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俗竹
賣一份愛買一束花開
文◎俗竹
據說,愛一個人,就喜歡為她花錢。一個人有多愛你,就看他把多大比例的錢給了你。那,如果有這樣兩個人,他們身無分文,卻愿意專門為你去賺錢,只為給你買一束很普通的康乃馨,你會確定他們很愛很愛你嗎?
不是語無倫次,不是無病呻吟,這是一個很樸實無華的橋段:今年母親節(jié),我14歲的女兒,4歲的兒子,聯手去街頭賣花,用自己的勞動送給我一份天下最純美的禮物——姐弟倆親手為我插的花束。
我曾經是個很浪漫的女人,愿意為夢去流浪。自從兒女雙全,我的世界便是周而復始的勞作,我的心滿滿的,我的時間更是滿滿的,以至于沒有空隙去思考任何節(jié)日,何況,母親節(jié),于我而言,還為時過早。因為都養(yǎng)孩子是我養(yǎng)你小,你養(yǎng)我老,然而我生育太晚,等我的兒女成家立業(yè),我已然白發(fā)蒼蒼。之所以能樂此不疲地像陀螺一樣旋轉,是因為我心甘情愿踏著這樣節(jié)奏前行。所以,今年的5月8日,我也沒有任何悸動,按部就班地送兒子上課、吃午飯,然后送女兒上課。
下車的時候,惜字如金的女兒對我說:“媽媽,你去市場給我批點鮮花,下課后我要去步行街賣花,用我自己的錢送你禮物。”
沒等我回應,兒子興奮地喊起來:“我也去,我也去,我也要給媽媽買禮物,好吧?我親愛的姐姐。”
“好的,臭小子,那你要乖乖聽我的!”
我有些意外地和女兒確認:“你真要去賣花?你會嗎?”
“真的!你讓我試試,賣不出去,就把花都送給你!哈哈!”
我倒不懷疑她的誠意,也樂于看到她有走上街頭的勇氣??墒俏伊私馕壹倚≈?,那是個大家閨秀,凡事喜歡別人主動,從不多言多語的女孩兒,和賣花姑娘的形象相去甚遠。不管怎么說,難得人家一片孝心外加雄心壯志,咱得鼎力支持。于是,我拉著兒子去了鮮花市場,不懂行情,加之車輛擁堵,隨意地批了100朵康乃馨,十把雛菊,本來我喜歡薰衣草,那邊交警喊我挪車,我匆匆離開。等于是很不用心地做了一次采購員。又買了最便宜的單朵的包裝袋兒,在老師樓下等女兒。兒子倒是很敬業(yè),從看到花開始,就精心地做起了護花使者,在后座上老老實實地守護著。臨下課我拜托老師借給女兒一把剪刀,算是完成了粗略的準備工作,這個過程,我感覺像是對待孩子的游戲一樣,不覺輕笑。明白,我是在寵愛他們,如同包容他們的一個鬧劇。
到步行街時,是下午3點半。微風拂面,陽光正好,女兒尋了一處靠近垃圾箱的長椅,讓我只管坐好參觀,由她統領進程。我便靜靜地坐到一邊,享受起少有的輕閑。女兒小心地剪掉多余的花枝,一朵朵插進漏斗形的紫色的小包裝袋,兒子從旁協助,不時地喊我,擺個鬼臉,不像做生意,像是過家家。半個多小時后,我才注意到,姐弟倆干了一件挺大的工程,居然有一大捧鮮花抱在女兒懷里!這時,兒子手里拿著一朵花,聽姐姐一聲令下,兩個人奔向了人流。
此時,我才發(fā)覺自己有些慌亂,怕她們會被行人撞到,被行人沖散,怕一眼照顧不到弄丟了她們。我不知所措地跟在后面,不敢打擾,不敢放松,精神高度緊張,目不轉睛地記錄著她們稚嫩的腳步。此時的風還有點涼,看著迎風而立的一雙兒女,我很想流淚。眨眨眼睛,看看天空,又突然覺得,落日余暉下的姐弟倆那樣美麗。
兒子是率先進入角色的。他五官倒不是很好看,只是很喜慶地組合在一起,表情特別豐富,又生著兩個酒窩,只要不發(fā)怒,看上去就是笑瞇瞇的。他站在姐姐身邊,還知道不遠離姐姐,時常還回頭看看我是否跟上。自來熟兒,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不住嘴兒地沿街叫賣:“節(jié)日快樂!一朵兩塊!哥哥,買花吧!姐姐買花吧!阿姨買花吧!叔叔買花吧!”花沒等賣呢,倒是惹來很多關注的眼神。姐姐雖說是行動的發(fā)起者,卻一時沒有擺脫靦腆,一直微笑著,對于大家的詢問和注視,很羞澀。大約15分鐘,她們沒有開張,兒子有點泄氣,女兒也有點失望,她們不時地回頭看看我。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孩子們走出家門走向人群的好時節(jié),我應該幫助她們完成這個過程。于是,我終于調整好心態(tài),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很篤定地鼓勵她們:“這樣就可以,最好別走那么快,因為人流是更新的,你如果一直在動,肯定會與很多人失之交臂,既然賣東西,你們可以略微固定一個位置,就像攤位一樣,這樣,顧客的機會多一些”。
第一筆生意是女兒接著兒子的叫賣聲,鼓起勇氣對一群學生模樣的人主動推銷的,沒想到,最后成交的卻是旁邊一個年輕的阿姨。她對這小姐倆很好奇,從兒子手里買了一朵花,遞給兒子兩元錢,兒子非常珍惜地塞到衣兜里,還趕緊拉上拉鎖。我走到年輕阿姨的身邊,輕聲說了聲“謝謝”。她大概看我不太像個沿街乞討的吧,很真誠地說:“這樣挺好的”。
有了交易,就有了信心,接下來,孩子們更賣力氣,越來越嫻熟,生意漸入佳境。兒子賣出去十幾朵,單枝,女兒話不多,屬于守株待兔型的,不過人家倒是真有好運氣,碰見的都是大主顧,幾乎都是幾朵,十幾朵賣出去的。兒子管錢,有個現象就是:只愿意進不愿意出,給錢就往兜里塞,讓他找零就很麻煩,大家都看笑話一樣耐心地等他。其中最大的一單是36元錢,兒子特意舉著100元跑過來讓我找錢。我用成人的第一思維暗自擔憂:這會不會是假錢啊,我也不認識,假錢可就虧大了,不找吧,怕女兒心疼這大生意;找吧,假的也不能說,他們肯定承受不起這份挫敗。心想:算了,就算讓她們交實習費了!我不動聲色地笑盈盈地找錢,心里咯噔咯噔的。
她倆越來越興奮,兒子看著漸漸鼓起的口袋特別得意,這時女兒卻冒出一個念頭:“我想送花,可以嗎?”
呵呵!女兒今天一直對自己進行挑戰(zhàn)。得到我的首肯,女兒真的拿起兩朵花,逢人便問:“白送的花要不要?”然后,女兒又得到一個很讓她費解的現實:送花給陌生人,好像比賣花還難。好多人第一念頭都是躲著她,然后都說不要,她只送出去一朵,還是給了一個帶小孩的媽媽。
夜幕降臨,我不斷催促賣花的姐弟倆收工,她們倆有點樂此不疲,最后戀戀不舍地跟著我進了餐廳。暖暖的屋子里,我很滿足的夸獎著她們,把我的欣慰告訴她們。然后夜色朦朧中,我們余興未盡地回了家。此時,我的孩子們在街頭已經站了四個小時。
進了家門,我們迫不及待地計算成果?;ㄆ茡p了5朵,剩余36朵康乃馨,4把雛菊,差8元沒賣到本錢。我非常認真地總結:這個結果很讓我吃驚,沒想到你們會真的去賣花,還真的能賣出去,竟然還賣到本錢。也就是說,剩下的花都歸我了,你們真的是用自己賺的錢,給媽媽買了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鮮花,這是母親節(jié),媽媽收到的最純美的禮物。我是天下最幸福的媽媽!”
兒子飄飄然地問:“你很愛我們吧?”
女兒低頭一笑,指揮弟弟:“來,咱倆一起給媽媽插花!”
于是,在母親節(jié)這天的晚上9點多,我擁有了這用心插成的花束。是我的女兒,兒子,用軟軟的童音,做了4個小時的花童,用踏實的腳步變換的金錢,用稚嫩的小手一朵一朵為我繪制的美好畫卷。
她們當街叫賣的,是一份愛,買回來的,是一束花開。
編輯/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