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毅
摘要:輸電線路承擔著分配以及輸送電能給用戶的重擔,它的施工在整個電力工程的施工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輸電線路施工技術以及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著電力工程的進度以及質量,決定著電力工程的成敗。加強對輸電線路施工技術的探討意義深遠。本文針對輸電線路各關鍵工程的施工,探討其施工技術。
關鍵詞: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技術
一、輸電線路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分析
1.輸電線路基礎工程簡析
桿塔被埋入地下的部分即被稱為輸電線路的基礎,它是保證桿塔在外力作用下,不發(fā)生傾倒或沉降、變形的重要部分。巖石的錨桿與嵌固、陶挖與階梯型基礎、大板、灌注樁、斜插板式基礎以及復合式沉井基礎等是輸電線路基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輸電線路基礎工程施工中,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手段,對個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重點把握,滿足施工圖紙設計的質量要求,保證輸電線路安全運行。
2.輸電線路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復合式沉井基礎施工技術分析。復合式沉井基礎是一種新型的基礎形式,它主要適用于易產生“流砂”現象或地下水位比較高的軟土地基部分。復合式沉井基礎主要由方形臺階基礎上部與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沉井下部兩部分組成。(上部)埋入的臺階基礎與(下部)沉井頂部的露出鋼筋連成為一個整體。高壓輸電線路使用的基礎中較為典型的是普通鋼筋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共同澆制的基礎,非常適用于水源比較充足,且具有砂石的地段。在基礎的施工中,一般的基礎埋深要保持在4m左右,基礎深寬比通常為1.5,下部沉井的直徑一般為2.55m左右。由于上拔拉力的影響,轉角塔的基礎應采用抗上拔拉力強且重量、體積大的混凝土基礎,從而確保轉角塔的穩(wěn)固性。但在某些需要控制混凝土用量的情況下,鋼筋混凝土基礎也是一種較為適宜的選擇。
(2)巖石的類型及其基礎開挖。巖石基礎開挖的方法選擇要根據巖石的類型進行確定,通常而言,1類為未經風化或者風化程度較低的巖石,整體埋于覆蓋層之中,運用鋼釬打孔進行開挖,有回彈的現象,且用錘劈開巖層的難度較大。2類、3類、1v類分別為輕風化、中等風化與輕重風化的巖石。針對各類不同的巖石基礎開挖方法,都要保證巖層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整體性。且?guī)r石基礎開挖后,需要清理孔壁內的浮土、活塞以及石粉。
(3)基坑排水技術分析。暗排水法與明排水法是基坑排水的兩種主要的方法。①暗排水法。較為常用的是埋設管井與井點濾水管于基坑的四周,并通過總管進行抽水的連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的井點排水法。這種排水法常適用于普通輸電線路的基礎施工,并可采用比較輕型的井點水噴射泵。②在開挖基礎時,設置集水井于坑底,并通過機動水泵、人力等方式排量>10m/Ab的情況下,應選擇機動水泵進行排水,且排水量應根據基坑涌水量進行確定水于坑外的排水方法被稱為明排水法。運用明排水法,當涌水量進行確(通常為1.5倍-2倍的基坑涌水量。開挖明排水基坑時,混凝土沉井法、鐵沉箱法、混凝土護筒法比較適用。
(4)塔桿基礎坑的回填。桿塔基礎的形式不同,其回填土的夯實程度也存在著差異。①拉線基礎與現場澆制鐵塔基礎。這類型的塔桿基礎存在著重量與體積較大的特點,從而使基礎自重承擔了較大部分的上拔拉力,土壤所承擔的抵抗力較少。這就要求土壤的夯實度≥70%的原狀土密實度。②對于電桿基礎(不帶拉線)拉線預制基礎等,這類塔桿本身的體積較小,且重量較輕,大部分的上拔拉力由土壤承擔,要求土壤的夯實度≥80%的原狀土密實度。③對于帶拉線的電桿基礎或重力電桿基礎而言,基礎本身承擔了大部分的抵抗力,要求基礎回填土要分層填實。
二、輸電線路的桿塔與架線工程的施工技術
1.桿塔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1)桿塔的選擇。電力工程輸電線路供電的可靠性與經濟性以及建設速度,維修的方便性都直接受桿塔結構與類型選擇的影響,塔桿工程施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即是合理選擇桿塔的結構與類型?,F目前,我國桿塔形式主要分為直線桿塔與耐張型桿塔兩種。考慮到施工的難度與運輸等因素,在出線重直檔距比較大、出線跨越較大的地區(qū),鐵桿是較為適宜的選擇。然而便于運(如平地、丘陵等)以及施工難度較小的地區(qū),可推廣運用鋼筋混凝土桿以及預應力混凝土桿等。
(2)桿塔組立。分解組立與整體組立是我國輸電線路最主要的兩種桿塔組立方式。對于鋼筋混凝土桿而言,由于其多采用平面結構,且桿身多為焊接,單件的重量非常大,因此它的組立采用現在地面組裝,然后再采取抱桿進行整體組立的方式。
2.架線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架線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架線前期準備放線連接、觀測馳度與緊線施工等各種環(huán)節(jié)。其中放線與進線是該工程施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1)放線施工技術。盡量選擇磨損系數,小輪徑偏大的滑車,通?;嚨妮啅健?0倍導線直徑較為適宜。同時確保導線直徑與輪槽槽徑匹配。放線時,要確保其它導線與鋼心鋁線的損傷面積≤5%導電部分的損傷面積。若單金屬絞線與鋼心鋁線的損傷面積>25%的情況下,均須切斷線路并重接。
(2)緊線施工技術。電力工程輸電線路的緊線施工需要確?;A混凝土強度為100%的設計強度值,且桿塔組裝比較完整等情況下進行施工。為防止在緊線施工中,桿塔橫擔位移、塔身變形的情況出現,需在耐張塔受到張力的反側進行臨時的拉線,且要保證拉線與地面夾角≤45°,且張力值要符合設計標準。此外,在緊線施工中,要確保避雷線與導線的正誤差的最大值≤500mm,其弧垂誤差≤2.5%。
三、輸電線路的檢修施工技術分析
在輸電線路遭到自然災害的破壞情況下,要及時進行檢修施工,且在施工后還要補足相應變動的工程圖紙。同時,輸電線路的短接地線的檢修施工中,要確保其截面積≥25mm2,且必須使用軟銅線進行接地,并利用金屬棒進行接地端的臨時接地,金屬棒的埋入地中的深率≥0.6mm,直徑≥10mm此外,在利用鐵塔地時,可進行各相的分別接地,同時要確保接地線與鐵塔的連接部分有良好的接觸。
總之,電力工程輸電線路的施工中,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不僅可大量節(jié)約勞動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同時還增強了施工的安全性,有效減少事故的發(fā)生。規(guī)范的施工技術與措施能夠提高電力工程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因此,在輸電線路施工中要根據具體的施工內容,合理運用施工技術,提升輸電線路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