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冉 ,高 潔 ,陳利欽 ,劉娜娜 ,王小娟 ,王克芳
(1.山東大學 護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2;2.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護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研究生園地】
排尿行為量表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的信效度檢驗
程 冉1,高 潔1,陳利欽1,劉娜娜1,王小娟2,王克芳1
(1.山東大學 護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2;2.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護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目的檢驗排尿行為量表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的信度、效度。方法使用排尿行為量表對545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調(diào)查,按奇偶編號將其分成2組,1組272例研究對象用作項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1組273例研究對象用作驗證性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結果排尿行為量表經(jīng)項目分析后保留13個條目;經(jīng)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排尿地點選擇傾向、無尿意排尿、憋尿、用力排尿4個因子,可解釋方差的66.63%,且各條目在其相應的維度上均有較高的負荷:0.501~0.877;驗證性因素分析: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GFI=0.962,調(diào)和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AGFI=0.938,規(guī)范擬合指數(shù)NFI=0.940,增值擬合指數(shù)IFI=0.987,比較擬合指數(shù)GFI=0.987,近似誤差的均方根RMSEA=0.031,模型擬合較好;量表的總體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09,4個因子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是0.708、0.667、0.559、0.863。結論排尿行為量表在男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可以將其應用于評估我國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排尿行為狀況。
排尿行為量表;男性;糖尿??;信度;效度
排尿行為是指在各種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個體對膀胱內(nèi)尿液容量的感知及尿意產(chǎn)生后的一系列自發(fā)的與排尿有關的行為過程,包括排尿地點選擇、排尿時間、排尿姿勢和排尿方式等特定因素[1]。排尿行為與個體的膀胱健康存在密切的關系,不良的排尿行為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膀胱健康,從而導致尿頻、尿急、夜尿、尿失禁等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發(fā)生,甚至會引起尿路感染等病理變化[2-4]。近年來下尿路癥狀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口。研究發(fā)現(xiàn),超過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膀胱功能障礙[5],而由于糖尿病的多飲、多尿癥狀,患者為了避免出門在外找不到廁所或夜尿次數(shù)多的煩惱,多在離開家之前或睡覺前排空膀胱[6],長期以來,這種無尿意排尿的習慣會使膀胱容量減少,進而增加膀胱的敏感度,容易引起尿急、尿失禁的發(fā)生[7]。另外,隨著膀胱功能的進行性破壞,逼尿肌受累,排尿阻力增加,患者經(jīng)常繃緊腹肌用力以促進排尿[8],而長期腹部用力就會容易導致尿失禁的發(fā)生[9]。以上研究提示糖尿病人群的一些不健康排尿行為可能與下尿路癥狀的發(fā)生有關,因此需要對糖尿病人群的排尿行為及膀胱健康加以關注。排尿行為作為下尿路癥狀的危險因素,已引起眾多學者的重視。Wang等[1]首次根據(jù)Johnson的行為系統(tǒng)模式中排泄子系統(tǒng)理論框架明確了女性排尿行為的概念,并開發(fā)了符合心理學測量的排尿行為量表[10],為研究者系統(tǒng)評價排尿行為及其與下尿路癥狀的關系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該量表已在社區(qū)女性及女性護士中得以應用,本研究將應用于男性糖尿病患者,檢驗該量表的信效度。
1.1 研究對象 該研究資料來自于1項橫斷面調(diào)查研究,于2014年5—8月,采用方便抽樣法在濟南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內(nèi)分泌門診抽取545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經(jīng)內(nèi)分泌科醫(yī)生明確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18歲;知情同意,能夠配合完成調(diào)查。排除標準:神經(jīng)功能障礙(中風、帕金森、脊髓損傷和多發(fā)性硬化);活動期尿路感染;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終末期腎病。根據(jù)本研究的目的,將研究對象按奇偶編號分成2組,其中272例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273例用于驗證性因素分析。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nèi)容包括年齡、民族、婚姻狀況、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等。
1.2.2 排尿行為量表 中文版排尿行為量表(Women’s Toileting Behavior Scale,WTBS) 包括 17 個條目,5個維度(排尿地點選擇、無尿意排尿、憋尿、用力排尿、排尿姿勢)。劉妍等[11]在女性護士中檢驗了其信、效度,結果顯示量表結構模型擬合較理想,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02,重測相關系數(shù)為 0.929。由于男性泌尿系統(tǒng)特殊的生理結構,排尿時多取站姿,故本研究未采納原量表中排尿姿勢傾向維度的2個條目(“我不在家時會撅著屁股排尿”和“我不在家時會蹲在座便器上排尿”),各條目采取5級評分法,即“從不”“偶爾”“有時”“經(jīng)?!薄翱偸恰狈謩e計為1、2、3、4、5 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排尿行為越消極。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9.0和AMOS 21.0對資料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Cronbach’s α系數(shù)對排尿行為量表進行項目分析;使用Cronbach’s α系數(shù)判斷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采用探索性、驗證性因素分析評定量表的結構效度。
2.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探索性因素分析組:共272例,調(diào)查對象的年齡 23~83(57.26±12.42)歲;96.7%患者已婚,與配偶生活在一起,3.3%患者為單身、喪偶、離異;39.3%患者接受大學或大專及以上的教育,29.8%患者接受高中或中專教育,21.0%患者接受初中水平的教育,僅9.9%患者接受小學及以下水平的教育,說明研究對象的教育水平較高。
驗證性因素分析組:共273例,調(diào)查對象的年齡20~86(56.61±12.77)歲;93.8%的患者已婚,與配偶生活在一起,6.2%的患者為單身、喪偶、離異;32.2%的患者接受大學或大專及以上的教育,32.2%的患者接受高中或中專教育,24.5%的患者接受初中水平的教育,11%的患者接受小學及以下水平的教育。(備注:由于小數(shù)點后第2位的四舍五入,導致構成比不是100%,其中大學或大專及以上教育者88例(88/273=32.2%);高中或中專教育 88例(88/273=32.2%),初中水平的教育67例 (67/273=24.5%),小學及以下30(30/273=11.0%)。
2.2 項目分析 將排尿行為量表中15個條目進行以下3種方法篩選:(1)極端值法,使用t檢驗比較各條目高分組與低分組的得分,刪除2組得分差別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條目[12],結果顯示,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保留所有條目。(2)相關系數(shù)法,將條目與所屬維度總分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shù)<0.4(低度相關)的條目刪除[13],該量表中的15個條目與各維度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為0.337~0.872,除了條目5“我在家時沒有尿意也會去排尿”以外,其他條目與其所屬維度的相關系數(shù)均>0.4,刪除條目 5。 (3)Cronbach’s α系數(shù)法,將刪除后可以提高該維度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的條目剔除[14],憋尿維度中刪除條目11“白天,我排尿間隔在4 h以上”可明顯提高該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故刪除條目11。
2.3 探索性因素分析 將項目分析篩選后得到的量表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量表的KMO抽樣適度測量值為 0.722,Bartlett球形檢驗 χ2=1136.281,P<0.001,提示可以做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根大于1為標準提取公因子,共提取出因子2“排尿地點選擇傾向”、因子3“無尿意排尿”、因子4“憋尿”、因子1“用力排尿”4個公因子,可解釋的變異量為66.63%。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進行因子負荷分析,結果顯示,13個條目的共同度均>0.35,且所有條目的因子負荷均>0.4[13],無需再進行條目刪減。但條目4“我盡量憋尿直到回家后再排”在排尿地點選擇因子上和憋尿因子上均存在負荷,考慮到條目4在排尿地點選擇因子中的必要性,仍將該條目歸于排尿地點選擇因子中。各條目隸屬因子及因子負荷結果見表1。
表1 排尿行為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因子結構及各條目因子負荷
2.4 驗證性因素分析 該量表各維度間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各維度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029~0.239,呈低度相關,表明各維度測量的概念相互獨立,提示各維度間不存在更高階的因素,因此本研究使用的預設模型為一階四因素斜交模型。使用最大似然法對預設模型進行驗證性分析,模型識別后,預設模型χ2檢驗P<0.001,表明觀測變量的方差-協(xié)方差矩陣同預設模型不符合。根據(jù)修正指數(shù)(modification indices,MI)的提示,在項目間添加了3項協(xié)方差相關關系。結果顯示,用于評價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擬合度的各項指標,如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GFI)、調(diào)整擬合指數(shù)(AGFI)、標準化擬合指數(shù)(NFI)、增值擬合指數(shù)(IFI),相對擬合指數(shù)(CFI)、近似均方根誤差(RMSEA)均在參考標準以上[12](表2),提示該模型擬合度較好,由此得出該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表2 排尿行為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擬合度指標
2.5 量表的信度分析 排尿行為量表經(jīng)篩選之后剩余 13 個條目,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709,其中排尿地點選擇傾向、無尿意排尿、憋尿、用力排尿各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分別為 0.708、0.667、0.559、0.863。
經(jīng)檢驗,排尿行為量表經(jīng)修訂后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較好的心理測量學特征,可用于評估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排尿行為現(xiàn)狀。
3.1 排尿行為量表的項目評價 在條目篩選分析中刪除了條目5和11。通過相關系數(shù)法發(fā)現(xiàn),條目5“我在家時沒有尿意時也會去排尿”與無尿意排尿維度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偏低(0.337),刪除該條目。實際生活中,個人為了避免出門在外找不到廁所的尷尬或晚間睡眠中斷的發(fā)生,往往有出門前、睡覺前排尿的習慣,而在家時通常不會在無尿意時去排尿,因此該條目缺乏一定的代表性。通過Cronbach’s α系數(shù)法,刪除了條目11“白天,我排尿間隔在4 h以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白天排尿間隔“經(jīng)?!被颉翱偸恰痹? h以上的人僅占12.7%,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首先本研究的人群多為老年人,老年人的機體衰弱會導致膀胱功能減退;其次本研究的對象是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有多尿癥狀;另外,男性中年后易患前列腺肥大,從而出現(xiàn)尿頻癥狀。綜上,白天排尿間隔在4 h以上的人極少,問卷調(diào)查中易出現(xiàn)“地板效應”,致使該條目的代表性不足。
3.2 排尿行為量表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效度可以說明某量表能夠測量出需要測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15]。因子分析是檢驗結構效度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4個因子,分別為“排尿地點選擇傾向”、“無尿意排尿”、“憋尿”、“用力排尿”,這4個因子可解釋總變異的66.63%,每個條目都具有較強的因子負荷。但條目4“我盡量憋尿直到回家后再排”同時在因子2和因子4上出現(xiàn)負荷。從內(nèi)容上看,條目4既屬于“排尿行為地點選擇傾向”,又屬于“憋尿”,但從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角度來分析應屬于 “排尿地點選擇傾向”,且考慮到該條目在“排尿地點選擇傾向”因子中的連續(xù)性及必要性,經(jīng)課題組成員討論,決定將該條目保留并歸于該因子中。其余條目的歸因及維度結構與原量表設計基本一致,實現(xiàn)了理論結構的對等,說明排尿行為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驗證性因素分析中,使用最大似然法對預設模型進行擬合和修正。結果顯示,近似均方根誤差值RMSEA<0.050,說明模型適配度非常好,表示模型擬合度的指標:擬合優(yōu)度指數(shù)(GFI)、調(diào)整擬合指數(shù)(AGFI)、標準化擬合指數(shù)(NFI)、增值擬合指數(shù)(IFI)、相對擬合指數(shù)(CFI)均>0.090,且多接近1,提示量表具有良好而穩(wěn)定的結構效度[12]。
3.3 排尿行為量表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 信度是指研究工具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穩(wěn)定性或一致性[16],是評價量表的重要指標,信度越高,量表越穩(wěn)定。信度包括內(nèi)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其評價方法有多種,本研究采用最常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評價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根據(jù)量表同質信度>0.7代表量表信度合理的要求[12],本研究中排尿行為量表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09,信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憋尿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偏低(0.559),考慮到該量表初次應用于男性糖尿病患者中,出現(xiàn)系數(shù)偏低的情況也是可以接受的。筆者分析導致該維度內(nèi)部一致性偏低的原因可能是:(1)條目數(shù)太少,僅2個條目;(2)多數(shù)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 “憋尿”習慣,部分研究對象可能不將其看作是一種不健康的排尿問題,進而引起作答偏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過增加或修訂條目來改善其內(nèi)部穩(wěn)定性。
綜上所述,排尿行為量表對男性糖尿病患者排尿行為的測量,顯示了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評估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排尿行為現(xiàn)狀,為研究男性糖尿病患者下尿路癥狀的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評估工具。
[1]Wang K,Palmer M H.Women’s Toileting Behaviour Related to Urinary Elimination:Concept Analysis[J].J Adv Nurs,2010,66(8):1874-1884.DOI:10.1111/j.1365-2648.2010.05341.x.
[2]Sampselle C M.Teaching Women to Use a Voiding Diary[J].Am J Nurs,2003,103(11):62-64.
[3]Lundblad B,Hellstrom A L.Perceptions of School Toilets as a Cause for Irregular Toilet Habits among Schoolchildren Aged 6 to 16 Years[J].J Sch Health,2005,75(4):125-128.
[4]Bendtsen A L,Andersen J R,Andersen J T.Infrequent Voiders Syndrome(Nurses Bladder).Prevalence among Nurses and Assistant Nurses in a Surgical Ward[J].Scand J Urol Nephrol,1991,25(3):201-204.
[5]Brown J S,Wessells H,Chancellor M B,et al.Urolog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5,28(1):177-185.
[6]王小娟.2型糖尿病患者膀胱過度活動癥的現(xiàn)狀、危險因素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D].濟南:山東大學,2015.
[7]Sampselle C M.Teaching Women to Use a Voiding Diary[J].Am J Nurs,2003,103(11):62-64.
[8]劉 波,高 偉,劉 銳,等.膀胱殘余尿量水平監(jiān)測及2型糖尿病患者排尿習慣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8,12(1):105-107.
[9]Devreese A M,Nuyens G,Staes F,et al.Do Posture and Straining Influence Urinary-flow Para-meters in Normal Women?[J].Neurourol Urodyn,2000,19(1):3-8.
[10]Wang K,Palmer M H.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Women’s Toileting Behavior Related to Urinary Elimination:Preliminary Results[J].Nurs Res,2011,60(3):158-164.DOI:10.1097/NNR.0b013e3182159 cc7.
[11]劉 妍.女性護士下尿路癥狀現(xiàn)況及其與排尿行為的關系[D].濟南:山東大學,2013.
[12]吳明隆.問卷統(tǒng)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及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13]張 瑜,萬小娟,吳 臣,等.女性排尿行為信念量表的編制及在女性護士中的信度效度檢驗[J].護理學報,2014,21(1):11-1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4.01.007.
[14]郝元濤,孫希鳳,方積乾,等.量表條目篩選的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4,21(4):18-20.
[15]劉萬里,賀連香.PICC專科護士臨床相關能力評估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1):1-6.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1.001.
[16]馬景雙.社區(qū)老年人護理需求問卷的編制與信效度檢驗[J].護理學報,2016,23(7):51-5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07.051.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oileting Behavior Scale in Ma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HENG Ran1,GAO Jie1,CHEN Li-qin1,LIU Na-na1,WANG Xiao-juan2,WANG Ke-fang1
(1.School of Nursing,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2.School of Nursing,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0,China)
Objective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Toileting Behavior Scale in ma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Totally 545 ma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eted the survey. Item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in 272 of them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in another 273 patients.ResultsThe Toileting Behavior Scale retained 13 items after item analysis.Place preference for voiding,premature voiding,delayed voiding and straining voiding were extracted b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which could explain 66.63%of the total variance,and most of the items had higher load in their corresponding factors,ranging from 0.501 to 0.877.The result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ing excellent fitness were as follows:GFI(goodness of fit index)=0.962,AGFI(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0.938,NFI(normed fit index)=0.940,IFI(incremental fit index)=0.987,GFI(comparative fit index)=0.987 and 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0.031.The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 of the scale was 0.709 and the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s of each factor were 0.708,0.667,0.559 and 0.863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Toileting Behavior Scal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o assess the toileting behavior of mal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oileting Behavior Scale;male;diabetes mellitus;reliability;validity
R471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9.008
2016-05-22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ZR2015HM033)
程 冉(1992-),女,山東菏澤人,本科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
王克芳(1968-),女,山東濰坊人,博士,教授,護理學院院長。
方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