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之爭
明代中期有“復古”和“解放”的文學爭論。復古派以“前七子”與“后七子”為代表,提倡文學復古,認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此后的文學皆為末流,不值一讀。解放派則反對復古,推崇“唐宋八大家”的文體解放,因此,也被稱為“唐宋派”,代表人物有歸有光、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解放派認為:“今世以琢句為工,自謂欲追秦漢,然不過剽竊齊梁之余,而海內宗之,翕然成風,可謂悼嘆耳?!彼麄冎S刺復古派“頗好剪紙染采之花,遂不知復有樹上天生花也”。復古和解放之爭,古已有之,今后還要反復。
部分新疆地名的漢語意思
克拉瑪依:黑油(維吾爾語)。
吐魯番:都會(維吾爾語)。
哈密:瞭望墩(維吾爾語)。
阿克蘇:白水(維吾爾語)。
喀什噶爾:各色磚房(維吾爾語)。
塔里木:宜種之地(維吾爾語)。
烏魯木齊:優(yōu)美牧場(蒙語)。
阿爾泰:黃金之地(蒙語)。
巴里坤:老虎爪子(蒙語)。
塔爾烏塔:旱獺之地(蒙語)。
察布查爾:糧倉(錫伯語)。
克孜勒蘇:紅水(柯爾克孜語)。
塔什庫爾干:石頭城堡(塔吉克語)。
賽里木:祝愿(哈薩克語)。
潤筆
潤筆,原指使用毛筆時先用水泡一泡,把筆毛泡開、泡軟,以便更好地吸收墨汁?!端鍟ぞ砣恕む嵶g傳》記載,鄭譯是隋文帝的開國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國,后因貪贓納賄、疏于職守及不孝順母親遭彈劾。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鄭譯與自己同生共死建立隋朝,又想召回鄭譯,于是就命令內史令李德林草擬詔書,恢復鄭譯的爵位,丞相高穎戲謂鄭譯曰:“筆干了?!编嵶g則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后來,人們就將付給文人墨客撰文寫詩作畫的酬勞稱為“潤筆”。除銀兩外,還可以用糧食、布帛等物品來支付潤筆。有的文人則隨自己喜好收取潤筆,如王羲之愛鵝,李白要酒喝,而蘇東坡則羊肉也收。史上最貴的文章要算西漢時司馬相如所撰的《長門賦》,共633字,獲潤筆黃金百斤。
文藝復興之父
意大利學者、詩人弗蘭齊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自幼酷愛文學,尤其喜歡古典作品,他一生用了大量時間研究古典文化,把古典文化看做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他說:“在我感興趣的事物中,我總是著意于古典,因為當今世代對于我常常是難以忍受的?!背鲇谶@一想法,他不辭勞苦,四處周游,盡力搜集希臘、羅馬的古籍抄本和歷史文本,然后反復閱讀,認真校對,并用自己的觀點予以詮釋和闡述。他把自己的文藝思想和學術思想稱之為“人學”或“人文學”,大聲疾呼要來“一個古代學術——它的語言、文學風格和道德思想的復興”,以此和“神學”相對立。彼特拉克是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個人文主義者,因此被譽為“文藝復興之父”。他以十四行詩著稱于世,他的抒情詩是在繼承普羅旺斯騎士詩歌和意大利“溫柔的新體”詩派愛情詩傳統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特點是格調輕快,韻味雋永,善于借景抒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為歐洲抒情詩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被后世尊為“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