面在過鉆場期間,在鉆場替棚、充填之前,將原抽鉆孔一趟的抽采管路上的“8通”中留“5通”甩到抽老塘一趟的管路上,“2通”合茬到鉆場,“3通”合茬到斜交高位攔截鉆孔。預留3根埋吸管從鉆孔甩掉敷設在鉆場頂部兩端,管口用細鋼絲網(wǎng)扎進懸空吊掛,防止堵塞孔口。利用抽采系統(tǒng)與鉆場抽采管路合茬抽采,很好地處理了過鉆場期間的瓦斯超限問題。(如圖3所示)
4 結(jié)束語
通過對回采工作面在臨近鉆場、揭露鉆場、正過鉆場等各環(huán)節(jié)瓦斯異常偏大的原因綜合研究,分析了鉆場過渡期間瓦斯“富集區(qū)”的機理,出現(xiàn)鉆孔無覆蓋“空白盲區(qū)”的原因。通過采取 “斜交高位攔截”鉆孔、鉆場預留埋管等有效的瓦斯治理對策,掩護鉆場過渡期間的順利推采,起到了較好的“承上啟下”接力作用。
參考文獻
[1]錢鳴高,石平五.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92.
[2]周世寧,林柏全.煤層瓦斯賦存與流動理論[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9.
[3]張鐵鋼.礦井瓦斯綜合治理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1.
[4]愈啟香.礦井瓦斯防治[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92:208-211.
[5]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煤礦安全規(guī)程[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王二戰(zhàn)(1976,10-),男,漢族,安徽省泗縣人,助理工程師,畢業(yè)于安徽理工大學通風與安全專業(yè),現(xiàn)任安徽省淮北市岱河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通風區(qū)主管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