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東 王廣志/.身份證號:370598603936 .身份證號:3739890305347
生態(tài)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淺述
吳金東1王廣志2/1.身份證號:370522198603191316 2.身份證號:371322198903053417
植物配置是生態(tài)園林設計的重點和主要內容,加強對生態(tài)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生態(tài)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X公園的實例,對生態(tài)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進行研究。本文根據筆者工作實踐,對生態(tài)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生態(tài);園林;設計;植物;配置
在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中,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夠美化環(huán)境,改善空氣質量,作用不可小覷。它不僅可以提升居民審美品位,還可以減輕空氣及噪聲對人類的危害,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吸附灰塵,凈化土壤,改善空氣濕度,平衡生態(tài)環(huán)境,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協調。因此,做好生態(tài)園林植物配置尤其重要。
植物配置是指根據不同植物自身的生長習性,結合園林布局的設計要求,綜合考慮各種植物組合的季相、色彩、構圖、意境,并將其與園林山水、建筑、道路等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集觀賞、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園林空間景觀。
(一)景觀性原則
植物配置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生態(tài)和諧的景觀,所以應保持景觀在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中的可觀賞性,通過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表現出植物群落的美感,通過對各種植物材料的功能和特點的研究,根據美學設計原理和對植物群落的觀賞要求合理配置植物。
(二)均衡原則
均衡原則是指在植物配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各種植物材料的體量、質地、色彩、數量等,根據設計要求和園林觀賞需要,合理搭配,均衡布置,使景觀保持穩(wěn)定、優(yōu)美的狀態(tài)。根據植物周圍的環(huán)境,可分為對稱均衡和不對稱均衡。
(三)功能原則
在進行植物配置時,還應考慮綠色植物本身具有的功能。在城市綜合公園設計中,應重點考慮樹大蔭濃、樹形端莊、色彩豐富且具有鄉(xiāng)土氣息的喬灌、藤本及地被植物。
(一)配置結構特征分析
1.植物組成 X公園園林植物比較多,共有57 種,分屬29科。其中喬木31 種,占植物種數的53%;花灌木18 種,占植物種數的32%;草本植物8 種,占植物種數的15%。鄉(xiāng)土樹種占喬木種數的一半,絕大部分健康狀況良好;鄉(xiāng)土樹種占灌木種類的70%,喬木與灌木種類比例約為1 ∶ 0.6,整體健康狀況處于I 級水平。
2.木本植物重要值。
木本植物的重要值是反映樹種出現的相對頻度和樹種在植物群落中的作用的指標,該指標可以反映植物群落中的優(yōu)勢樹種。對X公園的5 個景觀空間和10 個樣本群落進行抽樣分析可知,共有喬木樹種19 種,按照應用頻度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垂柳、油松、國槐、樟子松、圓柏等。垂柳由于在濱水地方生長性狀較好,同時又是人們喜愛的園林樹種,其重要值超過60%;油松、國槐、樟子松的重要值均達到20% 以上。在抽樣的植物群落中,紫丁香是出現頻度最高的灌木植物,在9 個樣地均有應用;水蠟次之,在7 個樣地中有應用。由于這兩種灌木的出現頻率過高,且紫丁香的重要值高達111%,所以致使植物群落中的景觀層次不夠豐富,呈現千篇一律的現象。
3. 植物觀賞特性。
植物的觀賞特性主要體現在植物各部位的形體姿態(tài)、色彩光澤等方面。在X公園的樣本植物群落中,觀形類樹木占木本植物的比例最大,為60%,其次是觀花樹木(31.4%)、觀果樹木(8.6%),觀葉和枝干樹木占比均不足10%。觀形樹木的花多在春季盛開,占開花樹木總數的70%,夏花樹木占開花樹木的30%,秋季、冬季無開花樹木。通過分析可知,該公園的植物群落配置在季相景觀方面以春景為主,其他季節(jié)植物景觀色彩相對單調,景象比較蕭條。
(二)樹種多樣性特征分析
通過對X公園的樣地抽查可知,該公園的樹種多樣性比較好,其中喬木樹種優(yōu)勢度指數在0.6 以上的樣地有8 個,且樹種多樣性指數在1.0 ~ 1.7 以上。多樣性指數最高的樣地樹種優(yōu)勢度指數為0.8,樹種多樣性指數為1.71;多樣性指數最低的樣地樹種優(yōu)勢度指數為0.56,樹種多樣性指數為0.92。在X公園綠地的10 個抽樣樣本中,灌木的樹種優(yōu)勢度指數在0.5 ~ 0.7 之間的樣地數占總數的70%,樹種多樣性指數普遍較低。由數據分析可知,X公園的植物群落灌木樹種多樣性水平不高,且多樣性差別較大。
(三)公園各景觀空間植物配置研究
1.入口景觀空間植物配置。
城市公園的入口不僅是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入口與周邊環(huán)境相連,可以起到美化城市街景和市容的效果。所以,一般入口空間的植物景觀營造采用色彩鮮明、層次豐富的植物與入口的人工景觀進行搭配。X公園采用魚水情深花壇,在路的兩側通過布置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和疏林草地,使游人的視線隨著植物的延伸而得到舒緩。在入口廣場上擺放的立體花壇,含有一串紅、矮牽牛、雞冠花等多種花類植物,種類豐富、色彩明快,較好地烘托了入口的熱烈氣氛。
2.濱水綠化空間植物配置。
公園中的水景是吸引公園游人的一大景觀,濱水空間的植物配置研究也是園林植物配置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X公園的岸邊配置樹種不多,主要通過藝術構圖,在湖邊種植線條柔和、線條優(yōu)美的耐水植物,比如油松、國槐、旱柳等,再配以地被草坪,形成柔條拂水的效果,從而掩蓋樹種不足、條石駁岸的缺點。
3.園路景觀空間植物配置。
園路分為主園路、次園路和散步小道3 級,園路綠化包括行道兩側樹及喬木、灌木、花、草等復合植物配置。X公園園路采用油松、垂柳等冠大蔭濃的喬木樹種作為行道樹,樹下層密植綠籬,不但起到遮陰和分隔空間的功能,還能強化園路的延伸感,在有些次園路兩側密植丁香、紫葉李、山桃等小喬或灌木,有些次園路采用一側配置喬灌草復層結構,另一側列植行道樹的不對稱配置,有些園路兩側配置成自然植物群落。散步小道采用喬灌草組成的植物群落,色彩層次豐富,搭配錯落有致。
4.植物主景空間植物配置。
園林植物主景空間植物配置需結合地形地勢進行,經過藝術布局組合,以植物材料為主體的群落和草坪邊緣整體配置成植物群落,形成疏密有序、開合有致的林緣線。X公園的植物主景空間以開闊草坪布局為主,在草坪邊緣配置喬木以圍合草坪空間,在草坪中央零星點綴花灌木,不但提高了灌木的成活率,而且增加了草坪的景觀層次和空間美感。典型的植物空間植物配置有:喬木+草坪、喬木+灌木+草坪、灌木+草坪等。具體配置可采用:國槐+ 草坪、國槐+ 油松+ 草花、油松+ 珍珠梅+ 小云杉等。
本文通過對X公園的植物配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植物配置種類較多,鄉(xiāng)土植物占比較大;二是植物配置的多樣性和均勻性較好,通過樣本的分析,喬灌木的樹種優(yōu)勢度指數達到0.6 的地塊在70% 左右;三是植物配置層次豐富,各層次間過渡自然;四是植物季相景觀不豐富,景觀連續(xù)性差。春季開花植物約占70%,夏季占30%,秋冬季基本沒有開花植物。因此,應引進秋冬季節(jié)開花樹種和常綠植物,以彌補景觀連續(xù)性差的缺憾。
[1] 王俊壽.西方園林植物配置與借鑒[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
[2] 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4.
[3] 劉誼,凌玲,羅明哲.談城市園林中的植物配置原則[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6,2(21):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