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下午,中國首個由大陸企業(yè)家、科學家共同發(fā)起的民間科學大獎——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大獎目前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兩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金?!吧茖W”獎獲得者是香港大學教授盧煜明,表揚他在無創(chuàng)產前胎兒基因檢查方面的開拓性貢獻;“物質科學”獎獲得者是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理由是他在新奇量子效應方面作出的開拓性工作。
未來科學大獎旨在“啟蒙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影響社會風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于科學”。獎勵在大中華地區(qū)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讓科學家成為偶像和時代英雄;同時鼓勵中國的年青人與孩童,以科學的態(tài)度和向往,闖進新世界,成為未來的脊梁。
作為中國首個非官方、非營利、民間發(fā)起的科學大獎,未來科學大獎無疑是一項創(chuàng)舉,它的誕生源于一群有識之士對未知世界的美好期待。
不要停止思考未來
公關界翹楚武紅多年來在博鰲亞洲論壇、《財經》年會、陸家嘴論壇等高端論壇中,穿梭于政經兩界高端人群。有一天,在翻看《奇點臨近》一書時,“未來”二字突然從她腦海跳出來:中國的未來需要什么?人們不能只關注當下賺錢啊,總要抬起頭,想一想未來10年、20年我們會往哪兒走。
“這正是我想做的。它就像我心中的一個夢?!蔽浼t馬上行動起來尋找資金。真格基金創(chuàng)始人徐小平是武紅找的第一個人。當他聽到“未來”的創(chuàng)意時脫口而出:“我很久沒有這么興奮了,當年我們小的時候,就有《小靈通漫游未來》,我們從沒停止過思考未來?!?/p>
就這樣帶著“讓商業(yè)反哺科學,用科學成就未來”的信念,一批大眾所熟知的科學家、投資人和企業(yè)家用對科學的專注和對社會的關懷搭起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最后一英里”,這是有溫度的一英里,也是充滿希望的一英里。
2014年夏天,十余位企業(yè)家、投資人紛紛加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許多人都擁有頂尖名校背景:百度公司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碩士就讀于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聯(lián)想集團CEO楊元慶畢業(yè)于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好耶集團董事長陳恂在斯坦福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chuàng)始人沈南鵬曾被視為數學天才,碩士畢業(yè)于耶魯大學……他們雖多年從商卻并未泯滅好奇心。擁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信息科學碩士學位的金沙江創(chuàng)投董事總經理丁健說:“把財富當成了成功的很重要的標準后,中國人對科學的好奇心事實上被壓抑了,覺得好奇心是孩子的事,不是一個成功者該干的事。實際上人類最偉大的成功都是被好奇心推動的?!?/p>
關于科學的創(chuàng)新
2015年1月20日,未來論壇創(chuàng)立大會盛大開幕。在結束致辭上,未來論壇創(chuàng)始理事、高瓴資本集團創(chuàng)始人張磊發(fā)起了做中國自己的科學大獎的倡導。一個民間倡議的“科學大獎”就此浮出水面。
短短一年間,未來論壇成功舉辦了12期講座,應邀而來的科學家皆為業(yè)界翹楚:張首晟、張雙南、潘建偉、李凱、謝曉亮、丁洪、文小剛……當這些蜚聲學界的大家走上講壇時,臺下的觀眾不僅有曾經的部級領導,也有知名的企業(yè)家、投資人,當然也有高校的學子,甚至是踴躍提問的小學生。
2015年12月26日,圣誕節(jié)后,重度霧霾籠罩北京。清華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毛淑徳教授即將登上年度最后一期講座,未來論壇秘書長武紅一度擔心到場的觀眾會比較少,但很快她發(fā)現(xiàn)自己多慮了,蜂擁而入的觀眾迅速占滿了偌大的會場。更讓她意外的是,那天來了很多小朋友?!拔乙恢弊鱿氯ァ?,她有些感動,“也許一個孩子只是聽了一次科學家的演講,就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科學,正在以充滿活力的嶄新姿態(tài)站在聚光燈下,被中國乃至世界見證。而這一切,還僅僅是個開始。民智強則科學強,科學強則中國強。推動科學,成就未來,現(xiàn)在正是最好的時代。
素材解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科學夢。這樣的夢想讓我們不滿足于俯瞰腳下的方寸之地,而是要仰望蒼穹,讓一己短暫微渺的生命融入更壯麗開闊的世界中去。這個夢想可能褪色,但永遠不會死去。未來科學大獎的科學家和企業(yè)家們鋪就的這“最后一英里”,將現(xiàn)實與夢想連接起來。即使社會已經被浮躁和喧囂充斥,走過這“最后一英里”,也終究可以到達科學之夢的彼岸。
話題運用:未來與科學;遠見卓識;好奇心;科技興國……
(資料來源:新浪網、新華網、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