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濤(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綠色施工技術在施工現場的具體應用
苗 濤(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綠色施工技術在施工現場應用的主要內容是“四節(jié)一環(huán)保”。目前,我國民用建筑行業(yè)建設投資規(guī)模正在快速擴張,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引入綠色施工技術,對加強環(huán)境保護,實現施工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合肥某商業(yè)樓盤項目工程施工情況,介紹了綠色施工技術具體應用,以為促進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行業(yè)應用提供理論與實踐經驗指導。
綠色施工技術;項目管理;應用
綠色施工技術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其融合了環(huán)境保護和經濟效益雙重理念,是先進的施工理論方法。綠色施工技術以環(huán)保、經濟為理念,以提高資源節(jié)約集約利用效率為出發(fā)點,在提升建筑施工經濟效益的同時,最大程度避免施工活動對周邊環(huán)境的破壞??梢哉f,綠色施工技術代表了今后建筑工程施工發(fā)展方向,十分值得廣泛普及和推廣。
宿州市某醫(yī)院項目于2015年7月開工建設,項目占地200畝,總建筑面積25萬m2。地下一層,地上5層,框架結構。接下來,本文將對該項目施工過程中采用綠色施工技術進行深入分析。
2.1 節(jié)材技術
2.1.1 木方接長技術
項目混凝土結構采用膠合模板+木方,使用木方約4000m3。項目使用木材接長機將短木方加工接長,以供循環(huán)使用,降低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本項目木方使用總量約4000m3,通過木材接長,可回收利用短木方約100m3,回收率約為2.5%。木方每立方價格約為2300元,該技術共為項目節(jié)約成本23萬元。
圖1
2.1.2 泵送混凝土潤管漿液的回收利用
根據《混凝土泵送規(guī)程》(JGJ/T10-2011)規(guī)定,泵送混凝土潤管漿液應妥善回收,不得作為結構混凝土施工。項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通過設置專用回收管道,漿潤管漿液回收,制作預制混凝土道板,鋪設臨時道路。項目澆筑混凝土約150次,每次回收潤管漿液約0.5m3,回收利用75m3?;炷羶r格約為約為250元,為項目節(jié)約成本18750元(見圖2)。
2.1.3 安全防護標準化、定型化設施
圖2
施工現場采用標準化、定型化的防護設施,即美觀大方,又能提高材料的周轉使用率,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圖3
2.1.4 模板施工技術
本項目木模板作為模板施工技術,。在使用前做好數據計算,保證配模精確。廢舊模板可以回收利用,例如整理后作為洞口蓋板、后澆帶覆蓋材料等。
圖4
2.2 節(jié)能技術
在施工設備方面,要選擇正確的施工設備和器械。根據施工場地、施工面積、結構設計、施工量大小、吊裝要求、經濟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考慮。本項目共采用10臺塔式起重機和9臺物料提升機,根據施工需要靈活調整施工設備進場,避免設備在現場閑置,減少租金成本,高效使用。
在施工場地采光方面,一律采用節(jié)能燈具,結合電力功率補償器使用,可有效提高電能利用效率。施工現場采用LED大燈,定時開關,可以保證施工照明需要。生活區(qū)和辦公區(qū)均采用LED節(jié)能燈照明,根據不同施工功能分區(qū),有選擇性的使用對應的燈具。
施工現場電力供應采用220V/380V三相供電系統時,這可以滿足施工需要,同時也提高了供電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配合大功率節(jié)電器使用,可以節(jié)省10~30%的電能。
2.3 節(jié)水技術
施工過程中,生活與生產用水單獨使用和計量,現場安裝節(jié)水設備和計量表,加強用水管理,指派專人做好節(jié)水管理和跟蹤,保證供水穩(wěn)定,同時做好施工人員節(jié)水宣傳教育,提高節(jié)水觀念。
在對施工現場進行總平面設計時,科學規(guī)劃和設計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布局,雨水管網與城市下水道連接,污水經過處理后才可以排放。現場施工設備和器材在指定位置清理和維修,產生的污水進行回收利用。在地下施工過程中,采用三級降水方法,做好基坑底部滲水觀測,保持出水口在坑底50~80cm處,動態(tài)跟蹤和控制基坑降水。在施工過程中,利用基坑積水作為生產和施工用水,并做好地下水水源保護,避免過度取水或者污染?;炷翝仓瓿珊螅捎脟娝B(yǎng)護法,減少用水量。
2.4 節(jié)地技術
基坑施工過程中,采用土釘墻做好支護,貼緊建筑物邊界施工作業(yè),這可以比自然放線方法節(jié)省土地資源,也可以減少土方開挖量,避免對施工環(huán)境造成更大影響。土方開挖階段,通過土方平衡計算,利用施工現場多余的場地進行土方堆放,減少土方的外運量。
建筑材料分批進場,避免施工現場材料過度堆放,不同材料按照規(guī)格、使用順序等分區(qū)域存放,輕便材料可采用貨架堆放法,節(jié)省土地空間。合理布局鋼筋、木材加工區(qū)域,提高不同工區(qū)資源共享效率。施工道路在永久道路與臨時道路設計基礎上規(guī)劃,施工產生的裸露土地,要及時復綠,保持水土,施工完成后再回復植被。
項目利用BIM仿真技術,從平面布置、施工場景模擬、綜合管線布設、圖紙變更等多方面進行應用,對提高項目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見圖5)。
圖5
4.1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
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采取分類存放方法,辦公、生活垃圾采用袋裝回收法,每天組織清理外運。施工現場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類,鋼材邊角料、電纜、廢紙等,可以回收出售給廢品站,其他不可回收建筑垃圾要統一裝運到垃圾回收點傾倒。
4.2 噪聲污染防治
在進行樁基施工時,采用靜力壓樁機進行管樁施工,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可以降低施工噪音和振動。并在場區(qū)主入口及四周設置噪聲監(jiān)測點,及時反饋施工現場的噪聲情況。
本項目工程工程量大,施工時間緊、地下水量大,施工難度較大。但是通過引入綠色施工高技術,不僅保證了工程質量達標,也提高了工程項目經濟性和環(huán)保性,值得在今后施工過程中普及和推廣。
[1]李瑋鵬.論建筑工程施工中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1(5):150~151.
[2]鄭 帥.建筑工程施工綠色施工技術應用[J].企業(yè)文化(中旬刊),2015,11(6):250~251.
[3]羅世明,曾華明,廖江勇,等.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做到綠色施工[J].中外企業(yè)家,2014,11(14):227~228.
TU74
A
2095-2066(2016)24-0180-02
201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