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燁 邢鐵紅
【摘 要】1825年,在維也納的一個音樂世家里誕生了“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他的到來改變了歐洲音樂的歷史。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風格獨特,不僅旋律優(yōu)美動聽,而且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他一生寫了很多經典的圓舞曲,還有進行曲等其他體裁的音樂。之后,小約翰施特勞斯開始了輕歌劇的創(chuàng)作。他將經典的圓舞曲融入到輕歌劇中,使輕歌劇的音樂形象更加豐富多彩。他所創(chuàng)作的輕歌劇很多,唯有《蝙蝠》這部劇最為經典。2012年,《蝙蝠》登上了中國國家歌劇院的舞臺。本文將對作者的生平簡介、音樂風格以及《蝙蝠》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輕歌劇;小約翰施特勞斯;《蝙蝠》;圓舞曲
中圖分類號:J8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037-01
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是奧地利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小提琴家,1825年,他出生在維也納一個音樂世家,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第一個兒子,也是最被父親賞識的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從7歲開始創(chuàng)作圓舞曲,一生創(chuàng)作了一百二十余首維也納圓舞曲,主要作品有《藍色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活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安娜波爾卡》和《春之聲圓舞曲》等,因此,被人們譽為“圓舞曲之王”。
小約翰施特勞斯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藝術家,1844年他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并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主要以演奏本人和父親的作品為主。他的圓舞曲風格與眾不同,其旋律優(yōu)美動聽,節(jié)奏清晰,曲調委婉流暢,使人聽后心情愉悅。因此,維也納圓舞曲在整個歐洲很快流行起來,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在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中,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被列為主要演奏曲目之一。1855年,他被圣彼得堡邀請擔任夏季音樂會的指揮,時間長達十年。1863年得到皇室貴族的賞識,被邀請指揮皇室宮廷舞會。
小約翰施特勞斯在輕歌劇的創(chuàng)作上頗具天賦,在奧芬巴赫的強烈鼓勵下開始了輕歌劇的創(chuàng)作。他創(chuàng)作了16部輕歌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蝙蝠》和《吉普賽男爵》。
《蝙蝠》是一部以喜劇為主題的歌劇,劇情幽默、語言豐富,有趣的對白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國內外,《蝙蝠》是上演頻率最高的輕歌劇經典劇目,很多知名的歌劇院將它訂為新年的“賀歲劇目”。在整部歌劇中,大家能夠欣賞到波爾卡、圓舞曲、恰爾達什、進行曲等耳熟能詳的西洋音樂經典,可謂一場盛大的音樂盛宴。在劇中,女仆阿黛莉這一角色最為璀璨,小約翰施特勞斯用熱情浪漫刻畫了一個機智、聰明及美麗的人物形象,她所演唱的詠嘆調《笑之歌》備受花腔女高音的喜愛,因此被譽為花腔女高音演唱技巧的“試金石”。
《蝙蝠》是以劇本《年夜》為腳本所改編的,而《年夜》這部劇是由法國人梅耶克和阿列維改編,他們根據德國作家貝涅狄克的喜劇《監(jiān)獄》為初版,進行再度創(chuàng)作并改編。維也納劇院的經理被《年夜》劇本深深吸引,因此花重金買下這部劇作為腳本,但是由于小約翰施特勞斯不精通于文字的寫作,且學識也不夠淵博,因此沒有能力參與劇本的創(chuàng)作。小約翰施特勞斯很清楚問題出在哪里,因此,他將哈夫納和格內兩位作家請來并對劇本進行修改,改編成適合于在舞臺上演出的輕歌劇腳本。通過小約翰施特勞斯敏銳的直覺,再加上法奧兩國四位作家的共同努力,創(chuàng)作出了三幕德語輕歌劇《蝙蝠》。
幾十年以來,國外歌劇在中國上演的道路并不平坦,對于輕歌劇在中國上演更是經歷了許多波折。輕歌劇和喜歌劇是一個很難出成果的舞臺劇,在中國上映的歌劇大都是厚重的歷史題材,演員也缺少喜劇的專業(yè)性訓練,因此,在近幾年的歌劇舞臺上,除了反復排演的歌劇《小二黑結婚》和外國歌劇《塞維利亞理發(fā)師》《費加羅的婚禮》《賈尼斯基基》外,很少有喜歌劇和輕歌劇上演。在中國的歌劇舞臺上,在演出外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時,導演往往加入一些中國小品式的笑料,或者要求演員把自己裝扮成外國人,這也使中國的輕歌劇和喜歌劇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瓶頸”。
去年在國家大劇院首次演出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獲得極大的成功,國家大劇院版《蝙蝠》由著名指揮家李心草擔任指揮,英國著名戲劇導演史蒂芬勞利斯擔任導演,舞臺設計師由弗蘭克菲利普施略斯曼擔任,在場景的設計上遵循德奧的傳統(tǒng)風格,打造出不一樣的浪漫夢幻場景。該劇采用德文演唱、中文對白的新形勢,尤其在第三幕,中國喜劇明星陳佩斯(飾演獄卒)的加入,添加了許多喜劇包袱,為該劇增添了許多笑料,更加便于中國觀眾對整部輕歌劇的理解和欣賞。在演員方面也是星光熠熠,不僅有海歸新星莫華倫飾埃森斯坦伯爵,還有中國知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紅飾羅薩琳德,梁寧擔任主角,飾奧洛夫斯基王子,更重要的是,在整部歌劇的排練和演出中,更鐘情于民族題材的創(chuàng)作,并運用了中國的元素,將中國的歌劇事業(y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作者簡介:
孔 燁(1985-),女,滿族,黑龍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學學習。
通訊作者:
邢鐵紅,工作單位: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