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淑
一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fā)現(xiàn)至今,二十多年間,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截至2015年底,中國估計有81萬人感染艾滋病,江蘇省已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6萬多例,兒童正在治療的有近30人。
在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有很多人默默無聞,卻以一顆愛心守護著人們的健康和安寧,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來臨之際,筆者采訪了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主任、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先進個人徐曉琴,聽她講述艾滋病檢測背后的故事,給廣大讀者包括為人父母者一些常識,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我們必須警鐘長鳴。
徐曉琴是江蘇第一批艾滋病實驗室檢測員,1992年大學畢業(yè)后,她在醫(yī)院從事臨床流行病的檢測工作,2000年,她被調(diào)到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檢驗室——當時全省唯一的艾滋病確證實驗室。
十幾年一直奮戰(zhàn)在一線,徐曉琴親眼目睹了一個個感染者的生活。徐州一個病人感染后,獨自住在離村比較遠的小屋里,靠別人送飯過去,身體虛弱得幾乎不能下床;印象更深的是一個中年婦女,那天她來到檢測室,進門先趴在桌子上大口地喘氣,等緩過勁來,她突然大哭:“醫(yī)生,人家都說我不行了,請您救救我!”多年之后,這個因為輸血感染的婦女一臉蠟黃、渾身無力的樣子還留在徐曉琴腦海中,那時,我國還沒有針對艾滋病毒治療的藥。
我國從2004年開始進口抗病毒相關藥品,并加快了自主研發(fā)的步伐。用藥后,徐州一位原先臥床的感染者可以下地干活了,那位婦女的身體也有了很大恢復,很多感染者都開始接受有針對性的治療,這讓徐曉琴心里有些安慰。
2002年的一天,實驗室闖進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手里提著文件袋,身穿考究的西裝,他一進門就說:“醫(yī)生,我要檢測一下,我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彼木o張焦慮害怕都寫在臉上,采血的時候,胳膊一直在發(fā)抖。
當時,每次做檢測,徐曉琴和她的同事都會主動跟檢測者聊天,講解關于艾滋病防治的知識,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因為感覺到這個檢測者內(nèi)心的恐慌,徐曉琴和同事們跟他聊了一上午。原來,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次高危性行為后,他總覺得自己得病了,感覺身體哪里都不舒服。檢測報告要等幾天,臨走時,他感激地說:“我現(xiàn)在感覺放松了很多,周五來拿報告,如果是陰性,我一定請大家吃飯?!?/p>
不知為什么,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徐曉琴有一種莫名的擔心。檢測結果出來的那一刻,看到是陰性,徐曉琴松了一口氣。艾滋病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中的大部分人平時不愿暴露個人感染的真相,不愿意留下真實姓名或者電話,徐曉琴沒法第一時間告訴他檢查結果。到了拿報告的日子,他沒有來,又過了幾天,他的家人來拿報告。徐曉琴得知,沒有等到檢測結果,他就選擇了離去。那幾天,徐曉琴和同事的心里很難受。
徐曉琴總覺得,如果他對艾滋病有更多的了解,或許就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出于恐艾心理,人們接受這方面的信息確實比較少。為了充分利用檢測機會,徐曉琴總是和同事一起,盡量對每一個檢測者給予更多的專業(yè)輔導,最初的艾滋病防治知識,就通過他們傳播到一個個人及相關的人群中。
面對艾滋病毒,有的人怕連累別人,有的人卻無所謂。有一個檢測者的檢測結果顯示不確定,需要復檢。徐曉琴跟他交談,向他普及艾滋病防治的知識,讓他這段時間保護好自己,也要保護好家人,盡量不要發(fā)生性行為。一個月后復檢,結果已經(jīng)是陽性,可怕的是,才剛剛懷孕一個月的妻子也被感染!后來,江蘇省把單陽家庭配偶納入檢測范圍。
每個艾滋感染者的背后都有一群人,他的配偶、家庭,他的社會交往圈。在這個圈子中,一個人感染,其他人也有可能被感染。因為隱私保護的需要,不能透露他們的信息。不再擴大傳染面,只能期待于感染者的良知。
二
隨著感染者基數(shù)越來越大,再加上其它各種因素,新發(fā)感染者數(shù)量一直在增長。2000年時,全省每年大約有幾十例感染病例,后來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現(xiàn)在一年有幾千例。徐曉琴檢測過的最小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才5歲,當實驗結果出來,她拿著報告單的手有點顫抖,她不敢想象,這個孩子以后會有怎樣的生活。其實,感染艾滋病毒后,如果按照規(guī)定服藥,降低病毒數(shù)量,其傳染性就會大大降低,自己也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但有些感染者認為自己的身體并沒有什么變化而拒絕服藥。徐曉琴介紹說,一個健康人從感染上艾滋病毒到死亡,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表現(xiàn)不一樣。
第一階段稱為急性感染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會出現(xiàn)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癥狀,如發(fā)熱、咽喉炎、皮疹、淋巴結腫大等,在2—3個星期內(nèi),這些癥狀會自然消失。
接著,感染者進入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被稱為無癥狀期,約占從感染到死亡整個過程的80%時間,這時的病人被叫作艾滋病毒攜帶者,表面上大多數(shù)感染者是健康的,與正常人沒有區(qū)別,只是其體內(nèi)的免疫系統(tǒng)正在與病毒進行著無形的斗爭。
艾滋病毒每天都摧毀大量的免疫細胞,而骨髓則通過加速生成新的細胞來加以補償,但是,新細胞的補充速度總是趕不上細胞損失的速度。當感染者體內(nèi)的免疫細胞已無法與艾滋病毒抗衡時,就標志著進入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階段,稱有癥狀期,這時,感染者被叫作艾滋?。ˋIDS)患者,他們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時根本不會對人的生命產(chǎn)生威脅的普通傳染病如肺炎等,一旦進入AIDS的肌體就會無法控制,發(fā)病后基本就無可挽救。
全省的血液采樣都要送到省疾控中心來檢測,因為檢測送樣的時效性問題,徐曉琴和她的同事們不得不經(jīng)常加班加點,不管多晚,不管是否是周末,只要樣品一到就開始檢測,隨時處于待命狀態(tài)。因為從事特殊的行業(yè),徐曉琴特別注意規(guī)范工作流程,避免職業(yè)暴露。盡管非常小心,但在一次使勁拔開管子時,血液樣品一下濺到她眼睛里。她趕緊去水池邊反復清洗,雖說醫(yī)學常識告訴她感染的風險不是很高,但心里還是有一點忐忑,直到三個月后的檢測結果出來,她的心才放下來。
最揪心的是非典時期,那天下班后,她接到電話,讓帶上生活用品,馬上到單位集合,她心里就明白了,江蘇省組建非典病毒檢測實驗室,她被抽調(diào)到了。那時,女兒還很小,只能電話聯(lián)系,忙碌的時候,甚至電話都沒有空打。
2008年,全國61個省市大調(diào)查,艾滋病毒感染者逐漸增多,江蘇開始在全省組建實驗室,目前全省艾滋病檢測網(wǎng)絡已擴展到1個省級確證中心實驗室、18個確證實驗室、13個市級篩查中心實驗室以及687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1678個艾滋病檢測點,形成了覆蓋各個地區(qū)、各類重點人群的綜合監(jiān)測網(wǎng)絡,每年監(jiān)測各類高危人群近5萬人。
除了檢測工作,徐曉琴更多是將精力放在了對全省檢測技術人員的培訓上,每年舉辦各類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培訓班,開展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現(xiàn)場督導和質(zhì)量考評;加強對監(jiān)測資料的分析利用,及時準確掌握艾滋病疫情變化情況和流行趨勢,發(fā)表了近10篇有分量的學術論文,為制定和完善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一個個檢測者、一管管血樣,徐曉琴都深知背后的分量,這么多年,她倍感艱辛,卻從未放棄,她希望做好監(jiān)測工作,把好艾滋病防治的第一關,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