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熙
摘 要:近年來,隨著英語知識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小學教育階段,學校與教師也比較重視英語課程的教學。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生活的內涵進行重點分析,同時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廣大教師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英語教學;生活化;交流
小學英語生活化是教育方法改革中一項必備的任務。教育者應當讓學生在小學生時期具有初步交流的能力。因此,學生學英語一定要與生活相結合。下面,我將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分別從英語教學生活化和營造生活化語言環(huán)境兩方面分別探究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
一、英語教學生活化
1.教材處理生活化。譯林版英語教科書是十分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都十分生動有趣。不僅如此,教材中所涉及的語言點也基本上是我們在日常溝通交流中經(jīng)常遇到的。然而,我們不能只依賴于教材上的知識點??茖W實踐證明,只有當人體的多重感官都被調用起來時,才能更加深刻的掌握學習內容,并不容易忘記。因此,教育者應將教材處理生活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育者應將生活中的英語帶進課堂。例如,在學習家庭成員的時候,教育者可以讓學生每人帶一張家庭成員的照片,讓學生主動用英語介紹他們的家庭成員,這樣,學生就學會了多種句型和短語。
2.教學過程生活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利用多樣化的貼近生活的教學手段,而不應僅僅只會死板的課堂教學。例如,我在譯林版英語教科書第四冊“A Birthday Party”的教學過程中就帶領學生模擬了生日派對的情形。首先,我和學生們一起布置了教室,將教室裝扮成生日派對的樣子,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我還另外準備了生日蛋糕、零食和生日禮物等開生日派對時經(jīng)常用到的道具。然后,我們切開蛋糕并一起唱生日歌。接著,我們一起吃蛋糕、做游戲。此次教學過程雖然不同于以往的課堂教學,但并沒有脫離書本。在游戲過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學生學到了重點的詞組和句型。例如,在生日派對開始前,學生學會了“a birthday party”;在切蛋糕的時候,學生學到了單詞“cut”;在分蛋糕的時候,大家積極地問“Which is for me,this one or that one?”;在吃蛋糕的時候,我教給學生“Lets have the cake.”句型。這種有趣的教學模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熱情,同時將英語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游戲中,學生的表達欲望被激發(fā)出來,這對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是很有幫助的。
二、營造生活化語言環(huán)境
1.建設充滿英語氣息的班級。英語氣息主要指的是物質文化氣息。在具有良好的物質文化氣息的學校、班級中英語標識隨處可見。點滴的積累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英語水平。教育者應該重視班級及校園生活化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在這種良好的環(huán)境中,英語學習氣氛會越來越濃高漲。好的英語學習風氣會使得小學英語教學事半功倍。而教室是學生們學習的最主要場所,教育者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每一面墻壁甚至每一個角落。例如,在班級中有“Be polite.”標識;在學生們的課桌上都貼著他們自己的英文名字;教室墻壁上貼著許多圖片。圖片是學生自己設計。圖片上包括學生們喜歡的照片和單詞、詞組或者句子。這樣的教室環(huán)境會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氛圍。定期更換這些圖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班級里可以設置一個英語角,在英語角里可以放置些英語期刊和英語書籍等。這樣,每位同學都會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2.積極開展英語活動。英語活動是拉近學生與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英語活動的開展有很多種形式,其中最主要也最有效果的是英語周、英語月等。在英語月里,學校將會開展很多與英語有關的活動、比賽等。英語寫作比賽將會提高學生的文章構思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英語演講比賽十分考驗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生在準備工作中,其英語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高;英語書寫比賽將會提高學生對于書寫的重視;英語歌唱比賽、話劇表演比賽等此類娛樂性較強且富有競爭氣息的比賽會帶給學生緊張感,讓學生將壓力化為動力,從而更高效的學習英語。同時學生也獲得了榮譽感和成就感。除此之外,西方的很多節(jié)日都很受小學生的歡迎,如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借助節(jié)日的氛圍,教育者應鼓勵學生用英語慶祝節(jié)日。舉個例子,在圣誕節(jié)時,教育者可以帶領學生裝扮教室,制作禮物,寫英語賀卡等。這樣,學生既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jié)日又學習了英語。另外,學校可以經(jīng)常性的播放英語廣播以推動英語學習。
3.以生活化的課外拓展帶動教學生活化。小學英語教師在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時,除了課堂教學需要生活化之外,在課外拓展方面也應該生活化,并且以課外拓展的生活化帶動課堂教學的生活化,使課堂內外有機結合,全面貫徹生活化教學理念。小學英語教師在組織課外活動與布置課外作業(yè)時,應該從學生的學習想出發(fā),注重內容和設計的生活性、可行性、創(chuàng)新性與實用性,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教師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其一,在課外活動中營造特殊的生活情境,讓小學生自由探討交流,例如,在進行《I like dogs》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繪制一些動物頭像的卡片,然后標示相應的英語單詞,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其二,在課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辦“英語學生成果”交流會,展示學習成果,鼓勵小學生在平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積累豐富的英語知識,像歌謠和諺語等,以此促進英語知識的學習。
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圍繞生活實踐展開教學,在生活化教學中,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鞏固英語知識,挖掘英語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建平.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究[J].考試周刊,2013,(51):113.
[2]王召娟.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點滴嘗試[J].校園英語(中旬),2014,(11):12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