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波
有趣的搭檔
文/凌波
地球上生活著很多形態(tài)各異、習慣不同的動物,
可世界卻如此奇妙,
一些外形與習性迥異的動物
不僅共同生活在一起,
還成為了相依相伴的好搭檔。
除了腹部,斑馬全身布滿了寬寬的黑色條紋。這些條紋是天然的保護色,幫助斑馬更好地隱藏自己,躲避危險。斑馬的視力非常好,能同時看清遠處和近處的目標;斑馬的聽覺敏銳,即使在進食的時候也會豎起耳朵,警惕任何危險的來臨。
不過,由于斑馬肩高只有1.2—1.4米,看不到更遠處的危險,這時它們就需要好朋友鴕鳥的幫忙了。鴕鳥是現(xiàn)存體形最大的鳥類,成年鴕鳥可高達2.5米。鴕鳥的目光銳利,它們成群地生活在一起,吃東西時會不時地抬頭看看遠方,及時發(fā)現(xiàn)危險,并通知斑馬。斑馬行走時會驚起很多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而它們正是鴕鳥的美食,這就是鴕鳥喜歡和斑馬居住在一起的原因。
尼羅鱷體形龐大,是非洲最大的鱷魚,它們平均身長3.7米左右,最長的可以達到6米。尼羅鱷以羚羊、水牛等動物為主要食物,可如此兇殘的尼羅鱷對一種小鳥卻非常和善,它們允許小鳥在自己周圍嬉戲玩耍,甚至還讓小鳥飛進自己的嘴巴里,這種鳥就是埃及鸻。由于它們和尼羅鱷的親密關系,人們又把它們叫作鱷魚鳥。
埃及鸻非常小,類似普通的鴿子,身長只有15—30厘米,不過它們的羽毛非常鮮艷,由黑色、白色、灰色和淺黃色4種顏色交織在一起,特別醒目。它們以昆蟲、各種肉屑和水蛭作為自己的食物。為了吃到鮮美的食物,它們常常飛到鱷魚的大嘴巴里去取食,用它們尖尖的喙把鱷魚的牙齒打掃得干干凈凈。它們非常機警,常常能比鱷魚更早地發(fā)現(xiàn)危險,振翅飛走,而此時鱷魚也會借機把自己藏起來。
動物們會相互合作、共同生活,人類和動物也會互惠互利,合作共存,最為典型的就是響蜜、蜜獾和非洲土著。
非洲的野生蜜蜂通常會把蜂巢建在高大的樹上或中空的樹干中,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可是非洲的土著居民總是能夠找到豐富的蜂蜜。人們甚至曾經(jīng)認為非洲土著有某種特異功能,其實非洲土著只是借助了響蜜而已。
兇猛的尼羅鱷有埃及鸻這樣忠實的鳥類朋友,龐大的非洲犀牛也有自己的哨兵朋友,那就是犀牛鳥。
犀牛龐大而粗壯,四條短腿就像四根粗壯的柱子,體重為500—3600千克。犀牛很強壯,可它們從來不會主動傷害其他動物,碰到傷害時的第一反應是躲閃。只有在陷入困境時,犀牛才會變得暴躁,盲目地沖向敵人。犀牛的皮膚又粗又硬,幾乎沒有毛,但皮膚上有很多皺褶,皺褶之間的皮膚不僅細嫩,還常常會有寄生蟲住在里面。這些寄生蟲讓犀牛覺得非常癢,不得不跑到泥潭里去打滾,或者請犀牛鳥幫忙。
犀牛鳥是捕蟲好手,它們會成群地落在犀牛的背上,不斷地啄食皺褶里的寄生蟲。由于犀牛的痛覺不太發(fā)達,犀牛鳥的啄食不會讓犀牛覺得疼,反而覺得舒服,像撓癢癢一樣,因此犀牛特別歡迎犀牛鳥的光臨。
犀牛鳥不僅幫犀牛驅蟲,還能幫助犀牛避開危險。犀牛膽小,喜歡逃避,可它們的視力非常不好,不善于提前發(fā)現(xiàn)危險。而每當危險來臨時,犀牛鳥都會圍著犀牛飛上飛下,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提醒犀牛早做準備。
看,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它創(chuàng)造了弱小的動物,但教給了它們機警;它創(chuàng)造了兇猛的動物,卻弱化了它們一部分身體機能;它創(chuàng)造了人類,人類的智慧讓他們與動物們和諧相處,既會利用動物,也會和動物合作。不過,由于人類對環(huán)境的過度開發(fā),很多動物都瀕臨滅絕。擁有強大智慧的人類應該怎么做呢?那就是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因為這樣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