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中鐵六局集團太原鐵路建設有限公司
淺析鋼筋混凝土框架施工技術質量問題
李 慧/中鐵六局集團太原鐵路建設有限公司
【摘 要】結合多年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的施工經(jīng)歷,針對混凝土分項工程、鋼筋分項工程中施工常遇的技術質量問題,分別對其問題進行闡述分析,并結合相關問題分別制定了相關措施。
【關鍵詞】框架結構;混凝土;鋼筋;和易性;試塊;施工縫級別
本框構為聶莊至東港增二線和東港站改造工程既有線右側新增二線接長而設,立交兼排水功能。由于既有擋墻無法拆除,利用既有擋土墻進行路基邊坡支擋,將新建框架橋兩側邊孔孔徑縮小。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本橋位于雙線、區(qū)間、曲線半徑R=2000m及-0.5‰坡道上,線路法線與框構橋軸線之夾角為43.6°,采用60kg/m鋼軌無縫線路,有碴道床,III型鋼筋混凝土軌枕。接長框構主體工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現(xiàn)澆施工,框架橋中孔設封閉式U型槽??讖娇驑嬛黧w長度35.8m,主體寬度7.475m,凈高6.7m,立交限高4.3m,將新建框架橋兩側邊孔孔徑由原設計的8.3m縮減為7.3m(有效孔徑由原設計6.0m變?yōu)?.28m),即原設計孔徑為(8.3+15.2+8.3m),變更后新接長王安莊框構中橋孔徑為7.3m+15.2m+7.3m。同時在王安莊框構橋兩側邊孔及U型槽外側河道內各增加兩道直徑1.5m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排水管上部施工混凝土路面,供行人及非機動車通行;主體框構采用C45砼(L2),出入口擋墻采用C35混凝土,主體鋼筋均為HRB400及HPB300,保護層厚5cm;框構頂部及邊墻設防水層,框構頂設排水坡。
2.1預拌混凝土性能現(xiàn)場控制問題
2.1.1預拌混凝土常見問題
施工單位所提的混凝土物資需求計劃向攪拌站預定的混凝土坍落度比較隨意,不符合混凝土結構構件現(xiàn)場澆注施工的坍落度要求?;炷吝\輸車司機擅自往罐車內摻水,使混凝土水灰比發(fā)生變化,致使混凝土極易離析。由于混凝土拌合物離析,硬化后的特別是豎向結構混凝土構件邊角,石子外露。
2.1.2原因分析
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質量管理意識、缺乏混凝土專業(yè)業(yè)務知識及經(jīng)驗,缺少混凝土專業(yè)人員。有的施工技術人員,在現(xiàn)場根本不測預拌混凝土的性能,或只測坍落度,至于混凝土和易性中的其他兩個主要性能(粘聚性和保水性),則基本不看、不測、不分析,不清楚做坍落度的目的,誤認為混凝土坍落度就代表混凝土的和易性。其實混凝土和易性中粘聚性(檢查方法:用搗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拌合物截錐體側面輕輕敲打,此時如截錐體逐漸下沉或保持原狀,則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倒坍、部分崩裂,則表示粘聚性不好)、保水性(檢查方法: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稀漿析出的程度來評定,如坍落桶提起后有較多稀漿從底部析出,錐體部分的混凝土拌合物也因失漿而骨料外露,則表明保水性不好;如果坍落桶提起后無稀漿或僅有少量稀漿自底部析出,則表示保水性良好)不符合要求時,所測定的坍落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只是一堆離析后的粗集料與坍落桶的差值,只有在粘聚性、保水性符合要求的情況所測定的坍落度才是真實可靠的。只有這樣才能控制入模前的預拌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
2.2施工現(xiàn)場混凝土試塊制作管理問題
2.2.1混凝土試塊制作留置的意義
混凝土試塊強度值是評定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指標,根據(jù)《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第3.0.2條規(guī)定,評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依據(jù)是28天標準方法制作養(yǎng)護的邊長150mm的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數(shù)據(jù)。依據(jù)《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第10.1條規(guī)定在強化驗收,質量過程控制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對涉及安全的重要結構構件進行驗證性檢查,目的是為了加強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驗收,而其混凝土結構實體檢測又是以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試驗強度為依據(jù)的;此外,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拆模及施工期間的臨時負荷都是以混凝土同條件試塊抗壓強度來判定的;在冬季施工期間,通過檢驗同條件混凝土試塊受凍的臨界強度,用以評定混凝土0℃以下其強度是否達到受凍強度值。因此在施工現(xiàn)場要制作管理不同用途的混凝土試塊,并進行科學、準確、公正的檢驗評定,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指導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2施工現(xiàn)場混凝土試塊制作留置所出現(xiàn)的問題
標養(yǎng)試塊造假,為保證28天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在留置試塊時隨意多摻加石子和水泥、或單獨使用高一等級的混凝土制作試塊,不能保證與澆注的構件混凝土一致。留置試塊的作用混淆、留置組數(shù)不明。試塊編號不清,沒有試件編號、部位、成型日期、強度等級等標識、甚至是沒有任何標識的白試塊。標養(yǎng)試塊未能在標養(yǎng)環(huán)境(溫度20±2℃、相對濕度95%標養(yǎng)室;溫度20±2℃的不流動的Ca(OH)2飽和溶液、PH值不小于7)下養(yǎng)護,工地隨意丟置。同條件試塊未能放到澆注成型的構件位置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留置不足,忘記留置甚至不留置試塊。
2.2.3改進措施
項目領導要高度重視、管理要到位。項目部領導要充分認識到現(xiàn)場試驗員崗位的重要性。由于現(xiàn)場專職試驗員要負責對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所有建筑材料進行取樣和送檢以及混凝土試塊的制作等任務,因此現(xiàn)場專職試驗員應具備過硬的業(yè)務綜合能力,此外項目部要有規(guī)范考核現(xiàn)場試驗員的制度和激勵機制,保證現(xiàn)場試驗工作的真實有效性。保證試驗人員穩(wěn)定的工作環(huán)境,避免現(xiàn)場試驗人員流動過大,造成試驗項目和數(shù)據(jù)銜接的追朔性、真實性問題。加強試驗軟硬件的投入,加強試驗人員的業(yè)務培訓,不斷提高其現(xiàn)場實操水平;保證試驗設施完備。
2.3鋼筋混凝土施工縫處理問題
施工縫是新澆筑混凝土與已凝固或已硬化混凝土的結合面,它是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施工中由于技術(后澆帶)或施工區(qū)段間組織上的原因不能連續(xù)澆筑,且停歇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則應預先確定適當?shù)奈恢昧糁檬┕たp。
2.3.1施工當中施工縫出現(xiàn)的問題
在施工當中,由于施工技術人員專業(yè)知識不足,缺乏施工縫留置的經(jīng)驗,施工縫留置比較隨意,給結構和后期使用功能留下好多隱患,甚至出現(xiàn)裂縫等影響結構質量性能的質量事故?,F(xiàn)場施工作業(yè)人員對已留置施工縫接頭處理不重視、不能按技術要求及時進行處理到位,所以在框架結構施工中常出現(xiàn)爛根、混凝土酥松、蜂窩等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施工縫的留置要求和處理措施《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第7.4款中規(guī)定施工縫應留在剪力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且便于施工。
對于混凝土框架柱,最大彎矩往往位于各層兩端,剪力和軸力沿各層柱高變化卻很小,通常對于框架柱施工縫的留置(基礎頂面、梁底部或柱兩端的提法)主要是考慮施工方便,施工當中由于種種原因使施工縫設置在柱中的做法也是可行的,就不應該視為技術質量問題。在現(xiàn)代建筑中,為滿足混凝土澆筑及模板支設的要求、可能會使混凝土分成若干段澆筑施工。只要對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內部應力和抗?jié)B問題有比較正確認識,施工縫處理方法合理、科學,就沒有必要對施工縫設置作過多的限制。
2.3.2施工縫的處理措施
若施工間歇時間未超過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時間(根據(jù)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不應超過2小時),繼續(xù)澆筑混凝土時,可將新混凝土均勻傾入,蓋滿先澆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搗工具穿過新混凝土達到已澆好的混凝土層內5~10cm,將新老混凝土一并搗實,結成整體。若施工間歇時間超過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時間,則必須等待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不小于1.2N/mm2時,方可繼續(xù)施工。
若施工間隔時間較長,已澆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在新澆筑混凝土前應作如下處理:
①清除接縫表面的水泥浮漿、薄膜、松散砂石,軟弱混凝土層、油污等;將鋼筋上的銹斑及浮漿刷凈;將舊混凝士適當鑿毛;用清水沖洗舊混凝土表面,使舊混凝土在澆筑新混凝土前保持濕潤;澆筑新混凝土前,在接縫上應先鋪一層水泥砂漿;將施工縫附近的混凝土振搗密實。
②梁、柱施工縫應與梁、柱軸線垂直,板墻施工縫應與板面、墻面垂直,不應做成斜坡形。
③留梁的豎向施工縫時,應先做一塊隔板,放在施工縫的位置上,再澆筑混凝士。隔板應按梁中鋼筋位置留出缺口,滿插到梁底,若隔板上下不留缺口,板就被鋼筋擋住,插不到梁底,混凝土的水泥砂漿就容易從下部流出,使梁底形成一個強度較低的水泥砂漿層。
④做板的豎向的施工縫時,為了避免混凝土收縮裂縫,可采用新加設接頭鋼筋的辦法。接頭鋼筋一般可采用φ6~φ10,其所需截面面積一般為板截面面積的0.2~0.3%,長度為插入新舊混凝土各30d,兩端加彎鉤。這種鋼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必要時上下均放。
在鋼筋混凝土框架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大量工程實踐說明,只有在施工過程中高度重視施工技術,針對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細致的規(guī)劃,嚴格遵守現(xiàn)行的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特別注意在鋼筋混凝土施工中防范常遇問題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加強規(guī)范管理,才能做出合格優(yōu)質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