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二毛
一位讀者向我哭訴自己初入職場第一天的遭遇:幫人做翻譯,半途被客戶“退貨”。這位讀者覺得無法承受這樣侮辱和打擊。生活中,這樣的玻璃心,太多太多。我簡單并且粗暴地回復她:“恭喜你,你終于被侮辱和打擊了?!?/p>
不能說忠言逆耳,但至少,這是我的真心話。
真的,就你這點小屈辱,算個屁啊。近的,想想馬云,1996年,跑業(yè)務(wù)被拒,還被罵為“騙子”;遠的,秦朝末年,韓信“出道”前,在家鄉(xiāng),被一屠夫欺負,忍受“胯下之辱”。哪個職場新人沒受過屈辱,甚至是侮辱!你這點遭遇,有什么好值得安慰的。
名人的故事,人人皆知,我不講。我講兩個普通人的故事。
我大學畢業(yè),第一份工作是文秘,給領(lǐng)導寫講話稿。帶我的大哥、同事,是一位從部隊轉(zhuǎn)業(yè)的筆桿子。他說自己第一次給領(lǐng)導些材料的經(jīng)歷:沒經(jīng)驗,材料寫得不對領(lǐng)導胃口。領(lǐng)導當著他的面,幾頁稿紙“刷刷”撕成粉碎。那時候沒有電腦,稿子都是一筆一劃工整謄上去的。領(lǐng)導不會說哪里寫得不好、怎么改,直接叫你回去重寫。——“當面撕稿紙,一言不發(fā),擺手,滾蛋”這個場面,腦補一下,挺傷人的?!@位同事說,那時候,誰都有自尊心,但這個自尊心會立即過去,因為誰讓你做不好?!怎么辦?趕緊學啊。買書、查資料、討教,連夜寫第二稿。第二稿不過,再來第三稿、第四稿、第五稿。第五稿過了,下一次再有類似的活,嘿,心里有底了、不怕了。慢慢的,自己成了行家里手。
第二個故事,很多廣告人、設(shè)計師看了,可能深有感觸。
我一朋友,策劃高手、設(shè)計大咖。剛畢業(yè)的時候,接了一單大活,方案做了N次,甲方老板就是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好,一揮手把策劃方案丟進垃圾桶里!不僅如此,甲方老板還說了一堆難聽的、傷自尊的話,并且要他認錯道歉。朋友說,因為客戶不滿意服務(wù),他可以道歉,但客戶踐踏自己熬夜做好的文案,是赤裸裸的人格傷害,他要報以拳頭。但是,他沒有把拳頭揮出去,因為面對客戶,他沒有選擇權(quán)。職場就是這樣。你是代表公司工作,不是代表你自己。朋友對甲方老板鞠躬說:“對不起。”說完,老板嚇壞了,并意識到自己的過分。后來,方案很快定了下來。朋友完成這個大單后,很快升職,才華施展的空間更大。后來,幾個更大的平臺看中他,爭相挖人。
對于職場新人,遭受屈辱、自尊被傷害,是一門必修課。一工作就扶搖直上,處處受人擁戴、夸贊,從來沒有受過氣,這樣的人有沒有?有才怪,除了領(lǐng)導安插進來的親戚。
既然屈辱,甚至侮辱逃不掉,不如好好正視它。把每次屈辱,當作脫胎換骨、技能精進、強大內(nèi)心的絕好機會,認識自己,提升自己。這樣,你的忍受才值得。否則,當屈辱來臨,你逃避之、淡化之、或者通過當眾耍脾氣、掉眼淚來化解問題,最后的結(jié)果只會是你被淘汰出局。
不要當“職場嬰兒”。所謂“職場嬰兒”,就像小孩子一樣,一旦受了挫折就覺得特別委屈,不知道如何是好,要么躲在舒適的角落里再也不敢出來,要么到處求安慰求寬容求理解。
孟子有句話說:“恥之于人大矣?!睈u辱感,是我們捍衛(wèi)自尊的基礎(chǔ)與追求自強的動力。職場上,當屈辱來臨,我們沒有選擇權(quán)。當你把屈辱掛在墻上,當做向上的動力,變強變大時,你才奪得了選擇權(quán)。我朋友策劃文案被扔垃圾桶的故事,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面對甲方老板的刁難,他沒有選擇權(quán),當他忍受過這一關(guān)后,升職、更多的才華得以施展、最后被好幾個更大的平臺看中,這時候,他,擁有了選擇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