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在陶瓷上作畫,我偏愛花鳥,通過對花鳥的描繪,能夠表達我的情感,表達我對美好吉祥的向往?;B畫是以動植物為主要描繪對象的中國畫傳統(tǒng)畫科。中國花鳥畫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與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生物的審美關(guān)系,可以很好地展現(xiàn)人們的情感與渴望。在大部分中國人的家庭里,都喜歡擺放一些中國花鳥畫,它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能反映人們對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它形象地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文化面貌、審美趣味、美學(xué)觀念以及風(fēng)俗習(xí)慣。中國花鳥畫多取吉祥題材,每一幅畫都有其象征意義。自遠古的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就有了吉祥圖案,如原始巖畫中的狩獵圖,彩陶中的太陽神、人面魚紋圖騰,以及原始彩陶與雕刻中的動物紋飾和植物紋飾都是吉祥畫的雛形,吉祥畫是人類意識觀念的產(chǎn)物。它依附于各載體之上,通過諧音、象征或變形的手法構(gòu)成圖像,它同其他吉祥語、傳說故事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時常與其搭配,共同豐富吉祥畫的內(nèi)涵,并有利于吉祥圖像的傳播和傳承,它成為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以約定俗成的意象符號喚起人們深層的集體無意識,構(gòu)成了一種獨特的象征型藝術(shù),這之中體現(xiàn)出的中國文化模式和東方藝術(shù)表現(xiàn)理念,是我們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展現(xiàn)。
花鳥畫是一個大的科系,又可細分為花卉、翎毛、蔬果、草蟲、畜獸、鱗介等支科。每一幅畫飽含的寓意都是不同的,也是深刻的。很多吉祥圖案已經(jīng)為現(xiàn)代人所淡忘,但是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知識和民俗知識來了解,對于吸收傳承民間繪畫的營養(yǎng)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就列舉幾種代表性的花鳥以及代表寓意吧。
1.梅花 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又合中國的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梅在冬春之交開花,“獨天下而春”,有“報春花”之稱。壽聯(lián)常有“梅開五福,竹報三多”,寓意吉祥,“竹梅雙喜”圖上畫梅花和竹,有的還在梅枝上畫一鳥,表示兩小無猜,結(jié)為伴侶,夫妻恩愛,婚姻美滿幸福,也有只畫兩只喜鵲的,喻“雙喜”,竹、梅比喻“青梅竹馬”。這個典故其實是出自李白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梅花也象征著堅強不屈。梅的枝干蒼勁挺秀,寧折不彎,被人們用來象征剛強不屈的意志;而迎風(fēng)斗雪怒放的梅花,則最先給人間透露春的氣息。
2.蘭花 蘭花象征著高尚,蘭花風(fēng)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征。詩人屈原極愛蘭花,在他不朽之作《離騷》中,出現(xiàn)了許多詠蘭的佳句。蘭花與菊花、水仙、菖蒲合稱為“花中四雅”,又與梅花、竹子、菊花并稱為“四君子”。對于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tǒng)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fēng)霜、竹的氣節(jié)不同,蘭花象征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zhì),以及一個民族的內(nèi)斂風(fēng)華。因此對于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rèn)同。
3.竹子 竹子彰顯氣節(jié),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yán)寒酷暑,萬古長青。竹子有七德,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曰正直;竹雖有竹節(jié),卻不止步,是日奮進;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曰虛懷;竹有花不開,素面朝天,是曰質(zhì)樸;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dān)當(dāng)。蘇東坡愛竹成癖,他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边€題寫過“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
4.菊花 菊花幽獨淡雅,孤高傲世,向來是幽人高士隱逸情懷的象征。比如孟浩然的傳世之作《過故人莊》就有“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本栈ǖ募樵⒁猓谖覈芯啪胖仃柟?jié)登高望遠,賞菊、飲菊花酒、食菊花糕的習(xí)俗,寓意防病延年,步步登高,前途遠大。用菊花畫的年畫有“松菊延年”、“杞菊延年”、“壽居耄耋”等,表達的是延年益壽的愿望,“安居樂業(yè)”等,寓意生活安定合家團圓。
5.荷花 蓮又稱荷,而“荷”“和”諧音,因此民間便賦予荷和氣、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間很常見的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執(zhí)荷,另一人手中捧盒,蓋取其諧音之故?!耙院蜑橘F”是我國古老的傳統(tǒng)觀念,并且還衍生出許多帶“和”字的吉祥話語,像“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家和萬事興”等等。荷花還象征著清白,其花朵艷麗,清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高雅。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污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征。
6.喜鵲是一種代表喜事的鳥,喜上眉梢也叫喜鵲登枝。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民間傳說七夕人間所有的喜鵲會飛上天河,搭起一條鵲橋讓牛郎和織女相見。因此喜鵲登梅寓意吉祥、喜慶、好運的到來?!跋矆笕币卜Q為“三元及第”,這是對參加科舉人的吉利贈言或賀詞,是表示一種希望和向往升騰的圖案。
7.鶴在道教中,鶴是長壽的象征,因此有仙鶴的說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鶴或者神鹿為座驥。中國傳統(tǒng)年長的人去世有駕鶴西游的說法。在中國、朝鮮和日本,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延年益壽的象征。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鶴與合諧音,鹿與鶴在一起,諧音為“六合”,故有六合同春之意。
與中國傳統(tǒng)花鳥畫不同,我是在陶瓷上進行作畫,雖說在題材、畫法上兩者本同末離,但是由于載體的不同,出來的效果卻是大相徑庭。陶瓷顏料是礦物質(zhì)顏料,是以油作為介質(zhì),在瓷質(zhì)光滑堅硬的表面作畫,在使用過程中油料的調(diào)和也直接關(guān)系到色彩的濃淡虛實變化。加上陶瓷需要入窯燒制,具有眾多不確定因素,使得陶瓷花鳥畫又有別樣的風(fēng)味了。
大多數(shù)時候,花鳥畫是采用釉上的裝飾方法來制作的。釉上裝飾,是陶瓷幾大裝飾手法之一。釉上彩又稱“爐彩”,就是先燒成白釉瓷,或者燒成單色釉瓷,也可以燒出多色彩瓷,在這樣的陶瓷上進行彩繪后,再入烤花爐經(jīng)600~900℃溫度烘烤而成。它又分為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琺瑯彩。其中,粉彩花鳥最受青睞。粉彩瓷色彩鮮麗而持重,粉潤柔和而淡雅;書工細膩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而且立體感強,不僅手感立體,而且表現(xiàn)的對象也立體、逼真。粉彩瓷是指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顏料后用筆洗開,由于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chǎn)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始于清朝,是繼琺瑯瓷之后清朝宮廷又一創(chuàng)燒的彩瓷瓷種,更是由于粉彩的創(chuàng)燒間接導(dǎo)致青花的衰落。其誕生于康熙,極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琺瑯彩瓷制作的基礎(chǔ)上,景德鎮(zhèn)窯開始燒制粉彩瓷,但制作較粗,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粉彩裝飾。乾隆時期在雍正瓷的基礎(chǔ)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朝粉彩的創(chuàng)新品種是在黃、綠、紅、粉、藍等色地上用極細的工具軋出纏枝忍冬或纏枝蔓草等延綿不斷的紋飾,且多和開光一起使用,人稱軋道開光。這一工藝的出現(xiàn),將粉彩推上了更加富麗繁縟的頂峰,一直延續(xù)到民國。另外,乾隆朝還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內(nèi)壁及底足內(nèi)施綠彩,俗稱“綠里綠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國。乾隆朝的“綠里綠底”極淺淡,迎光側(cè)看釉面有極細小的皺紋,像微風(fēng)吹過平靜的湖面而形成的細波。
作畫的時候,一般分為寫意花鳥和工筆花鳥。兩者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造型上,寫意花鳥畫重視形似而又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借以凸顯對象的神采與作者的情意,精神本質(zhì)是意,寫意就是要寫物象的內(nèi)在本質(zhì)。而寫實花鳥設(shè)色更具寫實色彩或帶有一定的裝飾意味,更加地細致入微,每一朵花瓣,每一根羽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許多能人巧匠畫出的寫實花鳥令人驚嘆。