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軍 王有菊 趙則民 張海軍
(吉林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吉林 132013)
彩葉風箱果優(yōu)良個體及抗寒無性系的選擇*
董德軍 王有菊 趙則民 張海軍
(吉林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吉林 132013)
通過對紫葉風箱果和金葉風箱果三個種源優(yōu)樹(母本)與種源地實生風箱果優(yōu)樹(父本)進行品種間雜交,進行混合采種和播種,應用地徑為限定指標對播種苗進行篩選,選擇出地徑粗壯、生長優(yōu)良的1年生彩葉風箱果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38個作為初選候選樹,以彩葉風箱果優(yōu)良個體為試材進行扦插無性擴繁,營建彩葉風箱果無性系測定林。然后應用田間越冬抗寒指標篩選法,即以平均凍梢長度,凍害率及凍害指數(shù)為最終指標進行抗寒彩葉風箱果無性系的選擇。結果顯示,共計篩選抗寒彩葉風箱果無性系19個,其中抗寒紫葉風箱果無性系11個,抗寒金葉風箱果無性系8個。
紫葉風箱果;金葉風箱果;優(yōu)良個體;無性系;抗寒指標
彩葉風箱果包括紫葉風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和金葉風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 var.luteus),均屬薔薇科風箱果屬植物。紫葉風箱果和金葉風箱果葉子分別為紫紅色和金黃色;夏季開白花,花序密集,花色美麗;果在夏末秋初變紅色。該樹種花、葉、果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用于城市綠化,可孤植、叢植和帶植,適宜庭院觀賞,也可作綠籬和花徑材料,并且可作防護林和水土保持林下木。其具有色彩鮮艷、觀賞期長、易于形成大色塊景觀的特點,可以彌補城市淡花季節(jié)色彩單調的缺憾,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國內對彩葉風箱果研究僅限于無性快繁技術、抗寒性、花色素苷的提取及其穩(wěn)定性等方面[1-4],對抗寒金葉風箱果和紫葉風箱果優(yōu)良個體以及優(yōu)良無性系選擇的技術研究未見報道。本研究以生長健壯的地徑、兩年田間平均凍梢長度、凍害率和凍害指數(shù)為度量指標,對雜交彩葉風箱果播種苗進行篩選,選育出優(yōu)良個體及抗寒無性系,為選育出抗寒彩葉風箱果優(yōu)良無性系提供依據(jù)。
1.1 材料
通過對紫葉風箱果或金葉風箱果優(yōu)樹HL、SL和KY三個種源(母本)與種源地實生風箱果優(yōu)樹(父本)進行品種間雜交,進行混合采種,2012年秋季采收三個種源的彩葉風箱果種子,2013年3月初在吉林市林科院實驗室進行室內播種和夏季移植,秋季進行混合選擇,選擇出地徑粗壯、生長優(yōu)良的1年生彩葉風箱果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作為初選候選樹,以優(yōu)良個體為試材進行扦插無性擴繁,2014年4月中旬營建彩葉風箱果無性系測定林(表1)。
試驗于2015和2016年4月末,以1~2年生金葉風箱果和紫葉風箱果38個無性系和風箱果1個無性系(CK)測定林為研究對象,進行田間越冬抗寒指標調查。
表1 彩葉風箱果種源地理位置及氣候概況
1.2 調查方法
采用生長健壯的地徑為限定指標和田間越冬抗寒指標篩選法進行彩葉風箱果優(yōu)良個體的選擇[5]。因最終要篩選出矮化和速生抗寒彩葉風箱果優(yōu)良無性系,為此,不把高生長作為限定指標,僅以地徑為限定指標,篩選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
抗寒性測定以各個無性系平均凍梢長度,調查其凍害率及凍害指數(shù)為最終指標,篩選出抗寒彩葉風箱果無性系。參照李靜等[6]、高國麗等[7]的方法,根據(jù)彩葉風箱果受凍害狀況確定凍害等級、分級標準和各等級代表數(shù)值(表2)。對各個無性系每株彩葉風箱果的凍害程度進行現(xiàn)場測定,確定凍害等級,整理匯總所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各個無性系的平均凍梢長度、凍害率和凍害指數(shù)。
按照李靜等[6]介紹的方法計算出凍害率和凍害指數(shù):
各數(shù)據(jù)采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相關分析。
表2 彩葉風箱果無性系凍害等級與分級標準
2.1 以地徑為限定指標篩選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
以地徑為限定指標,標準為平均值+1個標準差以上,入選率為2%左右,最終篩選38個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由表3、表4可知,紫葉風箱果HL種源篩選出1#~7#7個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KY種源篩選出8#~11#4個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SL種源篩選出33#~41#9個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金葉風箱果HL種源篩選出12#~18#和27#8個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KY種源篩選出19#~26#8個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SL種源篩選出42#~43#2個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共計篩選彩葉風箱果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38個,其中紫葉風箱果20個,金葉風箱果18個。
2.2 以田間越冬抗寒性指標篩選抗寒無性系
將38個彩葉風箱果無性系和1個風箱果無性系測定林中各個無性系的凍害調查數(shù)據(jù)整理匯總并分別計算平均凍梢長度、凍害率和凍害指數(shù)。
表3 紫葉風箱果播種苗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選擇結果
表4 金葉風箱果播種苗進超級苗優(yōu)良單株選擇結果
表5 紫葉風箱果無性系和風箱果田間越冬抗寒指標
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經(jīng)過田間越冬后,彩葉風箱果各無性系枝條受凍害程度不同2#、7#、13#、27#、42#和43#無性系表現(xiàn)為2年生凍害指數(shù)均高于1年生,說明隨著苗齡的增長,其抗寒性下降;其他無性系均表現(xiàn)為2年生凍害指數(shù)低于1年生,說明隨著苗齡的增長,其抗寒性有所提高。為此,把這樣的無性系暫且保留,把隨苗齡增長,其抗寒性下降的無性系,即紫葉風箱果2#和7#無性系和金葉風箱果13#、27#、42#和43#無性系全部淘汰。
表6 金葉風箱果無性系和風箱果田間越冬指標
剩余的彩葉風箱果無性系中,紫葉風箱果篩選標準為2年生平均凍梢長度小于2 mm,凍害率小于25%,凍害指數(shù)小于10%作為入選無性系;金葉風箱果篩選標準為2年生平均凍梢長度小于等于3mm,凍害率小于等于35%,凍害指數(shù)小于等于15%作為入選無性系,其他的彩葉風箱果全部淘汰。由表5可知,入選的抗寒紫葉風箱果無性系為4#、6#、9#、10#、33#、34#、36#、38#、39#、40#、41#,共計11個無性系,其中,4#、6#、33#、38#、39#抗寒性最強,其抗寒性與風箱果(CK)田間越冬表現(xiàn)的抗寒性相當,篩選的紫葉風箱果田間越冬抗寒次序為4#、6#、33#、38#、39#>34#、36#>9#、10#>40#、41#。由表6可知,入選的抗寒金葉風箱果無性系為12#、14#、15#、16#、17#、18#、20#、25#,共計8個無性系,其中,14#、15#抗寒性最強,其抗寒性與風箱果(CK)田間越冬表現(xiàn)的抗寒性相當,篩選的金葉風箱果田間越冬抗寒次序為14#、15#>12#、18#、20#、25#>16#、17#。
3.1 應用生長健壯的地徑為限定指標對不同種源的彩葉風箱果播種苗進行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的篩選,共得出彩葉風箱果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38個,其中紫葉風箱果優(yōu)良個體20個,金葉風箱果優(yōu)良個體18個;應用田間越冬抗寒指標篩選法對入選的38個彩葉風箱果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進行無性擴繁,建立無性系測定林,然后進行田間越冬抗寒無性系篩選,共得出抗寒彩葉風箱果無性系19個,其中紫葉風箱果抗寒無性系11個,金葉風箱果抗寒無性系8個。
3.2 通過實際調查與分析發(fā)現(xiàn),應用地徑為限定指標和田間越冬抗寒指標篩選法大大減少了內、外業(yè)調查與分析工作量,使每一步調查分析都有了明確的目的性;應用田間越冬抗寒指標,即平均凍梢長度、凍害率和凍害指標三個篩選指標可以較為客觀反映彩葉風箱果抵抗低溫、干旱、凍拔和倒春寒等多種環(huán)境因子綜合抗寒能力,此方法較為直觀,易操作,實用于同類型超級苗優(yōu)良個體和抗寒無性篩選的推廣與應用。本研究因課題完成時間限于2年,田間越冬抗寒指標調查僅完成2年,調查期間并末出現(xiàn)歷史極端氣溫,并不能完全代表篩選的抗寒彩葉風箱果無性系具有真正的抗寒性,為彌補這一缺憾,下一步對篩選出的抗寒彩葉風箱果無性系需進行室內人工超低溫脅迫法,即常溫水培恢復性生長試驗、半致死溫度LT50和MDA含量生理指標進一步測定其抗寒性,綜合篩選出抗寒彩葉風箱果優(yōu)良無性系。
[1]周玉珍,李青,蘇雪痕.金葉風箱果的硬枝扦插繁殖技術[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0,22(5):100-101.
[2]連永剛.紫葉風箱果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育苗技術[J].林業(yè)科技,2010,35(6):56-57.
[3]劉曉東,翟曉宇,施冰.金葉風箱果和紫葉風箱果的抗寒性[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1,39(4):18-20.
[4]劉曉東,于晶.紫葉風箱果葉片花色素苷的提取及穩(wěn)定性[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1,39(2):38-39,81.
[5]戚繼忠,李順梅,刁紹起.α-亞麻酸新油源植物-接骨木優(yōu)良個體的選擇[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8,36(1):75-76.
[6]李靜,樊秀成,范廣吉,等.垂榆凍害調查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J].吉林林業(yè)科技,2010,39(5):37-40.
[7]高國麗,張冰雪,喬光,等.火龍果種質資源的耐寒性綜合評價[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33(3):26-32.
第1作者簡介:董德軍(1966-),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保護及園林植物引種馴化研究。
(責任編輯:張亞楠)
The Excellent-individuals Selection and Superior Clone Selection of Physocarpus amurensis
DONGDej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y Science Jilin City,Jilin132013)
Preliminary studies on intervarietal crossing between Physocarpus amurensis and wild species. The seeds have been mixed collected and sowed.The 38 excellent-individuals have been found in one year old seedling,and the selection indicator was ground diameter.The clone of 38 excellent-individuals got through cutting.The clone have been selected through field wintering,and average frozen tip length,freezing injury rate and cold injury index were indicato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9 clone have been found in 38 clone.There are 11 clone of Physocarpus opulifolius.There are 8 clone of Physocarpus opulifolius var.luteus.
Physocarpus opulifolius;Physocarpus opulifolius var.luteus;Excellent-individuals;Cold clone;Resistances indicators
S682.1+9,S603.4
A
1001-9499(2016)06-0001-04
2016-09-20
*吉林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園林綠化植物抗寒彩葉風箱果優(yōu)良無性系選擇技術研究”(吉市科字201343),合同編號:20132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