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是一個年輕的實習醫(yī)生。在外科做手術的時候,最害怕的是當一切消毒都已完成,正準備在病人身上動刀的時候,突然從你的身后,遞過來一只透明的培養(yǎng)皿。這是讓你用已經消完毒的手指,在培養(yǎng)基上抹一下。若干時日后,打開培養(yǎng)皿,觀察有無菌落生長,以檢查你在給病人手術前,是否徹底消毒了手指。
于是我消毒的時候就格外認真。先要用硬毛刷子蘸著肥皂水,一絲不茍地直刷到腋下。然后整個雙臂浸泡在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桶里,度過難熬的五分鐘。胳膊從酒精桶里拔出后,為了保持消過毒的無菌狀態(tài),只能在空氣中等待它們漸漸晾干,無論多么累,都不能垂下手腕,更嚴禁用手指接觸任何異物。
我的同學是一位漂亮女孩,她的手很美,但在豬毛刷子日復一日的殘酷“撫摸”下,很快就變得粗糙無光。由于酒精強烈的脫脂作用,她的手臂也像枯樹干,失去少女特有的潤澤。
以后的日子里,她洗手的時候開始偷工減料。
有一天,我們正高擎雙手,等著自己的臂膀風干時,她突然說,我的耳朵后邊有點癢。可能癢痛難熬,她電光石火地用消過毒的手,在自己耳朵后面抓了一把。我驚愕得說不出話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正在這時,護士長走了進來,向我和同學伸出了兩個細菌培養(yǎng)皿……
其實事情還是可以挽救的。同學可以向護士長申明情況,然后重復煩瑣的洗手過程。但她什么也沒有說,哆哆嗦嗦地探出手指,在培養(yǎng)基上抹了一下……
病人術后并發(fā)了嚴重的感染,刀口潰爛腐敗,高燒不止,醫(yī)護人員陷入緊張的治療和搶救。過了幾天,在我的同學抹過的培養(yǎng)基上,呈現出茂密的細菌叢,留下指紋狀的菌落陰影,正是引致病人感染的險惡品種。
那一刻,她落下一串串眼淚。由于她的過失,病人承受了無妄之災。
隨著年歲漸長,我從中悟出了許多年輕時忽略的道理。
首先是感染和腐敗幾乎是一種必然。鐵會生銹,木頭會腐爛,水面布滿青苔,密閉的房屋長毛生霉……細菌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真是不可思議地強大,任何僥幸心理都是萬萬要不得的。
二是防感染和腐敗的措施,只要認真執(zhí)行,是一定有效的。凡是認真執(zhí)行了刷手要訣的人,手術后感染率幾乎是零。
三是同樣的致病菌,每個人的抵抗力不同,結局也就有天壤之別。一個人遭受細菌的感染不可避免,但有了足夠的準備,即使敵人侵入,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殲滅。
最后是要找到一個黃金般的點。老醫(yī)生說,任何藥物都是有毒性的,要找到一個最恰當的劑量,既干凈徹底地消滅了病菌,又最大限度地保護挽救病人,這是一門藝術,一個好醫(yī)生的職責,就是要找到這個像黃金分割率一般寶貴的結合點……
病菌和微生物向我們撒下天羅地網,我們將會有更優(yōu)秀的醫(yī)生、更強大的藥品、更嚴格的消毒手段,但加強自身的抵抗力,永遠是最重要的。在曠日持久的戰(zhàn)斗中,不斷地完善自己修復自己,人類才會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